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教养生 > 佛家养生——养性(4)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佛家养生——养性(4)

发布时间:2012/08/29 佛教养生 标签:佛家养生养性浏览次数:1710

     4.学会忍让,宁愿牺牲自己
     《六祖坛经》说:“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不恶无喧。”佛教把修行方法归为“六度”,“忍辱”就是“六度”之一,它要求对于所有有损于自己的言行都要不动心,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忍”成为佛教的行为准则。
     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一名罗汉叫罗喉罗,他本是释迦牟尼的儿子,后出家修道,成为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相传罗喉罗以忍辱而著名,在舍卫国时,他曾被一些轻薄者打得头破血流,但他慈心能忍,因而受到佛陀的赞扬。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说苑丛谈》曰:“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增广贤文》则告诫人们:“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程颐更说得深刻:“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忍,成了中国人的一种处世方法,更是一种深刻的道德准则。
     清代何绍基在外地为官,有一天他接到家里来信,得知家中因一墙基与邻人争吵,要打官司,请何绍基相助。何绍基立即修书一封云:“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家人读罢家书,立即让人三尺;对方深受感动,也让了三尺,一场官司在“忍让”中化解讲和。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各种矛盾、争执。有的人视“横蛮”为“英勇”,在矛盾和争执中总爱誓死争高低,使小事酿成大祸。有的人则视“忍让”为美德,做到“人善我,我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人”。这两种人际关系的善恶,人们一眼即明,但要见之于行动则非易事。它需要矛盾的双方具有理智和道德,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我们常看到有些人在墙壁上悬挂一幅书法作品,上书一个“忍”字,以此来告诫自己:“忍!”在现实生活中,“忍”确是“化干戈为玉帛”的有效方法。从功利上来说,“忍可以免灾”,“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不忍,不可不谨”。古人要求人们能忍则忍,把“忍”看成是法力无边的法宝,能使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佛教也极度宣扬“忍”,使之成为自我牺牲的精神。确实,“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倘若每个人都“忍让”些,生活将减少许多矛盾和争斗,社会也变得和平与安宁。“忍”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健康,“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面对矛盾和纷争,退避三舍,礼让谦恭,自己会心里舒坦;同时,对方也会因你的宽容大度而受到感动。
     然而,“忍”并不是要求毫无原则地忍让,不善“忍让”者或与人争执,或虚伪退舍而求伺机报复,这实际上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容易导致偏执型、分裂型、自恋型、反社会型、强迫型或被动攻击型等人格障碍。善“忍”者则不然,他讲究灵活处理,讲究气度让人,“得忍且忍”就是这个道理;倘若你的“忍”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求得赞赏,倘若你的“忍”只是为了来日报复,这将贻害无穷!
因此,佛教所倡导的“忍”,是从根本意义上的“忍”,是一种彻底地自我牺牲和利他主义,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忍”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