佛旅攻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朝圣意义 > 九华山 > 九华山 安徽省重点寺院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九华山 安徽省重点寺院

发布时间:2021/07/20 九华山 浏览次数:908

↑扫码进入↑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二圣殿  安徽省重点寺院。又名二神殿。位于九华山北麓(今九华山九华乡二圣村境内),古为由北面登山之孔道。始建于唐代。据清光绪《青阳县志》卷一载:二圣殿,初名“二圣庙”,又名“九华庙”。“相传唐时新罗国金地藏飞锡驻扎九华,二臣昭佑、昭普追返国不遂,因筑室在此修练。后合都立庙塑像,恢其旧址。”民国27年《九华山志》载:“二圣者,相传为金地藏之二舅,自新罗国寻金地藏至此者。” 又据明弘治元年(1488)碑刻《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记》载,唐时新罗僧金地藏来九华居化城寺,“后其国使谭、曾二臣取之不归”,“地藏年至九十九,无疾而坐化,寺僧立塔墓,直以奉之。二臣后皆为神,吴氏创庙九华山下”。二圣殿重建于明代,一直为乡民祭祷之所。清末,比丘尼能芳、有缘相继维修,恢复旧制。1912~1932年,比丘尼慈德、妙香先后住持,募建中兴。后易为僧居。1936~1942年,住持悟月、朗然。1948年住持法华。1984年12月3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寺院(含龙池庵等30座寺院)。1985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大殿。1988~1999年,住持觉如进行全面维修。1999年至今住持果成。现存二圣殿为清末皖南民居式建筑,坐西朝东。殿门面临上山古道和五溪至九华街公路。龙潭溪从东南而来,绕寺而过。大殿3开间,高11米、长13米、宽9米,建筑面积117平方米。内供二圣像为1989年重塑,头戴乌纱,身穿朝服,腰束玉带,足蹬粉底朝靴。身高2米,面庞丰润,黑色的三绺胡须齐胸,两眼炯炯有神。2009年大殿按原貌进行维修。大殿后的二、三进为2层楼寮房,中有四落水天井。第二进楼下供观音塑像,楼上供地藏塑像。寮房后为斋堂。全殿建筑面积为744平方米。2006年,住持果成在老殿西北新建大雄宝殿,宫殿式,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大殿中间供奉释迦牟尼佛,高6米。左右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高3米。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和十八罗汉塑像分列大殿两侧,神态各异,栩栩如生。2008年新建寮房,民居式,地上2层26个房间,地下1层6个房间,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龙池庵  安徽省重点寺院。一名清隐庵。位于九华山北路龙池涧西北岸。始建于唐代,为诗僧神颖所居。清咸丰年间遭兵难。光绪年间僧开佛募修。民国年间住持僧华德喜植梅、画梅,念佛清修。圆寂后,遗体3年开缸不腐,其徒惟宝将师肉身装金供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住持僧智光被迫将华德和尚肉身烧毁)。1933年住持惟宝。1938年后住持智光。1984年拆旧庵。1987年九华山管理处重建民居式殿宇,建筑面积950平方米。1987~1996年先后住持肇田、禅荣,尼心明。1996年至今住持比丘尼果满。1996年在龙池庵菜地西侧新建斋堂与寮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2004年新建韦陀殿。2008年重修大殿。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华天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三天门聚龙寺北。1922年住持宽成募建。此僧酷爱书画,与康有为、张大千等来往,收藏的千余幅书画现大多珍藏于九华山文物馆,为名山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墨宝。康有为题额“华天禅寺”。1942~1953年住持宏祥。1958年后退居僧宽成。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1989~1993年住持宝慈。1992年至今住持果厚。现存大雄宝殿坐东朝西,民居式,砖木结构,2层,5开间。建筑面积720平方米。1990年住持僧宝慈维修,重置佛像,楼上供西方三圣,楼下供地藏菩萨。殿额“念佛禅堂”为赵朴初所题。1991年又在大殿前南北两侧新建寮房2栋,建筑面积26平方米。1994年住持果厚在大殿前正西方新建韦驮殿121平方米,1995年又在大殿南侧新建客堂,2层楼房,建筑面积210平方米。1996年在大殿后南边新建厨房、斋堂,建筑面积112平方米。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聚龙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聚龙庵。位于九华街北岭头原三天门处。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清末庵被毁后,住持僧开祥复兴。1929~1943年住持悟月、雨霖、庆华等募修大雄宝殿,中供铜铸释迦牟尼佛坐像,高3米余。1938年住持雨霖。1943年住持悟月。1948年住持宽成。1949年住持心法。1953年住持雨霖。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1990年九华山佛教协会维修并重置佛像。1991年至今住持比丘尼慧莲。寺殿坐北朝南,民居式,砖木结构,2层楼宇,建筑面积791平方米。内供地藏王菩萨及闵公、道明塑像。1994年在大殿南边建韦驮殿,建筑面积186平方米。1997年在大殿西侧新建2层厨房、斋堂,建筑面积359.76平方米。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天池庵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九华街东崖西麓,化城寺东。院内有泉出石罅,下凿石池,名“天池”,故以此名庵。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清道光年间尚存,咸丰年间被兵毁。