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尚的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744
在中国语文中常见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大和尚敲一天钟”等俗语,有“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故事,甚至有“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的歇后语,可以想见“和尚”二字早已深人中国人民生活之中,所以一般...
-
佛说阿弥陀经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996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干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梨盘陀迦...
-
什么叫做法师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202
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
-
喇嘛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342
喇嘛是藏语,它和“和尚”是一样的意思。这个字也被滥用了,本来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喇嘛的。正确的称呼是:出家的男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
-
学佛行仪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85
善因法师述 昔莲池大师于律藏中集诸要义,着威仪门二十四章,以便学者易于记忆,简而易持,久之相习成性,则于戒律,必无瑕疵矣!无如今世沙门,弊习尤多,有非斯篇所能尽及者。又近时一班新进居士,发...
-
《百喻经》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064
《百喻经》,又称《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四卷。僧伽斯那撰,求那毗地译。 僧伽斯那,又称僧伽斯、僧伽先。是五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为求那毗地的老师。 求那...
-
傣族升和尚升佛爷仪式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203
播帕即升和尚。虔诚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傣语称为“播帕”的佛事活动,将适龄出家修行的男童送入佛寺,在佛主像前诵经受戒,正式出家修行。 俗人出家升为和尚,要举行隆重的出家仪...
-
什么叫活佛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59
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转世者”或“化身”。“活佛”乃是汉族地区的人对他们习俗的称呼,这可能与明朝皇帝封当时西藏地方掌政...
-
《六度集经》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109
《六度集经》,又称《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集》、《六度集》、《度无极经》、《杂无极经》。三国时代康居国沙门康僧会(?-280)译。师为精通经律论三藏之译经僧。原是康居国(今新疆北部)人,世居印度...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579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又称《观音经普门品》、《观世音经》、《观音经》、《普门品经》、《普门品》。全一卷。为《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别行。姚秦鸠摩罗什(344-413,一说350-409)译。师东...
-
《法句集经》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190
《法句经》,又称《法句集经》、《法句集》、《法句录》、《昙□经》、《昙□偈》。属巴利语系。二卷。印度法救撰集,三国时代吴维只难等译。维只难,天竺人,生卒年不详。深究三藏,尤其精通《四阿含》。吴黄...
-
《妙法莲华经》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480
《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后秦鸠摩罗什(344-4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誉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