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南岳慧思—双开定慧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南岳慧思—双开定慧

发布时间:2010/10/20 佛史人物 标签:南岳慧思浏览次数:2375

7月17日(农历6月22日)是南岳慧思尊者的纪念日,历史上他于农历的这一天入寂。

慧思生平

       南岳慧思尊者(515—577)是南北朝时代的高僧。世称南岳尊者、思大和尚、思禅师。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十五岁信仰佛教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严守戒律,平时不常和人来往,每天读诵《法华》等经,数年之间便满千遍。又因阅读《妙胜定经》,开始修习禅观。外出参访,寻问禅法,常于林野间经行修禅。中间曾往投当时著名的慧文禅师,从受禅法,白天随众僧事,夜间专心修禅,结合《法华经》意,悟得法华三昧。他复将自己的领悟,请教于鉴、最诸禅师,得到他们的赞许,声誉远播。以后他游行各州,随从他学习禅法的徒众不断增加。为了给徒众讲习禅学,他着手从大小乘经论中采集有关法门,加以贯穿解说。

三十四岁时(548)在兖州讲禅法,因徒众人品复杂,时生是非,遭遇邪师的猜忌谋害,从此中止北游,率众南行。先到信州,后入郢州,随地应请讲说大乘。在郢州又遭恶人在食物中置毒加害,徒众有三人因中毒致死。

梁代承圣二年(553),率众再向南行,到了光州,次年入住大苏山,在开岳寺、观邑寺讲《大品般若经》,信众日增,因此发愿写造金字《般若经》。

四十四岁时(558),于光城县齐光寺实现了写金字经本并贮以宝函的心愿。他极重视这件事的完成,特撰《立誓愿文》,叙述自己出家学道、习禅以及在各地游化迭遭诸异道扰乱毒害,因而发心写造金字经本的因缘,立誓修禅解脱法、得神通力、弘扬般若、广度众生的大愿。由于这篇《立誓愿文》的流传,更引起了远地信众的归仰,远来归从他的人益多。以后创立天台宗的智顗,就是在这时不避战乱,远来光州师事他的。

南岳弘法

慧思在光州游化历时十四年,乃于陈代光大二年(568)带了徒众四十余人前往湖南、入住南岳。在那里继续提倡修禅,陈地信众望风归附,陈主迎他到陈都建业,住栖玄寺,讲《大品般若》。他很感慨当时南地佛学界偏重理论,轻视禅观,于是双开定慧两门,日间谈理,夜间修禅,同时讲说禅波罗蜜,陈主尊他为大禅师,倾动一时。后又还住南岳,继续传授禅法。他平时奉持大戒,衣服只用棉布,寒冬添铺艾叶以御风霜,《续高僧传》特别称赞他慈行可风。

