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旅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旅研究 > 九华山加快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九华山加快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3/03/13 佛旅研究 标签:佛旅前沿浏览次数:2570

    九华山是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龙头,安徽省实施“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风景名胜区。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九华山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旅游业从低起点、小规模、弱基础上起步,不断跃上新台阶,境内外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等经济指标逐年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接待型向经营型的根本性转变,为“二次开发、二次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发展优势条件

  经过26年的艰苦创业,九华山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接待设施逐步改善,对外影响日益扩大,创业基础初步夯实,开发潜力更加凸现,具备了跨越式发展,与世界接轨,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优势条件:

  一是经济基础增强。开放伊始的1979年,九华山接待境内外游客10万人次,境外游客73人次,旅游总收入18万元。“几座破庙几根草,害得游客满山跑”是当时九华山落后辛酸的真实写照。2004年,九华山旅游业在经历“非典”恢复期后,“快速起跳,高位增长,平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高开高走,旅游经济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截止11月底,九华山接待境内外游客86万人次,与2003年同比增长49.43%;全社会经济,总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35.41%;旅游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44.12%,其中旅游创汇75万美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收入2578万元,同比增长55.53%;固定资产投资l.11亿元,同比增长66.2%;年初确定的“十大工程”、“十件实事”进展顺利。

  二是接待设施完善。风景区现有星级宾馆7家,其中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宾馆4家,二星级宾馆2家。其他各种类型饭店、旅社719家,共有接待床位1.2万张,标准间3514间。景区内交通便捷,登山步道通达各景区景点。现有索道、缆车2条,电瓶车道1条。九华山旅游集团公司组建的景交车队32部大巴和出租车车队10部环保车在景区从事专线营运。景区内现有旅行社23家,导游350名。游客一进入九华山,就能普遍感受良好的设施、便捷的服务、和谐的人气和浓浓的佛国圣地氛围。

  三是对外影响扩大。九华山自古有名,但过去投入不足,交通不便,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近年来,通过全方位、有重点、多形式的宣传促销,九华山在国内外的外向度、知名度越来越高,口碑、美誉度越来越好,影响力、吸引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港澳台、东南亚、韩日等汉文化圈,九华山具有十分尊崇的地位。(九华山地藏菩萨实有其人,据佛经记载,地藏菩萨是释迦寂灭之后、弥勒未生之前代佛宣化、普度众生的菩萨,释迦牟尼佛把救度众生的重任托付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的愿力、法力大,在民间具有普遍的信仰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四是区位优势明显。九华山是皖南“两山一湖”旅游区北部主景区,是中国中东部和长江中下游最着圣名的佛教名山,处在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南昌、合肥等省会城市经济圈内,“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成为九华山发展的主要依托,安庆长江大桥已开通,九华山支线机场正在筹建,长江黄金水道、318国道和正在建设中的合铜、九黄高速、沿江高速、沿江铁路等在九华山脚下交汇,为九华山编织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

  五是自然景观秀美。九华山风光秀美,似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12大景区各显神奇,99峰尽展佛韵,奇松、怪石、佛光、雾霰等景观令人流连忘返。目前,九华街、闵园、天台、花台景区已开发开放,柯材等景区开发步伐加快,核心景区容量进一步扩大,旅游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六是文化积淀丰厚。九华山的扬名得益于历史上两位名人李白、金乔觉,李白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为九华山定名;金乔觉以卓锡75载,99岁圆寂为九华山扬名,诗情佛境、人文意蕴优于黄山。以“天台为首、化城为腹、五溪为足”的九华山,其本身体现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意境。大量历史人文活动,为九华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历史名流诗、词、歌、赋千余篇,各类历史文物二千余件,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寺庙多、僧尼多、肉身多、巨型睡佛、高山悬寺、神秘地宫、僧俗共处等景观和民俗独树一帜,成为九华山突出的“卖点”。自金地藏以来共发现16尊肉身,现可观瞻6尊,其中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她极具传奇色彩。

  七是潜力前景看好。史志载:“九华如屏风,好处都在外”。九华山核心景区以佛教文化为主要特色,核心景区之外80%面积的景区,以自然景致取胜,目前还没有得到开发。假以时日,九华山东门(九子岩景区),南门(南阳湾景区),西门(柯村景区)三门贯通,九华山旅游经济必将进人“二次创业”的快车道。

  二、问题和对策

  在认清形势,肯定成绩的同时,应清醒地看到九华山旅游业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改革中的问题,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贡献不够突出。纵向比,九华山旅游业通过自然我积累,滚动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横向比,特别是与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区相比,九华山旅游盘子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对国家和省、市的贡献率还不够高。二是外向度、知名度不够高,影响力不够突出。长期以来,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对外知名度较低,游客接待量较少。在汉文化圈佛教界,九华山有着十分尊崇的地位和很高的知名度,但在欧美等国家九华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如黄山。原因主要是宣传推介方面投人比较少,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宣传投人不多。市场定位一味定在香客方面,对游客特别是高端游客,老年游客市场的研究、宣传、开拓重视不够。管委会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佛教协会在整体促销中未能整合资源、整体营销。三是硬件不够“硬”,软件不够“软”。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条件、标准、档次还比较差,有的设施品味比较低,与国外风景区和国内先进风景区相比有一定差距。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还不够高。四是景区景点开发不够,旅游产品老化,佛教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不系统。旅游产品张力不够,九华街、闵园、天台等核心景区旅游产品形象多年“一贯制”,缺乏重新包装,对不同层次的游客难以满足他们猎奇、探险、观光的需求,必须实施产品创新战略,延伸旅游产业链。

