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孺童:中国才是当今名副其实的“世界佛教中心”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中国佛教中心佛教朝圣佛旅研究佛旅网名副其实蝉友圈浏览次数:2050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共生,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理论与传承体系。时至今日,中国是世界上佛教部派...
-
旅游经济与宗教文化如何实现和谐共赢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佛旅研究佛旅网和谐共赢宗教文化旅游经济蝉友圈浏览次数:1928
名山名水的旅游景区往往都是宗教的显身之地。但是,在旅游与宗教交融的地区,二者的矛盾也时而有之。安徽绩溪虽然是一个山区小县,但由于自然山水秀丽,历代名人辈出...
-
马平:论佛法在“家庭和乐”实践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佛教旅游佛旅网佛法家庭和乐应用蝉友圈浏览次数:1887
“家庭和乐”是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的美好愿景——“新六和”的内容之一。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家庭和乐”作为家庭关系和谐的...
-
李文静:浅析佛教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企业佛教思想佛旅研究佛旅网社会责任蝉友圈浏览次数:2089
随着汶川大地震、“诈捐门”、三鹿毒奶粉、全球经济危机等一系列事件的爆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一群信仰佛教的企业家,因其在经营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得到社会认同。企业到底该肩负...
-
张伟:佛教的人文关怀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人文关怀佛教佛旅研究佛旅网当代价值蝉友圈浏览次数:2347
唐代有个“密、秘”,迷倒了很多人。一是秘色瓷。直到法门寺地宫出土了正版的“秘色瓷”之后,才把流传一千多年的秘色瓷谜底揭开,世人方知秘色瓷为何物。二是密宗。创始于唐代的佛教宗派之一,因其修习方式神秘,只...
-
毛泽东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解读和研究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三大宗教佛旅研究佛旅网毛泽东研究蝉友圈解读浏览次数:2416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毛泽东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解读和评说,对毛泽东关于宗教理论的特色进行了分析研讨。[关键词]:毛泽东;世界宗教;特色一、毛泽东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理论研究对宗教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毛泽东...
-
宗教旅游的发展与台湾盛况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佛旅研究佛旅网发展状况台湾宗教旅游蝉友圈浏览次数:2167
摘 要 人类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来生福报,而有了宗教的信仰。宗教旅游则是探寻因宗教因素所带来宗教本身及其外围资源的体验之旅。基本上宗教旅游可归类到马斯洛基本层次的生理或安全需求上,自古以来,基于“宗教...
-
贾林青:宗教慈善事业需要加快法制建设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佛旅研究佛旅网宗教慈善事业法制建设蝉友圈浏览次数:1603
宗教慈善事业,是指宗教界出于社会公益目的,用其在日常的宗教活动过程中所募集到的、由各类社会单位或者个人自愿捐赠的财产,进行救灾济贫等社会公益活动。应当说,宗教慈善事业是社会慈善事业的组成部分。不过...
-
永信法师:重视城市佛道教文化生存空间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佛旅研究佛旅网城市佛道文化建设生存空间蝉友圈浏览次数:1868
一、案由城市人才汇聚,信息流畅,媒体发达,高校集中,经济繁荣,文化活跃。城市是文化生存、发展、弘扬的主要空间,任何文化离开城市这个空间都可能被边缘化,最终走向衰亡。中国宗教文化既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
-
圣凯法师:理性与激情——佛教信仰的特点、误区及提升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佛教信仰佛旅研究佛旅网提升特点蝉友圈误区浏览次数:2063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阿诺德说:诗歌拯救世界。“诗”与“思”,也许原本就是人的两种最基本的精神存在方式。“诗”是一种本能的、审美的方式,诉诸于情感;“思”是一种经验的、判断的方式,诉诸于理性。而海德格尔说...
-
张群、黄定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重塑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佛教旅游佛旅研究佛旅网普陀山朝圣桃花岛蝉友圈资源开发浏览次数:2061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后,至今已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的主要载体——佛教建筑大多与我国的美丽山水相结合。这笔有形的遗产和无形的佛教文化逐渐成为吸引成千上万游...
-
春节去寺院拜佛应该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14/05/29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寺院拜佛春节注意事项蝉友圈浏览次数:1977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很多人都会去寺院拜佛祈愿,但是拜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拜佛才如法如理呢,下面介绍一些在寺院拜佛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殿堂礼拜时,不能站在大殿的中央,因为这是方丈或住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