陈太建九年(577),他特从山顶    下来,住半山道场,大集徒众,劝勉勤

修法华、般舟三昧,语极苦切,于是年六月卒于南岳。

慧思的禅学思想

        慧思年轻时出家,即特别注意行持。自从发心习禅,及参访诸禅宿以来,更接触到当时北方佛教学者所特有的躬行实践的学风,使他深信由定发慧的学道之路。他的禅学思想重视般若,以后到处讲说般若,发愿守护弘扬,这就使他的禅法尽力于引发智慧、穷究实相。这一倾向,也和他亲承慧文禅师的传授有关。慧文是北齐一代最著名的禅观学者,他所提倡的禅法即是定慧并重的。特别在慧这方面,慧文对于《大品般若》上讲到三种智慧(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可次第证得亦可同时得到的道理,有其独到的见解。慧思得其真传,更结合到他自己对于《法华经》的领会,在禅学的理论和实践上,又提出独到的说法。在理论上,关于智慧,他根据《法华经·方便品》,提出穷究诸法实相的“佛之知见”作为一切智慧的最高标准。关于实相,他也根据《方便品》,特举唯佛与佛乃能穷尽的境界,即所谓诸法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项,为摄一切法实相,且具有圆满意义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建立了所谓“十如”实相之说。又据《大智度论》分析“如”有通别之说(见《智论》卷三十二)以阐明十如相互间的关系。在实践上,他也结合到从《法华经》上体会到的圆顿法门,用来修习法华三昧,并还具体地推广应用于日常行事上,倡导了“法华安乐行”的实践行法。
    由于慧思长期持诵《法华》,对它有极深刻的信仰,所以他的中心思想虽属于《般若》,但更推崇《法华》。认为从佛的教化辗转增胜上看,《法华》所说要比《般若》更进一步。称《法华》为大乘顿觉疾成佛道的法门,好象莲花一样,一花而具众果,利根菩萨一心一学,一时具足,非次第入。他曾命其弟子智顗代讲《大品般若》,讲到一心具足万行处,慧思特别指示说,《大品》所讲还是次弟义,到《法华》才讲圆顿义。对于智顗后来创立以《法华》为中心的天台宗学说,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另外,慧思的思想也和当时开始流行的《地论》、《摄论》的学说有了接触,多少受到些影响。如关于诸法实相的看法,《般若》、《法华》说一切法无自性、不可得,原从客观上说,色、心诸法是平等的,慧思则有心法为中心而谈诸法实相的倾向(见《无诤三昧法门》卷下),因而和同时讲“三论”一系学者的实相观有所不同。这一倾向,对于以后智顗所倡说的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等观心释的说法,无疑也起了作用。其次是关于心识的看法,慧思认为心法可分为根本心识和枝条心识二类(见《无诤三昧法门》卷下),说六识为枝条心识,是心之相,有假名识、动转识等异名;六识的本体为根本心识,是为心之性,亦称为如来藏。他这样说法,虽未明白主张有八识,而对于心的看法不局限于六识则显然可见。他把心体联系到当时所说的真心、如来藏等概念上去。。。所以关于这一方面的见解,多少和后来流行的《起信论》的议论相近,这可能代表了当时一部分习禅者的心识观。

慧思的影响

        慧思对于所习诸经论,每有他独自悟入之处,多结合实践加以申说,他的著作大都出于口授的记录,自具体系。见于记载的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二卷、《立誓愿文》、《随自意三昧》、《法华安乐行义》各一卷,《大乘止观法门》二卷等。《止观》一书颇受宋、明以来台宗学者的重视。
    南岳慧思尊者自从发心习禅,及参访诸禅宿以来,更接触到当时北方佛教学者所特有的躬行实践的学风,使他深信由定发慧的学道之路。他的禅学思想重视般若,以后到处讲说般若,发愿守护弘扬,这就使他的禅法尽力于引发智慧、穷究实相,这些历程均直接影响到他的弟子天台智者大师的修学和著述。

慧思的门下颇多,最著名的当推善于发展师说,创立天台学系的智顗(天台智者大师),其次有新罗人玄光及大善。他如南岳的僧照、枝江的慧成、江陵的慧威等都著名于一时。玄光将南岳思想传入新罗,为以后台宗教义流行于朝鲜半岛的先驱。

附录: 慧思大师及其禅法特色

      慧思大师的心性说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下

慧思大师及其禅法特色
慧思大师(515~577)俗姓李,北魏延昌四年(515)诞生于南豫州汝阳郡武津(今河南省上蔡县)。十五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读诵《法华经》,精进苦行。在河南一带游学将近二十年时间,参禅访道学摩诃衍义,读经打坐悟法华三昧;遍历诸苦弘扬大乘,屡遭厄难领众南寻。五十四岁入居南岳衡山,直到最后合掌而逝。世寿六十三,僧腊四十九。
他的著作,现存者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二卷、《随自意三昧》一卷、《法华安乐行义》一卷、《立誓愿文》一卷、《受菩萨戒仪》一卷、《大乘止观法门》四卷,共六部十卷。这些著作,对“心性说”或多或少都有所提及,本文就在这些著作中钩玄探赜,对慧思大师禅法的心性说进行整理;关于慧思大师的禅法特色,则可以从大师早年的参学和后期的弘化及著作中去了解。
慧思大师的禅法思想来源于:第一、秉承北齐慧文禅师,如《佛祖统纪》卷六所记载:“常居林野经行修禅,后谒文师咨受口诀,授以观心之法”;第二、来源于《法华经》,如《天台九祖传》所说:“霍尔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第三、来源于《般若经》,如他的《立誓愿文》中说:“誓造金字摩诃衍般若波罗蜜经一部,……当为十方一切众生,讲说般若波罗蜜经”。第四、他晚年受《大乘起信论》一系唯识思想的影响不浅,这使他的禅法思想更为丰富多彩。综观他一生的讲学和著作,所有思想和行动都可以回归到以上这四个方面,可见这些对他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从他的禅法渊源角度可以看出,他的禅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慧思大师受师承的影响,非常重视持戒修禅定,在他的著作中,关于修习禅定的开导非常多,占有很重的分量。他对当时一些不注重禅修的义学论师,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如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说:“普告后世求道人,不修戒定莫能强。无戒定智皆不应,匆匆乱心讲文字。死入地狱吞铁丸,出为畜生弥劫矣。如是众生不自知,自称我有大智慧。”由此可见他对禅定的态度。同时,他还接受了早期传入中国的如来禅,这是从慧文禅师处直接继承而来的,如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所列举的各种禅法。
第二,慧思大师受益于《法华经》颇深,所以极力主张依《法华经》的义理进行禅修,这在他所著的《法华安乐行义》中表达得非常清楚。如说:“《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越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 因此,《法华经》成为了天台宗的根本典籍,这不能不推功于大师的提倡和弘扬。
第三,慧思大师又与《般若经》情有独钟,读诵受持,为解说,自不在话下。又继承了慧文禅师悟《大智度论》中“三智一心中得”的观法,而形成了自己的禅法。其禅法特色带有很深的般若意味,是毋庸置疑的。这在他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如《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说:“定如净油智如炷,禅慧如大放光明。照物无二是般若,镫明本无差别照。睹者眼目明暗异,禅定道品及六度。般若一法无有二,觉道神通从禅发。”
第四点,他在入住南岳之前,就对古唯识学有所涉猎,但还未成体系。及至迁居南岳接触到《大乘起信论》之后,使他的思想大为改观,并以此思想与实际修行联系起来。

