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佛教知识
  • 略谈学佛大要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978

      学佛法宜慎始要终。古人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董。’是故初学应慎之于始也。又云:‘出家之人,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即不慎始要终也。故曰:‘勇猛心易起,长远心难发。’此皆善根...

  • 佛的九大象征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138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太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佛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传人中国。佛教分北传、.南传两种。北传佛教为大乘佛教。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日本、朝鲜、越...

  • 论三因佛性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041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而不能成佛者,迷真逐妄,背觉合尘故也。   三因佛性者,谓正因、了因、缘因也。佛者,觉也;性者,不改之义。此三因佛性,人皆本具。而佛与众生,心行受用,绝不相同,此...

  • 佛说阿难同学经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64

      佛说阿难同学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城。有比丘名掘多。是尊者阿难。少小同学。甚爱敬念亲昵。未曾恚怒。然不乐修梵行。欲得舍戒还为白...

  • 佛说力士移山经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286

      佛说力士移山经  西晋天竺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拘夷那竭国力士所生地大丛树间。与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临灭度时。时国臣民皆出来会。佛问阿难。斯国大众何故云集。贤者阿难白世尊曰。有大石山...

  • 应当怎样学佛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752

      佛法垂秋的日子,不是佛教弟子,不消谈得。就是佛教徒,但因为善根浅薄的原故,皈依佛法的人虽多如牛毛,而毕竟成佛的仍稀如麟角。佛教原是选佛场,怎么叫选佛场呢?无论何人,只要肯用功,而又用得相应的,...

  • 佛教四大吉花都是什么

    佛教四大吉花都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浏览次数:2465

      文优昙波罗(udumbara),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意译灵瑞、瑞应。花名。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世称其花三千年一开,值...

  • 佛教婚礼的仪式礼仪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浏览次数:2333

      如您是佛教徒,可以选择佛教的结婚仪式,近来很多名人都举行佛教婚礼,所以亦成为大家的焦点。   一般以佛教形式进行婚礼,新娘可穿龙凤褂,旗袍而新郎可穿中式长袍或一般西服,以下是一般的仪式及程序,...

  • 《大唐西域记》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979

      《大唐西域记》,略称《西域记》,十二卷,是由唐代玄奘法师口述,大总持僧辩机撰文,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玄奘法师,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祎,世称唐三藏。是我国杰出的译经家。贞观...

  • 千手观音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04

      古时候,有个妙庄国,国王叫妙庄王。他有三个女儿,大公主爱打扮,天天浓妆艳抹,穿红戴绿;二公主一天到晚轻歌曼舞,吃喝玩乐;三公主却穿布衣,吃素食,在房里读诗文。   妙庄王年老了,他想,这王位传...

  • “南无佛”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762

      “南无”是梵语namo的音译,念成“那摩”,是保持原来古代的读音。现代广东、福建一部分地区,仍保持这个古音,它的意义是“敬礼”。今天印度人相见,互道“那摩悉对”,就是说:“敬礼了”。

  • 什么是“无我”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20

      “离有情义”、“依他起义”和“无动作义”,都是说明无我的道理的。“有情”的梵语是“萨埵”satta,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都叫做有情。婆罗门教和其他各派主张一切有情都有一个常住的固定不变地存在的、起主宰作用的自...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