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教养生 > 信仰使人长寿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信仰使人长寿

发布时间:2015/09/23 佛教养生 标签:信仰使人长寿浏览次数:1530

 

佛旅网讯 人类的生存除物质食粮外,还需要有精神及灵魂食粮。宗教信仰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的精神依托及灵魂所在。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论哪个时代、哪个民族,都存在宗教和信仰,甚至有些民族的文化就是以宗教的文化为核心。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程度。诚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言:“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奥地利著名精神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指出:“20世纪人的生活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存在的空虚和孤独。”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的就是精神的孤独。”而宗教主要的功能和作用就是给人以最大的精神慰藉。经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明,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不论男女,他们都比没有信仰的人寿命要长,患中风、抑郁症、高血压、心脏病、疑难杂症和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自杀率更是远远低于一般人。

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科学家用28年时间,对大约5000名加利福尼亚人进行跟踪调查显示,有宗教信仰的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指数一般都很低,即使患了艾滋病等顽疾,他们的病情也会比没有信仰的人要好些。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教徒,要比那些从不参加的人平均寿命长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劳森医生研究发现,有信仰的人比一般人心血管死亡率低50%,肝硬化患病率低74%,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低89%,另外在接受心脏手术或器官移植手术后,不仅不易引起并发症,而且康复期也短。在全美162个医院里,已有六分之一开设了有关信仰与健康的课程。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得出结论:人是社会性动物,运动虽可延长人的寿命,但仅靠体育活动来健身未免就显得太狭窄了;长寿与健康的关键固在生理,但更在精神和心理;有宗教信仰的人能通过静思的心理作用使身体受益,而平衡的心态有助于增强身体的自我治愈能力;宗教信仰所带来的平安、喜悦、爱心、自尊、祈祷等,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从而使我们的身体大大提高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我们知道,宗教大都是劝人为善的,并且信教的人大多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并感觉比较快乐。佛教讲:“素怀悲悯之心,常存救度之态。”《法句经》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孔子曰:“仁者寿。”又曰:“仁者,爱人”;“大德必得其寿”。北宋易学家邵雍曰:“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左传》云:“有德则乐,乐则能久。”都说明了信仰者积德行善可得健康长寿等福报的道理。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心善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相反,心恶德劣者往往病多寿短。现代医学认为,善行能使人大脑分泌出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可使人获得内心的温馨,有效地解除心中的烦恼;而坦然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增强人的免疫功能,能使神经系统及时沟通骨髓与五脏,产生抵抗病菌、病毒感染的细胞,因此免除疾病的侵蚀。一个乐于助人,处处行善,并能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寿命较长;而一个心怀恶意,常损人利己,脾气暴躁的人,要比正常人患病死亡率高出许多。美国癌症协会近期宣称:当某些癌症在医学中找不到办法时,我们有时会在教徒的祈祷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物理学家发现,我们这个世界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物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有着不同的振动频率,使我们的世界表现成目前的样子。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博士经过20多年的临床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人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和精神状态下,有其不同的身体振动频率及相对应的能量指数。同情、理解和善心能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并使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增高,进而改善其身心健康;而当心中想着邪恶的念头时,就会导致身体中的粒子振动频率降低,因而削弱自己的健康。如一个人在觉悟时的频率对应能量指数是700~1000,在安详极乐时是600,在宁静喜悦时是540,在爱与崇敬时是500,在理性谅解时是400,在宽容原谅时是350,在希望乐观时是310,在勇气肯定时是200,在骄傲轻蔑时是175,在愤怒仇恨时是150,在恐惧焦虑时是100,在忧伤懊悔时是75,在冷漠绝望时是50,在罪恶谴责时是30,在羞愧耻辱时是20,其中以振动频率200的能量指数为健康分界线。

这些研究成果,与佛教教义不谋而合。佛教经常劝人断恶行善,以求幸福安乐的生活。如《法句经》曰:“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无量寿经》云:“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可以说,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论,是彻底究竟的诠释;而佛教信众因践行断恶修善、自度度他的菩萨道精神,所得到的无数安详果报,就是最佳的例证。

此外,宗教信仰能赋予生命以全新的意义与价值,能给人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勇气及无穷的力量。而信仰的缺失会使得人们的精神家园杂草丛生,过分的功利追求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生活环境的恶化等。放眼当今社会,虽有各种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但各种不和谐现象层出不穷,原因在于法律和制度只能限制、约束人的行动,却无法规范、净化人的心灵。因此,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不是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而是缺乏真正信仰的心灵危机。

综上所述,宗教信仰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的和谐安定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宗教教理、教义中的很多积极因素,值得在社会民众教育中积极提倡,并不断发扬光大。(文/李德才 摘自《报恩》2011年第4期)

(编辑:蝉友圈•佛旅网 清风)

标签:蝉友圈 蝉友素猫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文化旅游 信仰使人长寿

蝉友圈素猫 佛旅网www.china84000.com 印度朝圣 印度佛教旅游 印度尼泊尔佛教旅游 西藏游学 西藏佛教旅游 五台山佛教旅游 峨眉山佛教旅游 普陀山佛教旅游 九华山佛教旅游 梵净山佛教旅游 终南山佛教旅游 鸡足山佛教旅游 南华寺云门寺佛教旅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