同治年间僧人茂爽募化复建。后遭火灾,住持湛修重建。1925年住持心定。1928~1938年住持妙庆。1949年住持灵来。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无僧人居住。寺宇民居式,2层8开间,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1987年失火,南边寺宇全部烧毁,北边仅存部分旧舍。九华山佛教协会决定请岳藏法师住持,并拨款3万元,由其徒涤尘在南殿废基重建两进4间半的2层楼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前殿为地藏殿,后殿供西方三圣。1989年岳藏法师从立庵迁入此处居住。1996年岳藏法师至江西景德镇观音阁,于1998年正月圆寂。1998年住持涤尘将后殿改建成3层楼宇,坐西朝东。上层为大雄宝殿,中层为客房,下层为斋堂。大殿民居式,坡屋面,马头墙。高10米。建筑面积292平方米。西殿楼下为地藏殿,门额“天池寺”。“天池”位于斋堂的院中,池呈方口形,边阔1.5米,底深1.4米。久旱不涸,久雨不盈。池水清洌,为优质矿泉水。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立  庵  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定慧庵。位于九华街化城寺东。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住持开宗重建。1925年住持志高。1931年住持瑞祥扩建殿宇。1943~1957年住持法心。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1988年九华山佛教协会重修,为九华山佛教协会驻所。1988至2006年住持慧心。2007年至今住持慧深。立庵为新老民居组合式殿宇,坐东北朝西南。老立庵位于天池庵南侧,2层,5开间,脊高17米、长14米、宽18.5米,前有门楼和阁楼,建筑面积458.5平方米。新立庵位于老立庵南侧,三进,2层,脊高17米,长14米、宽31米,建筑面积868平方米。1993年在新立庵西南侧新建斋堂(1层)、寮房(2层),建筑面积273平方米。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通慧庵  位于东崖西麓、九华街东南端。始建于清初。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相传明末一李姓进士,淡泊官场,清初至九华山落发为僧,法号诵林。初在伏虎洞清修,读经作画,刀耕火种,与时居东岩“天籁轩”的吴襄(清礼部尚书)十分友契,常以诗画往还;吴襄曾题屏“应如是观”相赠。后来,诵林克勤克俭自备材料在东崖西麓建造一座寺宇,名通慧庵。清道光时(1821~1850)为诗僧敬简所居。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光绪七年(1881)住持法轮募化重建。1923年住持文泽。1925~1937年住持宝严。1943年住持密如。1949年住持宝严。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1985年该寺一分为二。大殿以南及后殿大花厅仍称“通慧庵”,山门朝南。1987年住持比丘尼惟修。1998年南殿南边新建韦陀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卷蓬、飞檐,高9米,长10米,宽8米,建筑面积108平方米。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长生庵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龙庵东侧,化城寺西。明初建。弘治年间(1488~1505)住持实庵,王守仁游山时与其交往,曾赠诗日:“从来不见光闪闪气象,也不知圆陀陀模样。翠竹黄花,说什么蓬莱方丈。看那九华山地藏王,好儿孙,又生个实庵和尚。噫,那些妙处,丹青莫状。”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西序寮房之一。咸丰年间被毁。同治六年(1867)住持实宝重修。1930年住持达道。1933~1938年住持悠扬。1943~1949年住持济善。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现存寺宇坐北朝南,民居式,2层,高15米、长18米、宽20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上层是走马通楼,天井的屋顶装有玻璃瓦。庵西侧与龙庵接壤处有2层寮房,建筑面积208平方米。1980年九华山管理处曾修葺,1989年划归九华山佛教协会管理。1999年改建为九华山佛教敬老院。2001年至今住持比丘尼无垢。2005年,按原貌对大殿进行拆建。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龙  庵  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水陆殿,俗称“老龙庵”。位于九华街化城寺西。始建于明代。当时有龙庵和尚(名利铁,祁门县人)在此刻苦清修。明天启二年(1622)94岁,临终拈偈语:“归来悬崖空撒手,溪山处处是莲宫。”于是跏趺而逝,异香满室。后僧众仰师大德,易殿名“龙庵”。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西序寮房之一。道光三年(1823)住持寿山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光绪年间住持守安复兴。1925年住持闻经。1929~1942年住持海霖、德辉。1943年住持佛宝。1949年住持乐崇。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1980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1989~1993年九华山佛教协会进行全面维修并重塑佛像。1994年比丘尼入居。1994年至今住持比丘尼道果。庵坐北朝南,民居式,2层楼宇。高15米、长23米、宽26米。前有门楼,长1O米、宽7米。建筑总面积1266平方米。大殿楼上供有1995年从化城寺移来的缅甸释迦玉佛1尊;楼下供地藏菩萨像。1997~1998年住持比丘尼果德(道果)在三庵(龙庵、新龙庵、长生庵)前原门楼旧址新建韦驮殿,坐北朝南。高8米、长10米、宽8米,建筑面积80平方米。又在龙庵前广场新建月牙池,面积85平方米,围有白玉石莲花瓣、石狮等浮雕栏杆。


