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教养生 > 禅功与养生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禅功与养生

发布时间:2012/08/29 佛教养生 标签:养生禅功浏览次数:1501

    所谓“禅”,也叫禅定和禅功。是梵文dhyama(禅那)文略称,其意为“深思”、“静虑”,“思维修”,“守一”,“心一境性”,“制心一处”,是佛家气功。《圆觉经》说:“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由于禅定明心见性,开发智慧的作用,所以为佛门,尤其为禅宗僧人所必修。
    修习禅法之人,应该对五事进行良好的调节。调五事即调节饮食、调整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1、调节饮食;饮食与养生关系非常密切。坐禅之人必须保证充足而适量的饮食。
    2、调整睡眠;坐禅者不应贪睡,应适量减少睡眠时间,以使神清气和,心念明净。
    3、调身;主要是指掌握正确的禅定姿势,修习禅定可以采用坐、立、行、卧等多种姿势,而佛教界修禅者,主要以坐姿为主,因而常被称为坐禅。
    4、调息;佛教认为,生命在呼吸间,呼吸与心念相互影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若呼吸不调,心念则必然不调;要想调心,则必先调整呼吸。
    5、调心:调心是修禅的主要法则,贯彻于修禅的始终。
    佛教的养生之道认为,除了施食外,静坐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佛教称静坐为参禅,功称禅定。佛教的禅功有涅槃寂静的理论体系的内容。
    坐禅与人体生理关系密切,定真法师在探讨坐禅与生理的关系时指出:人体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精妙的,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作用。同时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来说,人体结构的最大作用,首先在于生活的维持,两方面摄取体外的养料和氧气供给于体内各器官,一方面使体内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料排泄于体外。这种物质交换的现象,就是所谓“新陈代谢”。
    坐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人身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我们从事修养,固然两方面都不可偏废,但心理方面其实更重要,从解剖生理的观点来说,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也是联系、管理和调整神经活动的总机构。巴甫洛夫创立高级神经活动方式“条件反射”学说时,曾利用一条狗做试验,那条狗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涎,那是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转移到延髓部分唾液分泌中心,再到分泌腺,这也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个说明。
    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人大有裨益,从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向健康更进一步发展。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祛病延年。
    坐禅使精神力集中,关于精神力集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借助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用三棱镜或凸镜摄取曝光于一焦点,便能起燃烧的功能,这是由于曝光在集中以后,就发生高度的热力。
    禅功可以使人体基础代谢明显下降,耗氧量减少,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约为正常人的60%,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减少,免疫功能增强。专家认为,处于禅功状态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可以协调、恢复大脑的功能。
禅功是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宝贵遗产,通过静坐可使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佛家认为人的情绪波动和无穷思虑,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对生理机体有所干扰,所以要参禅打坐,以常静虑,力求清净,排除杂念,安定情绪。其次参禅打坐身躯不动,减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客观上减低人体运动消耗,从而延长了人的寿命。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