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景区资讯 > 2018两会 | 中医药文化如何传承发展?代表委员这么说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2018两会 | 中医药文化如何传承发展?代表委员这么说

发布时间:2018/03/12 景区资讯 浏览次数:2638

 

 

中医起源于我国传统自然科学《道德经》《书经》和《易经》等原创经典,中医药学也是继承和发展易学、道学等最为完整的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课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内容广泛,涵盖儒释道艺、文史哲科、经史子集。没有这些基础,很难培养出大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当前许多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缺乏中医思维,不掌握中医文化,对外语的重视高于对古汉语的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读不懂中医古籍,看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这对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带来极大的威胁。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理念上:中医药大学除了医古文和四大经典必修,没有上述课程的选修,既往中医药大学培养的学生都存在上述短板。

 

  杨宇飞委员:

  将中医药文化课列为必修课

 

中医起源于我国传统自然科学《道德经》《书经》和《易经》等原创经典,中医药学也是继承和发展易学、道学等最为完整的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课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内容广泛,涵盖儒释道艺、文史哲科、经史子集。没有这些基础,很难培养出大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当前许多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缺乏中医思维,不掌握中医文化,对外语的重视高于对古汉语的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读不懂中医古籍,看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这对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带来极大的威胁。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理念上:中医药大学除了医古文和四大经典必修,没有上述课程的选修,既往中医药大学培养的学生都存在上述短板。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诊疗部主任杨宇飞委员认为,中医药文化涉及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非常多,在国家健康产业中占有绝对的比例,经济收益十分可观。因此,不仅中医药专业学生将来就业需要具备中医药文化底蕴,国家中医药文化体系的建立更迫切需要中医药文化人才。既懂中医医术、也懂中医文化的学者将备受青睐。杨宇飞建议,我国各中医药大学和研究机构都要设中医药文化学院或研究所,让中医药文化课程成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各级临床人才项目必修课。同时,改变教学模式和理念。因中医药文化内容繁多,建议不用填鸭式教学而改用学生通读并讨论的启发式教学,也以此弥补中国学生读书少的弊端。可分段分层,采用必修基础课和高级选修两种形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冲动和研究意愿。

 

  张其成委员:

  设立中医药文创产业专项资金

 

中医药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中医药文化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符合社会潮流、贴近百姓生活的独特优势。在人类资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下,中医药文化符合当今社会“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潮流,其天人合一的思想、简便廉验的特色正引起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伴随医疗保健的硬实力,中医文化的软实力也应引起高度关注。

但是,目前中医药文化没有列入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缺乏国家扶持的重大项目,如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国家中医药非遗保护中心、中医药公共文化服务、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中医药数字文化产品的创作、中医药文化全媒体传播平台、海外中医药文化中心等。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委员建议,设立“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发展中医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中医药数字文化产品的创作,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由于中医文化产业兼具文化产业和健康产业双重优势,需整合跨行业资源。创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网络等中医文化产品。

 

马骏委员:

  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渠道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工作还不能有效对接和实现中医文化自信,进而做好传承中医药核心价值的任务。对此,民盟湖北省委副主委、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马骏委员表示,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既有助于国人的文化自信,更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核心价值。

马骏建议,修正中医药学术发展理念。中医药的研究不能片面强调“中医现代化”,端正对传统中医药的态度,寻求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把中医放在传统文化的框架下,思考其本质和学术规律。

将中医药文化自信提升到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高度。对中医药文化自信必须要有开放的思想理念,要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新认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全面认识中医药的文化功能。

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渠道。在现代信息社会,应在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中扩大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力度。在新媒体的传播中,注重选取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宣传,适应新媒体中博取关注度的传播特点。制作高质量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栏目,推进中医文化进课堂、进社区。严厉打击中医文化传播中的违法行为。

制定“一带一路”中医药走出去中的保护战略。既要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和了解,也必须加强对中医独特诊疗技艺知识产权的保护,借此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软实力,促进人类健康文明。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