  本世纪头20年是九华山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潜力很大、机遇很多、前景很好。主要表现在:国际国内大众旅游消费蓬勃旺盛,九华山旅游业后发优势逐渐显现,特别是小康社会国民祈福、避祸的心理趋向。“大交通”形成后,九华山便捷的交通、长江旅游东移等为三、五年后九华山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无限商机。如何面对压力,迎接挑战和抢抓机遇,实现九华山旅游业快速起跳,更快、更好地发展,为省、市旅游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九华山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是摆在九华山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任务。

  根据《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订)》到2020年,九华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已绘就,更加秀美迷人的九华山必将展示在世人面前。基于对远景目标和现实问题的思考,九华山加快发展必须明确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按照经营九华山的要求,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大特色,实施三大工程,实现四个转变,争创五个一流。一个目标:建设世界级旅游胜地和国际性佛教道场。两大特色:九华山佛教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特色。三大工程:一是体(机)制创新工程。按照管理与经营分离的思路,以旅游集团公司为载体,以资源为纽带,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形成以九华山为中心,以池州市为依托,覆盖皖南的大九华旅游新格局;二是可持续发展工程。按照“山上游、山下住”,“山上用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思路,加快核心景区拆迁和柯村新区建设步伐;三是精品九华工程。积极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投资4亿元建造99米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建设一批精品工程,进一步打造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生态名山、文化名山的品牌形象,提升九华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个转变是: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游客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景区向旅游城市转变。五个一流是:争创一流旅游产品、一流旅游管理、一流旅游营销、一流旅游设施。按照规划恢复九华街“莲花佛国”氛围、把柯村新区建成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集行政管理、旅游服务、佛教文化展示、生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服务区。

  围绕上述目标思路,九华山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处理好个 4个关键问题:

  一是定位目标问题。九华山在皖江南岸,在安徽省和池州市旅游业中应该也能够担负更加重要的任务,九华山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根据把九华山建成世界级旅游胜地和国际性佛教道场的远景目标要求,研究论证并确定近期、中期发展目标。把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创建is09001质量体系和is014001环境体系认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等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组织专门班子落实,以申报为契机,通过扎实的工作,推进风景区创建不断跃上新台阶。

  二是创新思维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速制度创新,进一步理顺九华山管理体制。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南阳林场要在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的基础上,由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实行统一管理,并按《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规定,尽快完成风景区120平方公里标界立碑工作, 解决一山两制、管理主体重叠,景区资源得不到统一保护和合理利用问题。九华山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独特,必须利用并发挥自身优势,管委会整合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佛教协会促销资源,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和经营理念,把九华山品牌打出来。

  三是加快开发问题。要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有步骤地科学合理开发80%以上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发挥资源的潜在价值,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做活水文章。水是山之魂,“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山水相济、山水交融会让人在山清水秀的境界中得到情操的陶冶,要加快九华山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九华山常年雨量充沛,达到2300多毫米,五条溪流汇集九华河,在开发水上旅游资源方面首先要开发九华河,打造九华河旅游观光带,在完成整治疏竣河道之后,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争取水利部门支持的方式尽快启动九华河旅游项目,从二圣以下至五溪可开发竹筏漂流、农家乐等项目,使九华河真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做好上闵园至桥庵的龙溪大峡谷开发规划,分步骤开发龙溪大峡谷,可在下闵园选址建设小型人工湖,开辟湖上旅游项目,使下闵园电瓶车道至闵公茶楼、百岁官等景点连点成线,把下闵园建成生态休闲度假区,延长游客在下闵园逗留时间。九华街区水系要按整治规划恢复原貌,同时启动一些必要的环境保护项目,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对核心景区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尽快建成亚行贷款柯村水厂项目,推进柯村新区和大铜像工程建设。大铜像工程由管委会牵头,佛教协会承办,可采取部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解决融资和经营管理问题。

  二要挖掘佛教文化。文化是旅游之魂。佛教文化是九华山旅游的最大亮点和潜力、魅力所在,也是九华山最大的“卖点”。九华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积淀丰富,为海内外游客所青睐。游客前往九华山更多的是想感受、感悟、体验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接受佛教文化的熏陶。佛教文化研究要重视并加强,在资金、人才等方面以保证,开展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九华文化”、“九华民歌”、佛教音乐及更大范围的傩文化、青阳腔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发挥佛教“黄金纽带”作用,加强与韩国、港澳台、新马泰等地的交流合作,在学术交流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把韩书画艺术交流、金地藏学术研究交流、佛茶文化交流等形成定制、轮留在九华山和韩国汉城、釜山等地举办。继续办好佛茶文化节、地藏文化节暨庙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并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利用九华山佛教文化的魅力,以九华山为题材策划打造一首歌,组织邀请国内外知名演出团体和演员来山演出,唱响九华山、举办登山、攀岩、摩托艇,棋类等项目比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重大文体活动扩大九华山在国内外的影响。

