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教养生 > 佛家养生概论(2)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佛家养生概论(2)

发布时间:2012/08/29 佛教养生 标签:佛家养生概论浏览次数:1753

佛教养生要诀——坐禅入定
     一、何为禅定
     禅定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是佛教中重要的修持方法。自从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始,禅定就与佛教不可分离。乔达摩?悉达多悟道成为“佛陀”后,四处传法说教。他在传法之余,经常坐禅入定,有时长达二个月之久,并且他可以随意出入任何一种禅定境界,禅定功夫之高,千古罕有。这些在佛学著作中都有记载。而且,他以教授禅定为重要内容,在说法时,常常入定,并表现出各种神通、变化,作为教学的方法。此后,禅定在佛家历代相传,广为传播,成为佛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形成了以修习禅定为根本的禅学。禅学是佛学的主要分支。在中国,禅宗以专修禅定为主,在唐代,几乎取代其他支派,成为佛学的同义词,并影响到宋明理学。
     禅定,是一个梵语、汉语结合而成的词,即梵文dhyana音译禅那和samadhi音译三昧的合称。禅,是禅那的略称,或音驮南,驮衍那,持阿那,意译旧称思维修,现称为静虑,又可译为定,弃恶,功德丛林等。思维修指的是专门对一境或对象进行周密思维的状态。因为其是以一心思维能生定心,所以称为思维修。静虑,是指心体寂静,系念专注一境,不生杂念他想,正审思虑的状态。其是禅那之体为寂静而又具审虑之用,也就是在静定中观察思虑,所以称为静虑。    ’
     定,是梵文samadhi的意译,又可以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按含意又可译为三昧,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等。其中三昧最为常用,指离散乱、昏沉的一切寂定心境。《大智度论》第五卷中说:“心住一处不动,是名三昧。”卷二十说:“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三摩地,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又称等持,与三昧同义,为心持续凝注一境而不散不动的意思。包括佛教所说从最初级“欲界定”到三界定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各种定境。
     总的说来,禅与定的意义程度不同,定的意义较禅更为广泛些。一切息虑凝心的修持总称为定,禅则专指思维审虑,所以可以看成是定的一种。
     另外,人们常说的“止观”一词,是禅定的另一种说法。止观,又称定慧,是止、观的合称。止,是梵文samatha(奢摩他)的音译,意思是定中止分,心持续专注一境不乱,而达到“轻安”的境界。《菩提道次第论》中认为,奢摩他专指达初禅未到地定时的定境,又可称为“心一境性”、“现法乐住”。截宝云经》就说:“奢摩他名心一境性”,指的是心安住于一境或五分别的心境而不动。观,是梵语vipasana(毗婆舍那)的意译,指定中观分,即在止的基础之上,集中观察和思维预定的对象,得出佛教的观点、智慧和功德,在实际修禅过程中,观多在坐禅中修习,因此,止观一词,基本上包括了小乘佛教“三学”中的定学、慧学和大乘佛教菩萨所修的“六度”中的禅那度,般若度两“波罗蜜”。所以佛学中通常以止观看作定慧的同义语。
     禅定在佛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何流何派,都对禅定以极高的重视。对于佛教的宗教修持,小乘佛学以戒、定、慧三学概括之,其中“定学”(心学、意学)即指禅定而言,是三学中的支柱。慧学中亦包括修观之学。定学的宗旨是息虑静缘,目的是使自性明朗,增长智慧。戒学宗旨是止恶修善,然而其根本的目的是教人在持戒基础之上,自净其意,培养身处染处而不染的能力,从而进入禅定的通途。慧学的宗旨是消除疑惑,认明真理,目的是斩断轮回之链,从生死海中脱离出去,以登涅槃之岸。简而言之,佛家常说以戒为定基,因定而生慧,以智慧了却烦恼。持戒被认为是修定的基本条件和基础,智慧则是修定的成果,修定是途径和方法。因此说来,戒定慧三学之中,实际上是以定学为中心的,禅定三学处于“中枢”的位置。
     如果一个人只是学经讲经,不习定修禅,那么他很难理解经中所描述的境界和理论。反之,修禅习定者,在读经藏时,就会很容易进人经中的境界,对经也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将他引至更加精深细腻、更加博大宏远之处。因此,古代的许多高僧就是以“一禅二诵”去追求生存的奥秘,获取人生的真谛,从而有所造化的。
     二、禅定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禅定之所以能使修习者祛病养生,是因为修禅习定可以调解身心机能。按照中医的理论,身与心处于不协调的状态中,人就要生病,禅定的作用就是将身与心调和,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实现。下面我们用一些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考察禅定对身心的影响。
     人们通过俄国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大脑皮层能够控制身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平衡而引发种种反射作用认识到神经对机体的作用,精神与肉体是统一不可分的。那么禅定与神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大脑反射,按照佛家的解释,称为妄念,妄念与身俱采,随身而去,一生一念,没有停止的时候。妄念芜念,就会使人心神不宁,并影响到身心健康。比如有人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被人家揭穿,一定会面红耳赤,心里忐忑不安。这是因为惊恐使得神经高度紧张,犹如一根绷紧的弦,很容易断掉。还有,人们在遇到一件伤悲的事情,忧愁的心思使得茶饭无思。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如果一个人能够将千变万化的情思控制,就会得到心神安宁。妄念是最难以控制的,特别是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极大的压力。只有从禅定人手,经常练习,久而久之,就能够统一身心,临危不乱,保持心态的平衡。正如古人所说:“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可见,禅定对神经的影响很大。
     禅定同样有助于呼吸机能。人可以七日不食,却决不可一刻不呼吸。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主要来源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食物在胃肠中的消化吸收过程,其实是氧化的过程,需要吸人氧气并呼出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这种身体内外气体的交换的过程,就称为呼吸运动。人体的肺部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据生理学家估算,人体肺泡数目达到7.5亿个,总面积达70平方米,其中55平方米的面积具有呼吸功能。这一面积竟然是人体表面积的三十倍。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吸人氧气,并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使得全身处于良好的状态中,一旦出现问题,必然造成局部或整个人的死亡。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