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汉传佛教寺院经济现状及其管理探析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旅研究寺院经济朝圣游学汉传佛教蝉友圈浏览次数:2266
作者简介:纪华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副主任;何方耀,华南农业大学宗教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内容提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汉传佛教寺院经济...
-
佛家养生第五天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家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1869
1、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
-
五台山佛光寺 唐建古刹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3061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声”。唐人常建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流传颇广,而要拿它与佛光寺切景入情,尚需将结句稍作改动,将“唯闻...
-
怎样让助念做得更圆满?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临终关怀临终助念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方法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078
问:下面有关助念团的疑问,他的问题。弟子在组织助念时,只要有人请,无论亡者是否学佛,我们都去,有时一天中会有三个人同时往生,我们无法全部安排助念,更不能保证品质,如何让助念做得圆满?请老法师开示。 ...
-
人为何会忘记前世?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前世今生朝圣游学蝉友圈遗忘阿赖耶识浏览次数:1700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
-
论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孙丰念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旅研究开发放假文化旅游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006
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逐渐多层次化, 旅游品味也随之提高, 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代旅游业的新潮流、新热点。而宗教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神秘性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前来朝翔...
-
佛家养生第六天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1767
1、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
-
为何看不见善恶的报应?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善恶报应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273
为什么看不见善恶的报应呢?有人说:“什么善恶报应,都是劝人向善的空话!说说而已,骗骗那些迷信的人的,我怎么看不见报应呢?如果有的话,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看我就相信了”劝人向善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不能说...
-
孔望山佛教造像的内容及其背景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教艺术孔望山朝圣游学蝉友圈连云港浏览次数:2063
石窟寺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根据史籍的记载和对古文化遗迹的研究,一向以为这种起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产生的时代要到公元三世纪以后,而这个时期开凿的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的塑像又早已湮灭。因此...
-
助念时可以默念吗?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临终关怀佛教朝圣佛教知识助念方式朝圣游学蝉友圈默念浏览次数:1938
问:助念时,有一些居士喜欢默念,这样念,亡者是否能得到真实利益?平常念佛时默念、出声念,受益如何不同? 答:默念时鬼神知道。出声念的时候,不但度亡人,也度一些能听到你的那些众生,...
-
我国宗教旅游的发展与隐忧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旅研究发展隐忧宗教旅游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3747
宗教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今后的宗教旅游规划与开发建设中,既要迎合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又要尊重宗教礼仪和习俗,保护好宗教旅游资源,促进宗教与旅游的和谐与可持续...
-
佛家养生第七天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家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1874
1、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