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发布时间:2017/06/06 景区资讯 浏览次数:2166
揭牌仪式现场
日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揭牌仪式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储韶华教授担任主持,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代表学院对“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国际知名中国禅宗学者、日本东洋大学教授伊吹敦,台湾佛光山副住持、南华大学副校长慧开法师在随后的致辞中表达了合作意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正慈法师、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明基大和尚派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
出席同一天举行的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姚中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黄勇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沙宗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雷瑞鹏教授,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戴茂堂教授等学者嘉宾在会场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以下是仪式结束后,研究中心主任何燕生教授的访谈录。
中心负责人何燕生教授
作为内地首家成立于高校内的“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的倡议者,为何想到要成立这样的机构?
何燕生:我认为中心成立的缘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禅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进行了中国化。那么,中国化佛教的特色到底在哪里呢?近代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色在禅。”因此,可以说,禅特别是禅宗的形成就是佛教中国化的特色之所在。而湖北是禅宗的发源地。湖北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得天独厚的禅文化资源,一直拥有着中国禅宗中心的地位。全国六座禅宗道场,湖北独占两座。由禅宗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在今天的黄梅创建了盛极一时的“东山法门”。“东山法门”,其实就是禅宗作为宗派的开始。鼎盛时期,同时在这里修行的僧侣多达500人,有的文献记载是上千人。另外,在靠近唐朝统治中心洛阳的当阳玉泉寺和度门寺是禅宗北宗神秀的道场。不管是黄梅也好,当阳也好,在湖北境内发源的禅宗,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影响。我把它叫做“史缘”,也可叫做“地缘”。
第二,武大哲学学院有着深厚的禅宗研究传统。远的不说,已故萧萐父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发表过许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讨论禅宗学说的论文,比如《禅宗慧能学派》一文曾发表在《武汉大学学报》,后来收入由他担任主编的《中国哲学史》。该文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即使在今天读来也不失其新意。我曾经写过一篇纪念性论文,专门探讨过该文的学术价值。比如该文能够吸收当时最先进的俄罗斯的、英国的、印度的学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萧先生对珞珈中国哲学的特色用诗的形式进行过表达:“慢汗通观儒释道,从容涵化印中西。”这就是一种开放的国际学术胸怀。后来,吕有祥教授继承师说,对临济宗进行过系统研究。这些资源和力量需要整合。我把它叫做“内缘”。
第三,我本人在日本一直从事禅宗的研究,参与国际性的禅文化研究活动。两年前,我受聘为武汉大学讲座教授,学校布置给我的任务就是引进国际学术界的禅学研究成果,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以提升武大的宗教学研究水准。我把这个叫做“外缘”。
然而,武大作为属地高校,设有宗教学系,却缺乏相应的禅宗研究机构。有鉴于此,我向院长和书记提出建议,应该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学术机构。我的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院领导和校领导的支持。今天在 “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启动的时候,作为学术伙伴,“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同时举行了揭牌式。 我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促使我们中心成立的主要原因。
“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是什么?
何燕生:成立后的“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将挂靠哲学院,并以今天同时揭牌的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作为具体学术合作伙伴,整合学术界、宗教界与实业界资源,以提升武汉大学作为属地高校在佛教禅宗研究方面的领军地位以及国际影响力,为推动武汉大学哲学研究的国际化,为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做出贡献。
我们同时提出了“四个一流”的目标,即“创造世界一流条件、吸纳国际一流人才,从事世界一流研究、出版一流科研成果”。总之,希望把它建设成开放的高层次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丰富与发展禅文化研究与宗教学的理论研究,为全球禅文化学术交流与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提供智力支持。这是我们中心的宗旨。我们尽量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如何解读这个“国际化”的概念?
何燕生:既然是“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我们就要突出“国际”两个字的内涵。现在研究中国学,首先涉及到一个“话语权”的问题。研究佛教和研究禅文化,情况也一样。比如,我们知道,禅的英文发音叫做“ZEN”,这是直接来自于日语的发音。日本在100年前抢夺了“禅”的“话语权”。“ZEN”在西方代表着东方文明,但它的内涵更多指的是日本的禅,并不是中国的禅。韩国学者则用“seon”来表达“禅”,拒绝使用“chan”,也不愿意使用“zen”。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中国学者,特别是研究禅的中国学者,面对这种现象,感情上是比较复杂的。
因如果条件成熟,可以在明年早些时候在我们武大召开一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题目就可以围绕禅的不同语种的表述,比如“chan”“zen”“seon”,探讨一下禅的形成及其在世界的展开。届时邀请欧美和日本、韩国以及我们港台地区的学者一起来商讨这个议题。我们应该用开放的胸怀,理性的态度面对国际学术界出现的现象。以后,可以设想不同的议题,分别在日本或者港台地区召开。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这是我们中心的具体构想。
在“生活禅”研究及其推广方面,中心有什么计划?
何燕生:湖北黄梅的四祖寺和五祖寺很重视禅宗文化的研究。净慧长老生前很重视禅文化资源的开发,他提出的“生活禅”理念,在现代中国佛教界和学术界成为了一张靓丽的名片。今天我带来了三本书,是由我主持翻译成日文的净慧长老的主要著作。它们分别是《生活禅钥》《做人的佛法》《中国佛教与生活禅》,还有一本《心经禅解》,已经交给出版社了,今年底应该可以出版。这几部书是“生活禅”的重要著作,反映了净慧长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的思想。我把它们称为“生活禅三书一经”。因此,译介并推广“生活禅”理念,也是我们中心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
“生活禅”是当代海峡两岸佛教界共同推崇的“人间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一个有益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推广。“生活禅”可以与佛光山星云大师积极推动的“人间佛教”展开对话。我设想在明年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设立这方面的议题,让海峡两岸的学者自由讨论,互动交流。
除了日文版之外,哲学院的讲师李建军老师也在着手德文的翻译,据说英文版的翻译也有人在进行之中。将来时机成熟,可以以“生活禅”为主题,召开一次“译者研讨会”。
图文来源|腾讯佛学
更多资讯请关注佛旅网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