慧思大师的心性说
慧思大师禅法思想中的心性说,是繁复而周备的。历来学界都是从思想的角度对他的心性说进行粗略的勾画,而且大多把它放在了天台宗这一特殊的思想背景下来分析,并未将其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整体来探讨。实则在《大乘止观法门》等著作中,慧思大师对心性这一极抽象的概念所进行的解剖,可谓广博而高深!于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进行整体的概括和剖析。
  1.心即万法之本体
慧思大师对“心”的理解是宏观的,他既从“性寂”和“性觉”这两个角度对心进行剖析,又从体相用等等方面对心作出解释。实际上他所说的“心”,乃是宇宙万有之本体。这在他的《大乘止观法门》开卷对心进行的七种“释名义”中表现得很清楚。今分别引述如下:
(1)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此心从无始劫以来,虽被无明烦恼等一切杂染诸法所遮蔽,本性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是清净的。那么,这个心与无明之间的关系又如何?虽然无明能够障蔽自性,但是无明烦恼等等染法,却是与此自性清净心相背离的。无明染法的本体虚幻不实,所以说它是与自性清净心相背离的。“既无无明染法与之相应,故名性净。”此处指出了“无明染法无可与心相应”,这与早期印度的心性说是相吻合的,心性与无明烦恼不同类,也不相随顺,所以心性原本是寂静的,即可归纳为“性寂”之范畴。
(2)此心又名“真如”。所谓真如,指的是山河大地、身心世界一切宇宙万有,都是凭藉这个真心才能生起种种现象,而诸种现象又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所组成,都是没有自性的虚妄法,相对于这种虚妄法来说,此心却是真实的,故名为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及众生,都是以此清净心作为真实的本体,比如四圣和六凡这十法界,有种种差别的相状,但此真心则是无相的,也就没有差别可言,故名为如。再者,由于一切万法真是这样,只由一个真心的存在而有种种差别法的存在,所以就把这一个真心叫做“真如”。
(3)此心亦名“佛性”。他说:“佛名为觉,性名为心,以此净心之体,非是不觉,故说为觉心也。”乍一看,这似乎可以归纳到“性觉”的范畴之内,但他又说:“不觉灭故,方证净心,将知心非不觉”,并对为何不说“是觉”,而说“非是不觉”,作了如下的解释:“心体平等,非觉非不觉,但为明如如佛故,拟对说为觉也。” 这里的“佛性”具有体、用两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把历史上“性寂”和“性觉”这两种心性说都容纳在一起了。他同时还提出“本寂”和“本觉”都是指此净心而言,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罢了。
(4)此心复名“法身”。这个心又可以叫做“法身”,法就是功能的意思,身就是依靠止住的意思。这个心还可以为一切染法所熏习,就因为能够被染法熏习而随顺于染法,由于随顺染法,而能够摄持这被熏习而来的各种习气,再依靠这些被熏习而来的各种习气,从而显现了宇宙人生的一切杂染现象。而这些能够摄持、熏习、显现等等功能,都是依靠这个心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从“功能”和“依止”这两方面来说,这个心又可以称为法身。如说:“即此心性能持、能现二种功能,及所持、所现二种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与心不一不异,故名此心以为法身。”此处从“起用”的角度加以描述,以此来解释吾人现前的种种烦恼染习与当下心体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种关系是“不一不异”的,一切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所以此处之心即是万法之全体。
(5)此心又称“如来藏”。如来藏指一切杂染清净的万法,其内在的自性都是平等不二的;在不二平等的自性中又能够生起(显现)一切杂染诸法,这一切全部概括在一起,就是如来藏。如他说:“能生名如来藏也。”前面说染习与此心是不一不异的,而此处则更进一步说,这一切染净诸法就是吾人此心中所生出,犹言一切万法全体皆是如来藏,法从心生,离心别无有法。此处着重体现了心的“能动性”,由“寂静”或“寂灭”,表现出“觉悟”或“运动”的倾向。如来藏的能生义,乃是慧思大师在引经据典进行论证后的创新,值得我们注意。