 

新龙庵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龙庵西侧。1931年倚龙庵扩建,与长生庵、龙庵合称“三庵”。1980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1989~1993年九华山佛教协会进行全面维修,并重塑佛像。1994年比丘尼入居。庵为民居式,2层楼宇,高13米、长22米、宽18米,建筑面积777平方米。庵内供释迦、观音、地藏木雕佛像,相传是明末或清初时所制,1994年从化城寺请回,1995年重新贴金。今住持比丘尼道果。

 

小天台  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明心寺,又称明心禅林。位于肉身殿西南。1919年比丘尼妙量募建。1934年住持明定。1942年常住有性海等2人、比丘尼宏朗等3人。1946年住持性海。1949年常住有住持妙通、居士宏让等4人。1978年以来,先后有圣航、比丘尼明光、海荣、比丘尼涤胜等相继担任住持。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1993年至今住持意彻。现存大雄宝殿、玉佛殿和部分厢房,建筑面积481平方米。寺坐东朝西。背依大岭头,前临陡坡,以块石垒成平台,故称“小天台”。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夕照青山的最佳处。玉佛殿中供有明代释迦主佛1尊。1990~1991年在玉佛殿南侧新建观音殿,2层,高8米、长7米、宽9米,建筑面积126平方米。1994年住持僧意彻在大雄宝殿北侧新建韦驮殿,建筑面积32平方米。1997年在观音殿南原址改建客堂,2层砖混结构,高8米,建筑面积237平方米。2005至2006年,住持意彻扩建观景台,重修石板路。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回香阁  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华严庵,后改“华严禅寺”。位于坐落东崖南端华严岭上。华严岭是由九华街蹬道上天台必经之岭,昔日香客朝天台后多有在此烧回头香的习惯,故有寺名“回香阁”。始建于明代。明末高僧智旭曾居此,潜研经义。清代中叶香火兴旺。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后由住持长发复兴。1933年住持宗行。1942年住持宗辉。1949年住持智度。1949至1953年住持宗参。1979年拆毁大殿,仅存寮房数间。1988~1990年住持应观在华严岭西新建两幢配殿,坐北朝南,前后两殿,宫殿式,建筑面积414平方米。1996年住持慧光扩建斋堂2层,建筑面积269平方米。1998~1999年在原大殿旧址新建大雄宝殿,坐北朝南,2层,宫殿式,重檐翘角,全木结构。长21米、宽19米、高18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内供华严三圣,毗卢佛、文殊、普贤、二十四诸天等塑像。2004年,由福耀集团曹德旺捐资1000余万元,在回香阁南岭头建造30余米高铜质万佛塔。2006年11月20日,万佛塔举行开光落成典礼。2007至2008年新建藏经楼和寮房。藏经楼两层。回香阁“高居山峰,天台峰峦、九华寺宇,至此一目了然”。其西南有一株高13米,干围2米的迎客松;东南谷地有华严井,口面直径约1米,甘泉清冽,久旱不涸。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潮音精舍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1924年建。向为尼庵,1942~1949年住持比丘尼采清。1978~1988年住持比丘尼圣佳。1989年至今住持比丘尼果乐。精舍民居式,3开间,2层,建筑面积308.73平方米。

