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景区资讯 > 敦煌研究院院长承诺要让游客看好看懂莫高窟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敦煌研究院院长承诺要让游客看好看懂莫高窟

发布时间:2014/09/19 景区资讯 标签:莫高窟浏览次数:1394

  

  世界遗产中国敦煌莫高窟现存有壁画的洞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第八十五窟具有代表性,从一九八九年开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所展开合作,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历经十多年的修复、跟踪,目前其修复工作已接近尾声,今年将全部结束。八月三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汪万福表示,项目结束后,他们将继续对窟内环境进行检测,并对保护措施进行跟踪监测。

  “保护并不意味着不让人看了。”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今天在此间承诺,要让游客在莫高窟看好、看懂、看明白。

  敦煌莫高窟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完好地保存有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壁画和彩塑,反映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随着“敦煌旅游热”不断升温,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超负荷人流让莫高窟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接待“疲劳”。

  今年七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实行参观网上预约制度,通过对游客流量进行不同时段的合理调控和平衡,从而达到对某一时段过多游客分流,减轻一定时期内过量游客给景区造成的负面冲击。

  “预约制度,可为游客提供科学、快捷、人性化的服务。”樊锦诗表示,若每天来二三千人参观,游客看也看不好,玩也玩不好。她强调,预约并不是限制游客参观,而是为了让游客更大程度地看好。

  时至八月,属旺季,莫高窟景区导游按照十二条线路分别引导游客参观洞窟。“大佛洞窟是各条线路的必看点,参观这里是我最头痛的。”莫高窟讲解员说,空间不大的洞窟内常常要同时挤进五六十人,人贴人。记者亲身体验,确有同感:讲解员讲得吃力,游客听得更困难。

  “虽然实行了预约制度,但是,游客们购票后没有休息的场所,只能向洞窟涌。”樊锦诗说,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筹建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将设置主题电影演播厅、洞窟实景漫游厅等设施。展示中心建成后,游客将被有序地分解安排到洞窟和数字展示厅参观、观赏。

  樊锦诗自信地说,改变后的展示方式,将会使游客获得更多、更清晰的敦煌文化信息、又可极大地缓解旅游给展示洞窟保护带来的压力。

相关新闻>>>>>>>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否定所谓“敦煌百年”之说

  近来有媒体在报道中称今年为“敦煌百年”,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特别对这种称谓作了否定。

  “敦煌百年”的说法误导于今年五月,英国伦敦召开的“纪念敦煌学一百周年国际学术大会”,会议主办方藉此纪念斯坦因中亚考古一百年。

  其实,一九oo年,王道士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并及时汇报给当地政府官员,因当时社会动乱,政府无力保护。一九o四年,清政府指示:“检点经卷,就地保存。”樊锦诗告诉记者,期间,时任敦煌知县汪宗翰就敦煌经卷一事,向甘肃学政叶昌炽作过汇报,叶昌炽在上报的文书后面还写了篇跋。“这在当时来看,也可算作对敦煌学的研究了。”

  一九o七年,斯坦因到达敦煌。随后,他仅以二百两银子“骗购”了二十四箱文献、五箱卷画。时至今年,“纪念敦煌学一百周年国际学术大会”在伦敦举行。“拿走了,就能算研究的开始吗?”樊锦诗反驳。

  “敦煌县志有详细记载,从汉代起,就有人开始管理敦煌,到明、清时期,因历史问题,管理相对削弱。”樊锦诗称,至此,这座千年佛教圣地在明清时期被渐渐淡忘,直到一九oo年藏经洞的发现。她明确地指出,“对莫高窟的发掘,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研究,不存在是外国人最早发现或研究的可能。”

  作为莫高窟的专门保护机构,敦煌研究院很早就确立了其办院的六字方针:保护、研究、弘扬,几代人在荒凉的戈壁上默默奉献。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