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食素心 健康常在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佛家养生佛教朝圣佛教知识平常心朝圣游学素食蝉友圈浏览次数:2220
夫养生之道,荤以强身,素以养神,神可交心,素食者常怀一颗素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食素无以醒脑。素食素心,慈悲为怀,健康常在。古人有云:“食肉,勇敢而悍;食素,智慧而巧。”“脑满肠肥”也揭示了肉食肥胖之...
-
诸佛如来是不是万能的?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万能佛教旅游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诸佛如来浏览次数:2107
诸佛已经成佛,还有无量众生未闻佛法。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佛的智慧和福德深浅大小,“无知即全知,无能即全能”。无知并不等于愚疑,无能并不等于无力。有和无是一体的两面,有存于无,无含容有;唯“无”能涵...
-
佛渡有缘人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渡有缘人朝圣游学蝉友圈诸行无常浏览次数:2615
问:“佛渡有缘人”是什么意思? 答: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所谓机缘成熟,不过是指外因须得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是种客观现象,并不玄乎。佛又不是什么万能的主宰者和...
-
南怀瑾谈临终前身体四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临终关怀临终身体变化佛教旅游佛教知识南怀瑾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795
南怀瑾(图片来源:资料图)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当你生出来的时候,就是死亡的开始,即生即...
-
佛教养生10不传秘方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佛家养生佛教旅游佛教知识朝圣游学秘方蝉友圈浏览次数:2391
在大家的印象中,佛教的人一般都是比较会养生的。不管是养生还是人生,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佛教之人是如何看待健康长寿的呢? 佛教养生“十不求” 佛家养生讲究无欲无求,不要过分强求一些事情,顺其...
-
放生还是杀生 怎样如法放生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圣严法师如法放生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154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
-
弘一法师:常人对佛法的十种误读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法误读弘一法师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1923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著手学习。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所疑固不限此,今...
-
佛家养生第一天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佛教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039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
从临终相状看后世投生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临终关怀临终相状佛教朝圣佛教知识后世投生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180
从人临终时的相状看后世投生。众所周知,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所谓六道轮回之六道,包括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除《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于“六道”中加入“仙趣”,...
-
佛家养生第二天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佛家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251
1、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2、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
-
揭秘佛教天龙八部
发布时间:2014/06/27标签:佛教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旅网天龙八部蝉友圈金庸浏览次数:1968
相信大多数网友首次听说“天龙八部”是因为金庸的武侠巨著《天龙八部》,加上最近新版的电视剧集《天龙八部》正在热播,所以小编今天就为各位凤凰网友介绍一下“天龙八部”究竟是什么。以及金庸先生为何要以此作为...
-
李海波:“临终关怀”——需要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4/06/27标签:临终关怀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旅网社会关注蝉友圈浏览次数:1970
一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通常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师、社工和义工等多方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无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过3到6个月的临终患者提供特殊的缓和医疗服务,也包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