普渡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凤凰松索道站南侧、莲宗精舍西边。1933年建。1942~1953年住持比丘尼仁修。1965年住持比丘尼圣慈。1990年至今住持比丘尼果遇。寺宇民居式,坐东朝西,3开间,2层楼。建筑面积441.6平方米。四周有院墙。2009年重建门楼,30平方米,山门朝北。

 

胜鬘精舍  安徽省重点寺院。又名“安乐堂”。位于中闵园。从吊兰桥沿石板路北行200余米即至。1917年比丘尼缘林、达证建。1942年住有比丘尼缘林、本镜,女冠鲁静妙。1943~1989年住持比丘尼本镜。1989~1996年住持比丘尼大成。1996年至今住持比丘尼道广。现存殿宇坐东朝西,民居式,砖木结构;5开间,中间大殿3间,两边厢房各1间;高11米、长19米、宽11米,建筑面积319平方米。内供佛像、法器均为1978年以后所复置。1993年住持比丘尼大成在大殿前西边新建韦驮殿,2层,中间正殿,两边有楼。建筑面积117.6平方米。2009年初住持比丘尼道广在大殿南侧新建斋堂,民居式,96余平方米,中间有长廊和大殿连接。长廊面积约30平方米。前殿与后殿之间有院落,内有花坛、盆景,环境清幽。

 

香山茅蓬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药师茅蓬东南侧上方。1930年建。1942~1949年住持比丘尼隆德。1953年住持比丘尼性妙。2005年至今住持比丘尼印山。庵宇民居式,3开间,两边有楼,建筑面积274平方米。佛堂内供有释迦牟尼玉佛像1尊及古铜、古瓷佛像数尊。茅蓬有一堵矮墙围成一个窄小的院落。院墙内外长有药草、奇花,院内两棵古牡丹尤为名贵。有一泓山泉,清澈见底,汇成1米见方的泉水井。院墙砌在井口的横石条上,故院墙内外有“泉井”之称。

 

莲宗精舍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凤凰松索道下站北上坡、普渡寺东北。1930年比丘尼本洁建,1930~1952年住持比丘尼本洁。1953年住持比丘尼大缘。1954~1977年住持比丘尼本洁。1977~1984年先后有住持比丘尼一清、本融。1984~1994年住持比丘尼大义。1995~1996年住持比丘尼大义外出参访期间由比丘尼本光临时负责寺院日常管理。1997年至今住持比丘尼大义。老殿保存完好,坐东朝西。墙壁系小块石和石灰嵌砌,富有皖南民居质朴的特色。精舍2层,3开间,宽11.5米、宽9.5米,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内供西方三圣佛像。1992年在老殿东南侧建地藏殿,坐南朝北,民居式,2层楼宇。长11米、宽5米,建筑面积110平方米。地藏殿东侧建寮房、斋堂,建筑面积110方米。1993年又在老殿北侧建观音殿,坐东朝西,宫殿式,高1O米、长11.5米、宽7米,建筑面积138平方米。内供高7米的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像。殿西建有山门,南北两边围成院墙。

 

