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佛教知识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 四圣谛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284

      〖四圣谛的意义〗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

  • 三法印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533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

  • 十二因缘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565

      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学佛者要学习佛法,首先就得认识三宝、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就是观这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是烦恼...

  • 烦恼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324

      在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苦圣谛中,苦的生起因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业及现前的烦恼。过去所做的业已造,现世要受报;而现前的烦恼决定于我们,可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证果的圣人,可以把握自己...

  • 五蕴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437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

  • 三皈五戒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532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南洋讨生活的人儿,他们离乡背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

  •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504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

  • 四念处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414

      在佛教中,一般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有四念处与八正道。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

  • 声闻果与佛果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37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

  • 六波罗蜜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462

      一、菩萨之意: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缍(土垂)”(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缍(土垂)”是有情之意,“有情”简单地说既是众生;“菩提萨缍(土垂)”就是觉悟的众生。觉悟的众生有三种...

  • 成佛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695

      佛,是佛陀的略文。又作休屠、浮陀、浮图等,都只是buddha不同的音译而已。从意译的角度,则佛为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两重意义:觉察烦恼,使之不为害于人,有如世间普通人觉知哪些东西为害而能趋避一...

  • 丛林清规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687

      一、何为丛林   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过去,印度多在城郊外选择幽静的林地,营建精舍,所以僧人所住的地方,就称之为丛林或兰若。经典中对“丛林”一语的解释颇多。据《禅林宝训音义》载...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