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憨山大师:观心,第一微妙法门也
发布时间:2021/10/30浏览次数:356
观心,第一微妙法门也。夫心为一身之主,万行之本。心不明,欲身正而行端者,鲜矣。 是故世间一切种种苦恼,皆从妄想颠倒所生。若颠倒不生,则生无生矣。无生则虽生而...
-
【禅生活研学】信仰生活: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发布时间:2021/10/08浏览次数:525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以为学佛是出世间法,生活是世间法;学佛是个人的修持,家庭是全家的生活,这些全是两回事。事实上,学佛与家庭、与生活,原是...
-
佛陀预言阿育王供养八万四千塔
发布时间:2021/10/08浏览次数:554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也是佛教的护法明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阿育王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在《贤愚经》中,佛陀预言了阿育王的出现,以及供养佛塔的...
-
文殊菩萨故事:凡朝五台山,迎千送八百。(蝉友圈佛旅网)
发布时间:2021/09/14浏览次数:655
虚云老和尚 虚云长老是近代最著名和有成就的佛学泰斗,九十五岁返回曹溪,重建南华寺,中兴云门,1953年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虚云禅师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 &nb...
-
何为文殊菩萨智慧,为何文殊菩萨是诸佛之母?——蝉友圈佛旅网佛教文化游学
发布时间:2021/09/14浏览次数:559
“文殊师利菩萨”是谁? “文殊师利”,新译为“曼殊室利”,这是“妙吉祥”之意,“文殊师利菩萨”就是妙吉祥菩萨,佛经中常常称作“三世觉母妙吉祥”者是也。有时候佛经中也称他为“文殊师利法王...
-
体光老和尚–分毫不差因果账(蝉友圈佛旅网)
发布时间:2021/09/14浏览次数:493
体光老和尚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是违法的。别人的东西,一针一钱都不要拿,即使父母的东西也不能拿,拿了也算是犯盗戒,你拿了东西别人不知道,这伽蓝菩萨总知道吧...
-
体光老和尚:佛并没有涅槃 —— 蝉友圈佛旅网
发布时间:2021/09/14浏览次数:449
体光老和尚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心见性,不管是学禅、学净、学密,佛出世间的目的,就是《法华经》说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五时说法的目的就是悟入佛之知见,其他...
-
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1/09/13浏览次数:632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详情请咨询:18925174837 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较 作者:体恒 来源:中国佛学院原创 内容提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孔子与佛陀教育...
-
云南鸡足山——虚云和尚禅定中见迦叶尊者
发布时间:2021/09/04浏览次数:739
当年佛在灵山会上拈花说法,百万人天众皆默然,惟有迦叶尊者领会佛意破颜微笑。佛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佛接着为迦叶尊者说付法...
-
禅宗祖师 | 柳宗元撰 · 唐元和诏谥大鉴禅师碑记 六祖圣迹 六祖朝圣 六祖弘法地、涅槃地出生地、奉灵地、说法地、避难地、携祖衣住锡处
发布时间:2021/09/03浏览次数:618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禅宗祖师 | 柳宗元撰 · 唐元和诏谥大鉴禅师碑记 扶风公廉问岭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称号,疏闻于上,诏谥“大鉴禅师”,塔曰“灵...
-
憨山大师 | 曹溪祖庭地脉形势缘起说 六祖圣迹 六祖朝圣 六祖弘法地、涅槃地出生地、奉灵地、说法地、避难地、携祖衣住锡处
发布时间:2021/09/03浏览次数:620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憨山大师 | 曹溪祖庭地脉形势缘起说 曹溪祖庭道场。始于梁智药三藏。从西天来。至五羊入中国。舟过溪口。掬水饮之。香美。乃曰。...
-
砖塔的历史你了解吗? 六祖圣迹 六祖朝圣 六祖弘法地、涅槃地出生地、奉灵地、说法地、避难地、携祖衣住锡处
发布时间:2021/09/03浏览次数:691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砖塔的历史你了解吗? 砖塔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之一,它代表着我国古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水平。 砖塔在各类塔中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