海会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慈佛精舍东侧、药师茅蓬北边。清光绪年间建。1928年重修。1942年曾有比丘尼与道姑合居。1942~1957年住持比丘尼悟禅。1957~1964年住持比丘尼祖德。1964年住持比丘尼明彻。1983年至今住持比丘尼法融。寺宇民居式,坐南朝北。大殿3间,2层。东西两边各有厢房3间。楼上设佛堂,楼下为正殿。建筑面积674平方米。

慈佛精舍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朝阳庵下院东边。民国时期比丘尼全悟建。1965~1996年住持比丘尼宽量。1996年住持比丘尼宽慈。2003年至今住持比丘尼宏尊。寺宇民居式,坐东朝西,3开间,2层楼房。建筑面积271平方米。1997年修建厨房、斋堂。

 

九华莲社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凤凰松东南侧,西与净修茅蓬为邻。1931~1953年比丘尼达定建,并担任住持。1953~1962年住持比丘尼本志。1955年住持比丘尼圣慈。1982年曾辟为闵园佛教接待社。1989年住持比丘尼圣慈在大殿前新建韦驮殿,门向朝北,建筑面积110平方米。2005年至今住持比丘尼果成。2006年住持比丘尼果成在大殿北侧新建观音殿,民居式,建筑面积80余平方米。九华莲社坐东朝西,前有古老的凤凰松,后有青翠竹园和泉水井,殿宇民居式,小块石墙身,四落水硬山顶。大殿面阔5间,进深4间,高12米。佛龛后用板壁隔成客堂。上为两层楼阁,辟有客房,建筑面积1209平方米。

 

华严洞  安徽省重点寺院。包括华严古洞和华严毗卢茅蓬。华严古洞西邻海会寺,原系天然峭岩石洞,洞口朝西北,呈窝掌状。因面向回香阁的华严岭,故名“华严洞”。 1954~1981年住持比丘尼本修。1983~1995年住持比丘尼圣荣。1992年住持比丘尼圣荣在大殿西下方建石牌坊,门额“华严禅洞”。1995年至今住持比丘尼果觉。洞前方建有门楼,8平方米,门额“华严古洞”。进门见洞,洞口高6米、中高2.3米、洞尾高1.5米。内长5.3米、深6.6米,面积35平方米。隔成内外两间,外间供有佛像。东侧内间为禅房小楼,下铺地板,上有阁楼。窗明几净,清幽异常。华严洞四周竹林似海,东临小溪,溪畔有石板道通往慧居寺。洞前有华严毗卢茅蓬,面朝西北。民居式,3开间,2层楼宇。长14米、宽8米,建筑面积224平方米。楼上供华严三圣,楼下供地藏菩萨。1993年又在大殿西侧建韦驮殿,建筑面积25平方米。

 

永兴茅蓬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中闵园小学下方。1939年建。1953~1995年住持有善,1995年至今住持比丘尼能义。庵宇民居式,坐东南朝西北,5开间,2层。建筑面积327平方米。

 

复兴庵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天台峰西、吉祥寺上方。始建于1911年。1949年住持普慧。1953年住持普怀。1969年住持妙禅。1982~1985年住持丘引。1986~1987年住持觉光。1987年至今住持觉贵。庵为民居式,坐东朝西,3开间,2层,建筑面积168平方米。1996~1997年在庵前新建韦驮殿,民居式,2层,9间。高6米、长9米、宽5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

 

翠云庵  安徽省重点寺院。又名天台半山寺。因依山就势造桥一座于庵前,俗称“吊桥寺”。位于天台峰西、小狮子峰东下山谷,闵园至天台石级路旁。清光绪年间住持僧法龙始建,继后由其徒理道续建。宣统元年(1909)法龙和尚96岁圆寂。数年后开缸,其徒视其肉身不腐,即装金供奉于庵中(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民国初住持僧法如。1935年住持彻善。1942年住持宏修。1953~1976年住持妙忏。1976~1991年先后住持为圣宝、圣光、义成、道隆。1996年至今住持圣荣。翠云庵坐东朝西,背依岩谷,面临深渊。寺前原建有一座南北相通的木桥,是由闵园至天台山道的必经之地。1985年九华山管理处重建长15米、宽2.5米、高3.7米的单孔石拱桥,吊桥桥面即为寺殿的长廊,有石砌栏杆相护。寺横立桥东,原有瓦舍5间,正中3开间为佛殿,南北两端为僧房和斋堂。1998年拆旧舍重建殿宇,民居式,马头墙,2层楼,建筑面积402平方米。远观吊桥寺,有“桥飞跨,寺悬挂”之意象。

