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探讨
佛教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探讨
佛教旅游作为一种传统的旅游模式,正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壮大规模、提升档次。佛教旅游产品是佛教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佛教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成为摆在佛教旅游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佛教旅游入手,结合有关案例分析了佛教旅游产品及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指出了其深度开发的可行性建议。
一、佛教旅游
佛教自传入我国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他既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文化,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使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佛教旅游是伴随着佛教的发展沿革和旅游业的不断繁荣而成长壮大,是游客对佛教文化的一种旅游体验,既包括佛教徒对佛教事物的虔诚朝拜,也包含普通游客对于佛教寺院场所的参观游历体验,涵盖了所有与佛教文化相关的旅游形式。
二、佛教旅游产品开发概述
(一)佛教旅游产品
佛教旅游产品是佛教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佛教旅游产品是佛教旅游资源的商品化呈现。对于游客而言,佛教旅游产品是一种难得的旅游阅历,既包括有形的寺庙、佛像、佛教旅游纪念品等,也包括无形的佛教文化、佛教知识解说等方面。
(二)佛教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
佛教旅游在我国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佛教旅游产品的开发亦处于不断探索发展时期。基于我国丰富的佛教旅游资源,目前大多数佛教旅游市场都开始意识到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意义所在,并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加大了对佛教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一是通过加大对佛教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游客了解佛教旅游产品;二是通过旅游线路的调整,提升佛教旅游市场占有份额;三是通过便捷的交通、精彩的讲解、厚重的佛教文化等优势,激发出游客对佛教旅游产品的需求。
三、佛教旅游产品开发遇到的问题
(一)佛教旅游产品开发层次偏低
目前,我国佛教旅游市场还不成熟,佛教旅游产品开发不深入,普遍停留在观赏游览层面。通过对辽宁省佛教景点的实地调查得知,目前辽宁省玉佛苑、罗汉墙等多数佛教景点主要发挥着供佛教徒朝拜和普通游客参观的作用,佛教旅游产品仅仅体现在寺院的周边自然风景、院落格局、佛像建筑和有关佛教文化的简单讲解上,对于佛教旅游纪念品、佛教文化体验等方面的佛教旅游产品深度开发还没有拿出具体措施。
(二)佛教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
受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文化思想差异的影响,佛教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但是从宗教意义上讲,佛教作为我国的传统宗教,其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相似性,这也使得佛教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例如,辽宁境内的寺庙不仅建筑风格、寺院布局相似,供奉的佛像也有诸多雷同,难免会给游客带来“千寺一面”的审美疲劳。此外,旅游讲解内容的单一、浅显也加剧了旅游产品同质化倾向。受导游的文化素养和服务质量影响,目前很多导游对佛教旅游资源的讲解只是蜻蜓点水,停留在对寺院的建成时间、建筑规模等基础知识讲解阶段,不能够详细讲解出不同佛教旅游景点的特色,没有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佛教旅游景点受到破坏
受传统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大多数佛教旅游景点都设置在深山等环境清幽的环境之中。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佛教旅游的;续升温,佛教旅游景点愈来愈多地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逐渐褪去了与世俗隔绝的神秘面纱,甚至受到了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困扰,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原本意义上的佛教文化遭到破坏。此外,大量游客的涌入,对于佛教旅游资源的承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佛教旅游的品质。少数游客素质亟待提升,在佛教景区乱涂乱画、随意丢弃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更是对佛教旅游资源带来了不良影响,损坏了佛教旅游产品的价值。
四、佛教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佛教旅游的发展
佛教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为佛教旅游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延长了游客的游览时间,从而进一步拉动了景区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一系列服务项目,延长了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游览时间的延长,激励佛教旅游市场在提升景点档次和服务水平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从而促进了佛教旅游的发展。
(二)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