  三要开发新景点。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参与性旅游项目,不断消除旅游产品同质性,增强差异性,培育特色性。九华山的景区景点开发一定要放眼全山,从12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范围出发,实行严格保护,梯度开发,稳步推进。目前,花台景区开发己基本完成,对狮子峰、天华峰、双峰、青峭湾等自然风光十分优美的景区开发要加紧进行。要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构建“大九华”。九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可通过参股、并购等形式,把九华山周边的九子岩、牯牛降、齐山、万罗山、蓬莱仙洞、大王洞、神公洞等景区资源整合起来,整体促销、开发,使九华山真正形成融山、水、洞为一体的特色更为鲜明的景区。

  四要完善新项目。项目是景区发展的抓手和新的增长点。大铜像工程是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必将为九华山旅游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力。九华山博物馆等文化项目也要抓紧建设。要加快景区内交通设施建设,构筑柯村-九子岩-狮子峰-柯村旅游圈。此外,积极争取各方建设从杜村至南阳连接周边景区的环九华山旅游公路,构筑环九华山大旅游圈。要编织大网络,建立大市场,与黄山、天柱山、庐山、太湖、西湖等景区共同打造不同文化特色的互补旅游线路,早日把华东第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名城(上海)-名湖(杭州西湖、无锡太湖)-名山(黄山)-名圣(九华圣境)打造成国际旅游热线。九华山在景区外已有青阳西峰山庄、池州大九华宾馆2家涉外宾馆,下一步还要在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建立办事处,并购一些接待宾馆,在韩国等境外设立办事处。

  五要整治硬环境。九华山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凸现,但深度开发却一直受资金匮乏和交通不便的制约,与其他风景区相比,九华山旅游旺季和“双休日”接待能力明显不足,供不应求。依据《九华山风景区名胜区总体规划》和《九华街区整治规划》,近两年内,拆迁整治老车站至园寺段环境,逐步进行街区拆迁整治。完成二圣至闵园吊兰桥路段安全保障工程。2005年,下迁管委会机关和部分驻山单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开发,高质量建设,在柯村新区加快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步伐,坚持“只拆不建”、“只出不进”的原则,依法打击违法建设、乱搭乱建行为,避免低水平、低品位的重复建设。加快“九黄”公路生态恢复,有关各方要共同加强对九华山南大门(南阳湾景区)的生态保护,控制和打击方解石等非金属矿的粗放式开采,把九黄公路建成生态路、观光路。

  六要开发新商品。与池州市茶叶协会合作,在“金地茶”、“东崖雀舌”、“闵公茶”、“黄石溪茶”等茶叶品种精制加工上做文章,形成“九华佛茶”系列产品,提高产量和质量,把“九华佛茶”打进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市场。在旅游工艺品生产、加工上下功夫,在戴村开辟旅游产品加工区,大力发展旅游加工企业,利用本地竹木资源,精制佛珠、佛扇、佛伞等旅游纪念品,重视谛听、佛像等产品的制作和石、木佛像的雕制,抢占本山市场,改变目前江浙产品居多、大路货居多的现象。

  七要保护古文物。对古建筑古寺庙要精心保护,修旧如旧。中闵园尼庵群、老田古民居、柯乔门坊等要抓紧修缮保护,争取有几个项目申报“省保”、“国保”。

  八是完善软环境。提高整体对外宣传策划水平,调整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实行网络化宣传,形成以媒体促销为主体、多种方式并举的集成促销模式。整顿接客市场、导游市场,加强道风建设,打击假冒僧尼。

  三、保证措施

  实现九华山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政企联动,协调发展:

  一是省、市重视,各方支持。九华山是中国的九华山,省、市的九华山,回良玉副总理曾在安徽任职时说:“九华山发展潜力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绝不亚于黄山”。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对九华山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寄予厚望,提出过很多要求。

  九华山还处在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爬坡阶段,各有关方面应从政策、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高度重视、关注、支持九华山,为九华山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三、五年后九华山必将步入发展的“快步道”,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二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山上下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勇于胜利,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理清思路,共谋发展。通过苦练内功,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祈福朝圣到九华,文化寻宝看九华,回归自然进九华,感悟人生在九华”。

  三是重视人才,培养队伍。以人为本,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实施人才战略,着力培养支撑旅游经济发展的五类人才:知识型旅游行政领导人才、开拓型旅游企业管理人才、专业型旅游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型旅游经营研究人才、实用型旅游生产服务人才,并在引进急需人才和引智上突破,在人才培训提高上突破,构建和谐的风景名胜区,通过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产业快速发展。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