 

观音峰  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圆通庵。因殿西侧有一石峭立,酷似女相观音,故称观音峰。位于天台峰西,翠云庵上方、拜经台下方。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住持本境重建。1928年住持龙全增其旧制,高台筑寺,愈显崇峻,游者拟之为“妙高台”。1935年住持能莲。1943~1953年住持仁安。1954~1982年先后住持为觉后、正果、本旺。1983年住持宏成。1997年至今住持开豪。寺依崖就势而建。主殿建在崖顶上。1998年重建僧寮。2001年新建念佛堂。2004~2006年重建大殿和斋堂。2007年初重塑全堂佛像,重建韦陀殿。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

 

拜经台  安徽省重点寺院。又名大愿庵,俗称古拜经台。位于天台峰西侧平台。相传唐代新罗僧地藏曾在此处拜经,岩石上尚留有其一双凹痕足迹。庵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住持福缘重修,光绪年间住持昌光再建。民国8年住持隆明。1923年住持龙华重修。1928~1935年住持隆明。1943~1953年住持仁德(据1949年九华山僧尼名册资料:释仁德,56岁,铜陵人)。20世纪60~70年代先后住持为紫峰、宽德。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辟为九华山佛教协会接待站。拜经台原为一组狭长的建筑群,坐东朝西,民居式三进殿宇,有大雄、地藏等殿,东有寮房数间,建筑面积898平方米。该寺因年久梁柱多有朽毁。1993年起,住持圣明率众僧发心重新规划建设。殿宇雄伟壮丽,型制依旧,佛像庄严,古刹重光。大雄宝殿坐北朝西南,宫殿式,双层重檐翘角,砖木结构;高16米、长18米、宽17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内供三尊大佛及观音、地藏、十八罗汉塑像。后有海岛观音等群塑。大殿西侧为新建的灵官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从西边古石板道上山由此殿进庙。大殿后北侧为重建的地藏殿,宫殿式,2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一楼内供汉白玉地藏及闵公、道明像,两边是“十王朝地藏”塑像。楼上为祖师殿和藏经楼。大殿正南坡下为两幢2层和5层寮房,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大殿东侧建万佛殿,徽派建筑,3层,4开间,脊高13米、长13米、宽8米。一楼中间为弥勒楼,西为客堂,东为斋堂、厨房;二楼中间为玉佛殿,西为禅堂,东为药师殿;三楼为万佛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万佛殿东南坡下建有客堂和餐厅,民居式,2层和3层楼宇,建筑面400平方米。拜经台雄踞天台峰谷峭崖之间,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周围有“大鹏听经石”、“金龟朝北斗”、“观音飘海”、“十王朝圣”、“仙人打鼓”等奇景怪石。殿南峡谷缆车飞驾,拜经台为闵园至天台的索道终点站。

 

双溪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僧家山。1932年陕西省安康县双溪寺机通法师(湖北省沔阳县人)朝礼九华,慕此地山色秀美,怀念因兵荒而毁坏的祖寺双溪寺,遂发愿建寺。寺落成后,亦定名为“双溪寺”。机通法师在此创办华严道场,讲《华严经》长达9年。1943年住持净禅。1945年住有僧尼。1949~1983年先后住持为灵芝、海瑞、仁德、惟和。1984~1987年住持体灵。1987~1988年住持海量。1988~1993年住持妙行。1994年住持道林。2007年住持意彻。原寺1957年毁于火灾。1978年重建地藏殿,建筑面积166.5平方米;又建斋堂,建筑面积81平方米。1981年重建弥勒殿,建筑面积78平方米。1985年大兴和尚圆寂,1988年开缸,肉身完好,僧徒将其装金。1990年在大雄宝殿东北角建大兴肉身堂,建筑面积75平方米。堂左侧建“三空亭”。1995年住持僧道林在原寺址重建大雄宝殿,坐西朝东,宫殿式,重檐翘角,高25米、长23米、宽17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内供三尊大佛、十八罗汉、文殊、普贤、观音等塑像。大殿正前方约50米处立有大理石照壁,高3.7米、长4.5米,镌刻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字“双溪寺”。1998年又在大殿东北角建钟楼,建筑面积57平方米。内供地藏菩萨塑像。双溪寺建筑总面积近1700平方米。2007年扩建广场,面积500平方米。2008年新建停车场,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2008年住持意彻新建大兴和尚肉身殿,宫殿式,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该寺背山依溪,景色幽美。寺旁岩石下有“洁泉”,泉水从砂石缝中渗出,光洁透明;溪分两股支流,环绕寺前;寺后层峦叠翠,峭壁耸天。七布泉、三斧石、传声洞高踞其上。四周怪石林立,如蛙列坐,故有“蛤蟆地”之称。寺南双石岩为唐代净居寺遗址。寺北里许,为唐代福海寺遗址。其西面有宋名臣青阳开国公程九万墓地,存有神道碑一方,并有石羊、石马、石虎等遗物。