(6)此心亦号“法界”。法就是法尔如是,界就是界限差别,一切万法本来就这样有着各种不同的性质,而这清净的本心也是本来就具足一切诸法的。如他说:“以此心体,法尔具足一切诸法,故言法界。”这里说的是净心不但是本寂的、觉悟的、能动的,而且这一切动静、非动静,相对、绝对等等,法界全体都是此心具足的,非但具足,而且还是本然的,本来如此,法尔如是的。这又在界限上超出了前面所说心的五种含义,甚至是总和了前面所说的各种意义。
7)此心复名“法性”。一切万事万物,都有它各自不同的性质,净心的本身也具足一切诸法的各种性质。一切差别的诸法都是没有自性的,没有可以作为永恒性的内在自体,所以都只能以这个净心为其本体。
从上述七种解释看,我们可以归纳为三层含义:一是此心本寂的、不动的、无可改变的,二是此心本觉的、能动的、可以随顺一切染净诸法的,三是此心普遍的、容摄的、本然的。由此可见,慧思大师对心的理解是广义的,是作了宏观把握的。总之,他所认为的心就是“万法之全体”。
  2.心即全妄而皆真
现象本是虚妄的,然从心性的角度来看现象,虚幻现象的本体也就成为真实的了,世间与出世间、现象与本质都是相融相摄的,这是慧思大师所主张的心性的“现象论”。如他在《大乘止观法门》卷二中说:
  以一切世间出世间事,即以彼世间出世间性为体故。是故世间出世间性,体融相摄,故世间出世间事,亦即圆融相摄无碍也。
正如倪和清所说:“现象世界中之万事万物,各各不同,而皆可圆融互摄,此中道理,天台说得最明。”法性即是心的异名,一毛孔性能摄一切法性,一切法性也是如此,相融互摄,圆满无碍。从心的本身来说,一切虚妄现象的当体即是真实的,为了表达这种含义,慧思大师还作了巧妙的比喻:譬如见到黄金所作的蛇,知道它是由黄金所作,就能够明白整个蛇的本身,纯粹都是黄金。再说,黄金也是随着打金工匠的努力制作之后才变为蛇虫这种形状的。这样就会明白,随着工匠的技术处理,就可以用蛇体的黄金来制造成佛像。所以说:“藏心如真金,具足违顺性,能随染净业,显现凡圣果。”现象可以千差万别,作蛇作佛染净各异,但金体始终毫无变化,此心如金当体即真,即虚妄本身就是真实的。
  3.如来藏说
如来藏说在中国佛教心性说中是占有主流地位的,可以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核心。而在慧思大师的诸多心性说中,如来藏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这在他所著的《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中有所提及,特别是在他的《大乘止观法门》中作了详细的讨论。有关他的如来藏说的研究,历来也受到了学界的关注,比较系统地对其进行考察的是台湾的圣严法师。其《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一书的第3章,几乎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慧思大师的如来藏说,主要是继承了《大乘起信论》一系的说法,同时还采纳了《胜经》、《佛性论》等各种经论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如来藏的三义,二是两种如来藏,三是如来藏缘起说。
(1)如来藏三义。在慧思大师看来,如来藏具有三层含义:a.能藏义。一是指如来的果德法身而言,二是众生的性德净心而言。因为这两种德性是平等的,在这平等的德性当中随缘显现一切诸法,并且这两种德性都包含有染、净两种性质,甚至连染、净两种事相也不会妨碍此二种德性的存在,所以说是“能藏”,如说“藏体平等,名之为如。平等缘起,目之为来。此即是能藏名如来藏也”。b.所藏义,指真心被无明烦恼等等杂染诸法所覆蔽,虽被覆蔽,因其自体因为没有任何形象可言,所以也就从来没有改变。尽管其自体没有改变本来性质,还具有染、净等微妙的功用,所以也可以称为如来藏。c.能生义。真心具有染、净二种功能作用,在受到习气的熏习之后,便能生起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染、净诸法,所以说具有“能生”的意思。这里“能藏”和“所藏”二种是常见的说法,至于第三种“能生藏”则是慧思大师的创见,正如圣严法师所说:“在此三义中,《大乘止观》的能生藏,和《佛性论》的三义之任何一个,都不能相当。可是,在本书之中的能生藏,它的作者对它用力最多,……因此,本书的如来藏三义,毋宁是作者慧思禅师,在其参考经义论证之后,另行整理出来的一个新观念,名之谓能生藏。”
