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景区资讯 > 73尊狮身人面像“藏身”泉州开元寺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73尊狮身人面像“藏身”泉州开元寺

发布时间:2014/09/19 景区资讯 标签:时讯浏览次数:3555

  有导游向游客介绍说,开元寺的狮身人面像石刻是摩尼教的,可相关学者却认为那应该是印度教的。

  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月台须弥坐束腰处,有73尊狮身人面像的青石浮雕,这在全国的寺庙里是鲜有的。前天上午,记者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前与朋友聊天时,突然听到旁边有一家旅行社厦门分社的导游指着狮身人面像的浮雕介绍说,那是摩尼教的石刻。

  摩尼教是供奉摩尼光佛的,怎么会有狮身人面像的雕刻出现呢?导游的说法正确与否?记者为此进行了查访。

  只见那些狮身人面像形状各异:有的毛发蓬松,四足立地;有的头盘着三层螺髻双耳垂肩,用右脚持一朵莲花。浮雕离地只有三四十厘米,因此平时游客不经人提醒不容易注意到它们。

  

  与希腊神话相关

  福建省文化厅戏剧研究所的傅翔称,狮身人面像以埃及的最为经典。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由于它状如古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兽“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用“斯芬克斯”称呼它。在古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是一女性,她住在德贝附近,对路过的旅人问一个谜语,如果答不出来,她就将旅人吃掉。

  傅翔称,泉州开元寺的狮身人面像和狮子青石浮雕他见过,它的外形与埃及金字塔的狮身人面像不同,但它与古希腊神话相关,它的雕刻风格带有明显的印度教特征。

  那么,带有印度教特征的狮身人面像,为何会与古希腊神话关联在一起呢?泉州师院离退休的吴幼雄教授的观点佐证了傅翔的说法。

  应是印度教雕刻

  吴幼雄称,开元寺的狮身人面像不是摩尼教而是印度教的雕刻。他说,元末,由于泉州港的重要性和利益关系,地方势力与朝廷争夺刺桐港,引发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乱,一些庙宇被毁。

  明初,泉州城的古城墙进行加固加高,那些被毁庙宇的石构件就被搬去砌城墙。后来,在重修开元寺时,那些印度教的石雕被搬到了开元寺砌殿前月台须弥坐束腰。

  吴幼雄称,在开元寺,除了狮身人面像和狮子与印度教有关外,寺庙里还有不少与印度教相关的石构件,如殿后雕有湿婆的两根石柱。佛教从印度传到希腊后,印度宗教与希腊艺术交融在一起,后随着印度教传入中国。那些石雕上的女性都带有宽肩、蜂腰、隆胸的特征,因而印度教的人物雕刻都带有明显的希腊艺术风格。开元寺戒坛在上世纪90年代修理时,曾从地下挖出不少印度教的石构件。

  体现不同宗教的包容性

  原泉州南建筑博物馆文物工作者杨清江称,他见过狮身人面像和大殿后的两根石柱雕刻着湿婆像,那些都是与印度教相关的。

  对于那些石雕,泉州文史界的观点是:明朝,泉州曾发生特大地震,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修建开元寺时,因一时找不到巨大杉木做梁柱,大殿的柱子被替换成石柱。当时泉州有一些被毁的外教寺庙,于是,工匠们就将那些石构件移到开元寺。没想到这样反而很好地保存了那些珍贵文物。这些人面狮身的浮雕就是那时候搬到那里的。那些狮身人面像完全是希腊、印度的雕刻艺术。

  杨清江称,在宗教场所,一般都很难包容不同宗教的物件,在古代异教是水火难容的,而在开元寺里,多种宗教物件并存、和平共处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地人对不同宗教的包容精神,这组浮雕是国内罕见的珍品。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