九子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九子庵,又名广化寺(院)。位于九华后山九子峰(今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境内)。相传寺始建于唐代,称“华严禅寺”。据元初陈岩《九华诗集·九子庵》诗原注:寺在碧云峰顶(即九子岩顶),南宋开禧年间(1206~1207)建,即“广化寺”。诗云:“修途百折到山顶,绀宇数间开道场。”明代重建,称“广化院”。光绪十五年(1889)悟恒迁至九子岩谷地新建寺宇,称“九子寺”。至1935年,住持为悟恒。1957~1961年住持仁德。1983~1989年住持海诚。1990年住持道林。1991年至2008年住持海诚。2008年至今住持妙幢。现存老殿系清末建筑,民居式,坐西朝东,2层,3开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墙壁嵌有明代碑刻。1992年在九子岩顶广化院旧址新建钟楼和寮房,建筑面积96平方米。钟楼内供地藏菩萨塑像。1996年在老殿南侧建大雄宝殿,民居式,2层3间,建筑面积287平方米。殿内供释迦以及地藏、十八罗汉塑像。又在大殿南边和老殿北边新建寮房、斋堂,建筑面积440平方米。2006年在寺前建放生池。九子寺地处山谷盆地,四周峰石环峙,瀑泉争鸣。寺后峰顶排列有大小九峰,状若婴儿依偎母亲团聚嬉戏。九子峰因此而名。峰顶有一瀑布如白云飘空,垂落深涧,此涧名“垂云涧”。寺东北峰上有一瀑布,骤雨过后,辗转为七折,似7幅水帘散落崖谷,此即“七布水”,又名“七布泉”。“九子听泉”的“九子泉声”为古九华十景之一。寺院东北角谷口岩,石面光滑,约15平方米。上有臀印,相传为僧地藏在此岩打坐时留下的痕迹,后人称此石为“金仙打坐石”。谷口山泉分东南两股支流绕过“打坐石”,呈“二龙吐水”之势,西泻而下,形成壮观的“水帘洞”。寺院北侧有巧用地形的人工布景:二弯月牙池,池上筑有座小拱石桥。水中央有一座石雕3级圆塔,内供地藏菩萨像。塔前灵龟石,仰望北斗。旁有卧犀牛,西望对岸之月,谓“犀牛望月”之景。寺北有石窍,南北透光,名“石照”。。石照深如井,名“天井”。寺院东北角有宋代石塔1座,方形,7级,高9米,内有1尊石佛,座前有小石犬1尊。相传此塔为纪念僧地藏从新罗携来的白犬善听(又名谛听)在九华山悟道而建,故名“九子岩谛听塔”。寺院左前方有一喇嘛塔,为元代晚期建筑。旁有两株两人合抱的参天榆木古树。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翠峰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天柱庵。位于九华后山青峭湾滴翠峰下,中翠峰前(今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境内)。始建于唐咸通五年(864)。据元初陈岩《天柱庵》诗原注:“旧在天柱峰前,唐末迁滴翠峰下。俗呼高舍,即今之翠峰庵。”又据陈岩《翠峰庵》诗原注:“(宋)乾道中邑人余志源因折柳溪边悟解,聚徒稍众,即高居之,自称日:‘翠峰’。”因此以为庵名。至明代,仍称翠峰庵,但已荒废。清末住持普照重建殿宇,有两个大殿和数十间寮房。易名为翠峰寺。1898年普照会同月霞、印魁、通晓、可安等法师在此开办“翠峰华严道场”,亦称“华严大学”。其后普照法师仍住持多年,使翠峰寺复兴为一大丛林。1943年住持瑞亮。1962~1984年住持云林。1993年住持宗良。1999年至今住持寂德。2007年新建狮子吼堂,建筑面积180平方米。2008年新建念佛堂,2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2008年住持寂德发心修建寺前道路,已铺修石板路1.5公里。寺廊面壁嵌有清光绪二十八年所立的《开建翠峰华严道场碑志》。翠峰景色旖旎,明人概括为“翠峰八景”。在翠峰庵旧址存残碑1方,为明代乙己四月立,刻有《九华山翠峰庵八景赋》。其八景为:“潇翠峰高”、“谷口生云”、“斗岭傲□”、“天柱晴峦”、“晓月轩明”、“石洞燕子”、“玉泉香美”、“龙丝腰带”。清人陈蔚在《九华纪胜》卷十二中描述道:“九华诸峰皆耸身锐首,惟滴翠峰上大下小,苍翠三层,露洗烟消,鲜新可掬。”“(翠峰)寺侧透碧岩,岩石相错如答牙,中有大窍高广各三丈,而深倍之。晴光穿漏,湛然凝碧,亦胜概也。翠峰之东崖,有泉涌出石罅,四时常温,日温泉。有众峰攒簇丛列于滴翠之南者日聚王峰。有巨石如碣屹立于滴翠之西者,日石碑峰。过此其伏而复起者则齐云岭矣。”