慧思大师是从“体”和“用”两个方面对如来藏三义进行分析的。“能藏”是从体上来说,如来的果德和众生的性德都有一个共同的体,此体完全平等不二,能够包含一切染净诸法,从体的能包含的角度来说,名之为藏体。“所藏”是从用上来说,虽然如来果德和众生性德的体是平等不二的,但平等不二的真心却被无明所覆,而这无明染法的本身也是真心自体所具备的,因为真心自体具备了染净两种功用,所以一切染净诸法,无非是真心自体的妙用而已。“能生藏”则是综合体、用两者来说的:如来藏是一切众生染净诸法的本体,若离体则一切万法无从生起,所以从体上说有能生的意思;后者,本体虽然不动,但能生起一切世间出世间的染净诸法,因此从用上说有能生的意思。如说:“染净平等(体),名之为如;能生染净(用),目之为来。”
(2)两种如来藏。他又把如来藏分为“空”与“不空”两种来说明。a.空如来藏。从自性空的角度来说,清净心能生起一切杂染、清净等法,但是心体却妙绝染、静之相而清净平等,而且依此心所起的一切染、净诸法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生死、不生死都是不可得的,都毕竟是空的。如《大乘止观法门》中说:“流转即生死,不转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心性既寂,是故心体空净,以是因缘,名此心体为空如来藏。非谓空无心体也。”b.空如来藏。一切诸法都是无自性,但并不否认一切缘起法的存在。所谓不空,是指在缠法身,具备染净二法。净法即是无漏性功德、出障净德。众生皆具备此二种真性净德。如果不具此种净德,凡夫便没有成佛的希望。正因为众生都具备此无漏的性德和出障的净德,所以从染、净两种角度来说,如来藏都是不空的。由此可见他对不空如来藏的理解有独到之处,尤其是他的“染性、染事”一说,直接影响到后来整个天台宗的思想发展,即“性恶”说的主张。
(3)如来藏缘起说。这是慧思大师把唯识思想与实际修行联系起来的重要表现,以如来藏为核心,把生死轮回中的众生与具有真实智慧的果觉佛统一起来,并通过观行的实践,使学人达到修行的最终目的–圆成佛道。首先,他把众生分为:身本、身身、心身三种,其中“身本”就是指如来藏,他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说,坐禅的时候,应该首先观察“身本”,观察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无名无字、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这样观察身本之后,再观察“身身”以及“心身”。其中以观察“身本”为最重要,把如来藏与修行联系得非常密切。
从上述分析可知,慧思大师的如来藏说是延着“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展开的:如来藏三义,是他对宇宙人生全体真相的把握;两种如来藏,是他对宇宙与人生之关系的透视;如来藏缘起说,则是他对众生如何实践佛法得解脱的总结。这是他立如来藏说的真正目的所在。
  4.三性染净说
三性说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特别是唯识学派的根本教义。慧思大师也对三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慧思大师三性染净说的建立,与后来天台宗“性具善恶”的主张,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是慧思大师心性说的又一重要内容,在此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1)三性的定义。关于三性的定义,历来说法颇多。据圣严法师考察,慧思大师的三性说主要是依陈真谛译《摄大乘论》而来,但又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融摄了《大乘起信论》的一些观点,并与止观结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慧思大师给三性下的定义是:“所言总明三性者,谓出障真如及佛净德,悉名真实性。