佛教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在更高层次、更广角度上为游客展现了佛教文化,使得佛教文化不在神秘而遥不可及,愈来愈多地为游客所熟知,这无疑加大了佛教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
(三)有利于提升旅游品质
佛教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既包括有形的纪念品、佛教资源的开发,又包括无形的佛教文化的开发传播,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既能够满足视听感官需求,还能够提升精神需求,并保留一份难忘的旅游记忆,提升了旅游的质量。
五、佛教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建议
(一)增强旅游体验性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强了游客对于旅游的体验性和参与性要求,游客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听讲解、看风景、品美食“旅游模式,而是迫切需要参与其中,更好地体验旅游文化,佛教旅游也不例外。佛教景区可以通过邀请游客撞钟、尝斋等形式,让游客直观地感受、体验佛教文化;还可以通过举办短期禅修班,为都市游客提供短期的放松、体验机会。诸如此类的方式还有很多,其目的都是通过游客亲身参与和体验,实现旅游的参与性,满足游客对旅游质量不断提升的要求。
(二)优化景区服务质量
佛教旅游产品主要体现在景区对游客提供的各类服务上,包括景区设施设备、景区情况介绍、旅游线路设置、景区环境等诸多方面。如果能够在上述方面切实提高认识、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对于推动佛教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大有裨益。具体来说,一是加强佛教景区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力度,时刻保持佛教景区以最佳姿态出现在游客面前,最大限度展现佛教的厚重文化和独特魅力;二是加大导游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导游的文化素质和讲解水平,为游客普及更为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三是合理开发、规划旅游线路,使得佛教旅游景区成为旅游线路的重要环节,为游客旅游提供多姿多彩的内容;四是面对景区人气暴涨、游客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景区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维持环境卫生,同时及时制止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为游客提供优良的旅游资源和优质的景区环境。
(三)加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千寺一面、千佛一面;佛教旅游现状,使得游客对佛教旅游形成了刻板印象,影响了旅游品质。立足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放大其差异性特征,加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成为佛教旅游产品深入开发的有效途径。以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觉华岛为例,该岛作为佛教遗迹众多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尤以岛上的百余颗千年菩提古树闻名。今年适逢觉华岛1000岁,葫芦岛市充分利用了千年菩提这一独特优势,通过举办菩提文化旅游博览会进一步提升“觉华岛”知名度,这将为觉华岛佛教旅游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四)拓展佛教旅游市场
目前,我国佛教旅游对象主要是佛教景点附近的游客,旅游内容不外乎听讲解、看寺庙、拜佛,若要加大佛教旅游产品的深入开发,必然要在拓展市场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加大佛教旅游资源对周边的辐射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市场,通过报纸、互联网、微博等媒体形式加大对佛教景点的宣传力度,扩大佛教景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尝试开发国外市场,尤其是尽量争取我国周边亚洲国家的游客。相似的佛教文化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佛教文化融合发展,不同的发展历史又赋予了各国佛教发展的差异性,这种合而不同的佛教文化成为吸引国外游客、开拓潜在市场的特色招牌。
(五)实现佛教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佛教景观多处于深山老林之中,体现了佛教圣地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发展,对佛教旅游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佛教旅游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按照佛教旅游景区的承载规模,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并制定出相应的游客分流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导游提示、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大对文明旅游的倡导力度,杜绝游客乱丢垃圾、乱写乱画等现象,加强对佛教旅游资源的保护。
在当下佛教旅游市场环境下,佛教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对于佛教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佛旅网 常用)
▍相关阅读: ·佛旅网佛教旅游线路推荐
标签:蝉友圈 佛旅网 西藏佛教旅游 佛教旅游佛教文化旅游 佛教旅游产品 深度开发
www.china84000.com 印度朝圣 印度佛教旅游 印度尼泊尔佛教旅游五台山佛教旅游 峨眉山佛教旅游 普陀山佛教旅游 九华山佛教旅游 终南山佛教旅游 鸡足山佛教旅游 南岳衡山佛教旅游 南华寺云门寺佛教旅游
上一篇: 我国佛教旅游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