 

心安寺  安徽省重点寺院。初名文殊茅蓬,又名“心安禅寺”,俗称“六亩田”。位于九华山后山文殊峰东侧 (青阳县朱备镇将军村与东桥村交界处)。明初始建文殊茅蓬。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翠峰寺僧智妙到此,见茅蓬已倒毁,遂“以八元银币购地六亩”,重建庵堂,故有“六亩田”之俗称。后扩充殿宇,易名“心安禅寺”。继之住持僧传本。1933年住持海明。1936年住持性光,时已具十方丛林规模。1943年住持海德。继之住持海量。1966~1985年住持大行。1985~1988年住持道林。1988~1996年住持演法。1996年至今住持演慧。现存寺院为1933年修建,三合院民居组合式建筑,进入山门为一封闭式院落,面积360平方米,外有7株直径1米的桂花古树,内有花圃和菜畦。正中为大雄宝殿,坐西朝东,2层楼宇,硬山顶。长2O.5米、宽1O.8米、高7.5米,建筑面积442.8平方米。1层为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十八罗汉、诸菩萨塑像。2层为“三圣殿”。大殿前南北对称的是云水堂和禅堂,系2层楼宇。在南配殿侧面接有地藏殿,夯土墙身。硬山两落水。另有寮房5间、斋堂3间、方丈寮1间。2006年新建禅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全寺建筑总面积1191平方米。2007年住持演慧新建放生池,占地约2000平方米。心安寺周山峦环抱,林木如烟。寺旁有猴子石、观音洞、仙人禅定台、栖仙泉、东角岩等名胜。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广州蝉友圈国际旅行社(佛旅网www.china84000.com)是蝉友圈旗下企业,创建于2007年元月,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佛教文化旅行机构,也是目前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专业佛教文化旅游单位,历十五年时间探索出了融素食、观光、朝圣、游学为一体的的新型佛旅模式,已开拓印度、尼泊尔、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日本,以及境内五台山、普陀山、终南山、新疆、西藏等佛旅专线产品,影响遍及两岸四地以及东南亚、北美、澳洲、欧洲等地。
团队成员:全部为佛教居士、素食主义者
企业追求:禅游天下,知了人生
产品特色:观光,朝圣、体验,共修
领队承诺:1、无诱导性购物;2、不增加自费景点;3、不从佛事中赚钱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