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老人面对死亡贡言
站在佛教的观点,我们人生中有关“生死”这件事,它的实际状况是如何呢?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那佛教究竟怎么来看待死呢?如果我们不了解;那怎么提供给临终老人呢?
人生三际
人生不只仅有现阶段而已,而是有三际:现在、过去和未来。一般人的观念认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这是一种讲法。佛教讲我们这生之前,有过去生,将来还有未来生﹐所以人生﹐是通三际的,在三际中不同的时间都有我们的生命线。佛学里不仅仅只有讲人﹐而且包括一切的动物。一切的动物﹐通通都是生了死,死了又生。这是一种相续的情形,生死是不断相续的。
那么,怎么会生了死,死了又生呢?佛学里有很多教理,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因缘”。任何事情都有原因,而原因不只一条。有主要的原因和附属的原因,一件事的成就,一定有主要因素,还要有种种附带的因素、种种的关系,然后才能够成就。
佛学里谈到生了死,死了又生这件事情,也是由种种的关系所产生的。事情复杂,关系就多:事情简单,关系就少。生死这件事情,一共有十二个关系,有一部经叫“十二因缘经”,就是专门来分析生死死生这一件事的过程。这十二条的关系具足了,我们就生。这十二条的因素,里头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说,我们在人生的过程当中都会去动作。除了内心里思想的动作外,还有外面言语行为的动作。一有了动作,在佛学名词叫“业”。台湾世俗里头有一句话说“啊!咱们实在真业。”(台语)这个业就是佛学里面讲的业。我们造业造的很多,做一件事情就是一个业,大大小小都是业,业有善的业、好的业,也有恶的业、不好的业。总之,就是说因为有业等十二条的关系组合而成的。一旦组成了,我们就生了。当因缘散的时候,关系消失了,我们就灭了,灭就是死。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是怎么来生的,将来死的时候又是怎么去的,其实都是随业受报的。
依照佛学的观点,依着我们造什么样的业,就受什么样的报。造了天堂的善业,将来就能得到升天堂的善报。如果我们造了地狱的恶业,将来死了以后,就到地狱去受报。这情形,不是只有佛学这样讲,其它的宗教也有这样的讲法,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也有类似这样的说法,只不过它说的比较含蓄而已。在儒家的经典里头,有一部经叫易经,在易经里面,它就说我们生命的过程是“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为物,就是精和气这些物质构成我们的身体。但身体里头有一个原动力;游魂为变,里头的游魂,如同现在所讲的灵魂,冤魂将来到那里再去投胎再去生,就换另一种的形貌。可是,到那里去呢?易经里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就是说,我们平常存的是人的心理,做的是人的行为,习气就是属于人这一类动物,将来死的时候,同气相感就会生到人道中去:如果说我们虽然是人,但内心想的是畜生的心理、禽兽的心理,外面的行为是禽兽的行为,那么这个人现在虽是人形,将来死的时候,同气相感,他就往畜生禽兽那一边去投胎投生。
契机别明
生死这件事实际状况了解这样子之后,我们要如何来说给别人听呢?要契机别明。契机就是契合各种不同的程度、各种不同的根机。对于各种不同的程度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下根人“畏无用”
对于下根,知识程度比较低,我们给他安慰,给他说明。一般人对于死这一个字,大家都很害怕,所以,死的时候,呼爹叫娘呼天抢地都很恐惧,除非是有特别的涵养,特别的宗教信仰,他死的时候才会很安详。我们希望人生能够很美满,生时要庄严的生;将来死的时候,要庄严的死。而不是生时庄严,死得却是很邋遢,死得没有尊严,这样的人生是不圆满的。
怎么样来说明让临终的人不怕死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们本身也要了解,也要不害怕,如果我们本身都怕了,如何叫他们不怕?人生﹁有生就一定有死﹂,这是人世间必然的自然现象。而死了以后,肉体虽然死了,但神识超脱。所以一般人死的时候,当然会有很多的痛苦,我们可以安慰他,他死了恰好这个病不用带去,反而可以超脱,所以不必怕。其实,既然人生有生就有死,你怕也没有用,所以说﹁畏无用﹂,怕也是要死,不是怕就不用死。
中根人“用无畏”
另外一层,对于中根知识程度比较高而言,他有一点善根,对于宗教有信仰。站在佛教观点来说,“有灭就有生”。在这里死,我们可以求一个地方来生。一般人是随业受报,随着你造的善恶业,就到各处去受报,但是,我们希望这里死,能到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去。在佛教襄面,刚刚两位主讲人也提到了佛教有西方极乐世界。欣求莲邦,莲邦就是指着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佛教里面认为是最为清净,最为安稳的地方,是非常好的归宿。你要欣求,内心充满了高与,这里虽然死了,但是我们希望能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有这样的一种观念,他就﹁用无畏﹂,就可以以无畏的精神去面对死亡。因为他有一个目标,有一个信仰,对于死不是说不怕,而是正可以因为有一个目标可以求,有一个好地方可以去,他就可以拼命的来念这句佛号,或是他的同修们加以助念,他就可以精进的念佛求生西方。
上根人“无用畏”
第三种是对上根,对于知识程度更高,他喜欢一些哲学思想,甚至于他喜欢修道,尤其是一些修禅的人。你就要跟他说明,事实是“缘生缘灭”,譬如说因缘这些关系,一具足就有生了,而因缘这些关系一旦失散的时候,就没有了。所以,本身生死是没有自性的,本来是空。佛经里面曾经有这样的比喻,这比喻,让我们理解生死。譬如说空中有一条缝,缝在那里看不见,两手合在一起时,两手中间就有一条缝出现了,但其中一手离开了,缝也就没有了,一定要两手合起来才出现缝。其实缝本来没有,有缝只是种假相。其实生死的道理,也是这关系,如两手合起来是生,离开了是死。本来并没生也没死,这是比较深的原理。所以,佛家讲空,是讲自性空,如果他的境界高他能悟到这个道理,“悟性本空”。悟到自性本空,生不足惜,死也不足忧,根本无所谓怕不怕,古来那些修道有功夫的人说走就走,那就是因为“无用畏”,甚至不是学佛的人,像中国以前的庄子,就是把生和死看成是一件事情,他就是有这种境界。
潇洒去潇洒来
我感觉我们集体来对这件事情关心,且实地去做,一定功不唐捐。所谓“救死如救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生固然重要,功德大,而救死也很重要。个人在护校教书,现在护理学有一新趋势,讲究临终护理,追求人生能庄严生,也能庄严死,大家能悲智济度,各种宗教以不同的角度,各种学术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临终老人能潇洒的去,潇洒的来,那我们必定功不唐捐,我们帮助别人,将来也一定能得到好结果。
上一篇: 从医学角度看临终现象与助念瑞相
下一篇: 人往生后的身体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