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阿底峡尊者(西元982~1058年)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阿底峡尊者(西元982~1058年)

发布时间:2010/10/20 佛史人物 标签:东坡墨宝秀风采六榕寺里寻舍利浏览次数:2402

阿底峡尊者,生於萨霍尔国(亦译萨护罗国,在今孟加拉国达卡地区),本名达哇宁波(意为月藏),法名迪班噶罗室外利扎那(意为吉祥燃灯智);「阿底峡」为梵文,意为殊胜,是西藏阿里小王加给他的尊称,藏文史籍中称他为「觉卧杰」(意为尊者)。他是古印度佛学大师,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

阿底峡尊者的父亲为小国国王。他於幼年起在金刚座寺以佛智为师出家,曾受密宗灌顶,对显密修行次第生起胜解,并在印度各地云游。二十九岁时在大众部的分支说出世部,受比丘戒,後潜心学习显宗经论,曾渡海去金岛(今印尼苏门答腊)跟从金岛大师学法十二年,回印度後入超戒寺成为上座,後任该寺掌堂师和住持。当时西藏阿里地区首领益西沃、绛曲沃正致力复兴佛教,派遣仁钦桑布、雷必喜饶等去印度学习译经,并寻访高僧。他们回西藏阿里报告了阿底峡的事迹,益西沃、绛曲沃遂决定邀请阿底峡,并为仁钦桑布修建托林寺。

後来,绛曲沃派那措译师携带黄金去印度迎请阿底峡。一○四二年(北宋庆历二年)阿底峡随那措译师经尼泊尔到托林寺与绛曲沃等人相见,随即与仁钦桑布、那措译师等人在托林寺翻译经典。两年後当阿底峡准备返回印度时,仲敦巴来请他到前藏地区传法。阿底峡到前藏後讲经说法,为新建的寺院、佛像举行开光仪式,对藏传佛教的复兴和在下路弘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阿底峡尊者在托林寺时著有《密宗道次第解说》,解答绛曲沃等人对密宗教法的疑惑;又著有《菩提道次论》共七十颂,讲说从学法到成佛的修习内容和阶段;还著有《中观教授论》、《摄菩萨行炬论》等,对藏传佛教教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阿底峡尊者在西藏时培育了一大批弟子,阿里地区有绛曲沃、仁钦桑布、楚臣甲哇等,前後藏地区有仲敦巴、库敦·尊珠雍仲、俄.雷必喜饶译师、南交钦波、官巴哇等。他曾到聂塘、热振等地说法,一○五四年(北宋皇六年)在西藏曲水县聂塘乡圆寂後,仲敦巴成为从弟子之首。次年,仲敦巴集合众人在聂塘乡为他举行周年供,并集资修建了古朋寺以作纪念。由於正殿主供卓玛佛像,取名「卓玛拉康」,意为度母佛堂;又因坐落在聂塘地方,故又称「聂塘寺」;聂塘寺由阿底峡尊者始建,仲敦巴·嘉瓦迥乃扩建。

聂塘寺正殿前檐廊北头有两座修在地坪以下的白塔,塔刹部分露在地面,一为阿底峡尊者的衣冠塔,里面装藏有阿底峡生前穿过的鞋、帽、衣。

据《卫藏道场胜迹》记载∶在古蚌拉康内供有阿底峡的灵骨塔(为噶瓦释迦旺秋所建)。塔下有一尊名为「酷似我」的阿底峡塑像,传说这像是为阿底峡在世时造的留真塑像,像上留有尊者的指痕迹。

阿底峡尊者不仅是一位佛学大师,而且还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绘画作品很多,最为珍贵的要算他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两幅唐卡∶一幅保存在热振寺,一幅珍藏在聂塘寺。在古蚌拉康供有一尊高○.六八米的阿底峡的自塑像,极为珍贵。

阿底峡尊者在聂塘寺的遗物还有他生前用过的法螺和化缘钵。人们特别崇奉的是他一生形影不离的一座木塔「哲美曲登」,是用白檀香木制作的,现仍珍藏在聂塘寺卓玛拉康内的佛龛里。

阿底峡尊者圆寂以後,他的骨灰埋藏在聂塘寺前约五百米,建有坟墓和祠庙。後来阿底峡的坟墓和祠庙都已毁坏,但其骨灰罐尚存聂塘寺。

一九七八年应孟加拉国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将阿底峡骨灰及其全套著作送回孟加拉国,在其家乡达卡举行了隆重的安放仪式。

阿底峡尊者在西藏各地讲学达十七年之久,不但留下佛学显密论著五十五种(其中显教三十一种,密教二十四种),同时在医学方面还著有《医头术》等医学方理论和医术,并同那措译师等人合作翻译了《配方甘露达雅干》医学名著及十多部经典,对西藏佛教的影响很大。

後来,阿底峡尊者弟子俄·雷必喜饶在拉萨以南建桑浦寺传播阿底峡的教法,另首座弟子仲敦巴·嘉瓦郡乃在藏北建热振寺,并依据阿底峡所传的教法创立了噶当派,广为传播三百多年;宗喀巴以阿底峡《菩提道炬论》为基础创立了新噶当派即格鲁派,现今格鲁派的寺庙中大都有他的塑像或画像,因此阿底峡的佛学思想体系在西藏佛教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无心编著)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