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弥勒道场|梵净山朝拜祈福
发布时间:2017/06/27 梵净山 浏览次数:2574
梵净山弥勒道场
【梵净山朝圣】梵净山方圆八百里,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之间,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之一。梵净山称“弥勒道场”,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不少方志专家,查找古今史籍,实地蹋勘考察,寻访民间传说,确证梵净山宋元时代即为梵天净土,明代初年已成弥勒道场。至明万历年间,钦命僧妙玄重开佛山,破山和尚传临济正宗,虽不专修弥勒净土,却容僧众禅净双修,并纷纷兴建或重修庙宇,环山建起四大皇庵、四十八座脚庵和金顶古庙群,道场于是盛极一时。立于万历46年(1618年)、由朝廷户部郎中李芝彦撰文记载重建梵净山金顶的《敕赐碑》,高度评价梵净山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并对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兴盛赞颂不已:“自开辟迄今,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若云而若水,王公大人之钦谒,恒见月盛而日新,久已灵驰于两京,倾动于十三布政,劳旌于抚按、烦顾于道府。”由此可见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地位及其影响。 从地形上看,梵净山乃天然大佛,从凤凰山观老金顶,俨然大肚弥勒应现而变的巨大坐像;从老金顶观新金顶,恰又是法相庄严的金身弥勒;再从棉絮岭远眺,金顶山系连成一体,身首分明,神态逼真,确系随地安卧的布袋弥勒。
再者,梵净山巍峨博大,佛缘深广,风卷云来,云卷佛来,瑞气回环,变化莫测,天际佛光之中常显弥勒法相,其景观为天下名山之少有,使亲临者无不感叹古佛道场神秘而恢弘之气派。更能说明弥勒道场者,还有那金顶古庙群中内塑弥勒佛像的通明殿,它是僧众为虔心供奉弥勒巨大坐像(老金顶形状),在其坐像前建立的一座以弥勒通体明亮为因缘的殿宇。尤其是新金顶上天桥两侧释迦殿与弥勒殿的巧妙设计,让人先拜释迦,由释迦引进,跨过天桥再拜弥勒,自古以来就向人们示意弥勒菩萨在梵净山的尊崇地位。 当地民间也常传说弥勒现世的故事。说有人曾上此金顶,隔着深峡看见一和尚通体光明,金灿耀目,端坐于金顶另一端,却猜不透那和尚是如何上此绝顶的。后来有人在这深峡之上架设天桥,当人们得以从天桥过去时,那和尚早已无影无踪。人们四处打量,只见那和尚又坐在遥遥相望的另一座山峰之上(现在的老金顶),随后身体胀大,满面笑容,渐而延展整座山峰,变成一尊巨大坐像。尔时有人感悟这是弥勒现世。惊呼之际,人们合十跪拜,虔心礼佛。于是后人在其新金顶端坐之处修建弥勒殿,在老金顶前再建通明殿,供奉弥勒佛。
如今,梵净山正在重建恢复环山寺院及金顶殿宇,1998年以来,铜仁地区举办了近十届梵净山旅游文化节,并举行金顶弥勒道场开光大典和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2006年11月23日,梵净山护国禅寺举行“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揭幕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学诚法师,欣然题书“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随着梵净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人文景观的不断发掘,弥勒道场的光华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梵净山佛教旅游
关注佛旅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