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阿梨耶识,此即是依他性。六识、七识妄想分别,悉名分别性。”。所谓“出障”,即是出离烦恼障和所知障,众生离开了二障之后所显发的真实智慧,以及佛陀的清净果德都是真实不虚的,故名真实性。“在障”就是还没有出离二种烦恼障,虽然众生流转生死,但其真如自性则永不忘失,自性虽不忘失,然被分别性中所有的无明染法所熏,与染法和合,故名依他性。由于在根本上受到熏染,而导致了六、七识的妄想分别,故名为分别性。可以看出,慧思大师对凡圣性相所下的定义是朴实的,把众生界与佛界的关系,作了大概的定位。
(2)三性的染净。三性各具染净说,无疑是慧思大师三性说的重点所在,这与历来其他各宗派所持的观念,或说所表达的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a.两种真实性。自性具足一切事染之违用的,因其违用,因其事染,所以说它是有垢的。同时自性本体却又纯净而无染的,从清净自体的角度看,能熏的垢染其本体是空的,因而其所显现的一切染法之相状也是常寂的,故此也可以证明他就是真实性。二是就诸佛净德的角度,提出“无垢净心”。b.两种依他性。一是净分依他性。如来果觉的净土也是依他而起的,即是依无漏净法所熏,净法圆满,染事断尽,此时所证得的三身四土便是清净分所依,故名净分依他性。二是染分依他性。从生死轮回的角度来说明,一切变现虚妄的六趣生死等,都是由于无明染法所熏而导致的,这也是自性当中具备的一种净心本体的违用。c.两种分别性。一是清净分别性。即所谓的“分别一切法,不著一切相”之分别,自性有利他之德,能度化众生,观机逗教,作种种观察分别,因其依清净依他性而有,故名之为清净分别性。二是染浊分别性。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在凡夫看来都是真实不虚的,而且执著不休,实际上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觉罢了,所以这是染浊的虚妄分别。但它也并没有离开我们的自性。慧思大师的三性染净说思路是:一、自性清净心是遍满一切时间和空间的,所以一切的言语动作都是自性的显现,不管是果觉位上的佛陀还是生死轮回中的众生,在体上说都是自性所具备的。二、众生与佛的差别是在于迷与觉的受用方面,诸佛的一切用是净的,众生的一切用是染的。即便如此,染净的各种功用仍然还都是自性所具备的。三、虽然我们凡夫众生的每一念心都是自性所具备,但染净熏习的不同,而导致了迷与觉的千差万别。所以,仍然需要经过修行,熏习净法,使自己在各种用上也达到与果觉佛的一致性。
(3)入三无性说
用三性说来分析世界与心性的关系,主要是从正面肯定的角度进行的,使学人有的放矢,知所取舍,从而树立正确的信仰和积极的态度,努力修行达到圆满觉悟。但如果于此又产生法执,则非佛陀本愿,因此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又不厌其烦地进行扫荡,从反面的角度来否定人们执著的一切。慧思大师立三无性亦具此意,如他说:“上来三番明止观二门,当知观门即能成立三性,缘起为有;止门即能除灭三性,得入三无性。入三无性者,谓除分别性,入无相性;除依他性,入无生性;除真实性,入无性性。”他是把三无性的理论放在止观的实践当中来讲的,通过三止三观,对分别性、依他性、真实性等观察,知其一切皆是虚妄不实,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依次而止而观,简择三性都无所得,依此能分别证入三无性。《大乘止观法门》一书的要旨正在于此。慧思大师学说之立意亦独具一格,时刻不忘以导入禅修为旨趣,颇值得重视。
  5.辩证唯心说
“辩证”是指事物本身发展有其内在的矛盾,同时也正因为闹帜谠诘拿芏故挛锏玫讲煌5胤⒄梗幻艿耐骋缓突ザ且磺惺挛锓⒄沟墓媛伞r话闳巳衔鸾淌俏ㄐ穆壅撸蛭痘暇分兴怠坝鄯ń缧裕磺形ㄐ脑臁保缘贾铝耸廊说纳鲜隹捶āh欢鹁锘顾担骸靶谋疚奚蚓秤小保饽训谰陀殖晌ㄎ锫壅吡寺穑科涫担凇缎木分杏炙盗耍骸罢占逶探钥眨纫磺锌喽颉!蔽逶淌侵干⑹堋⑾搿⑿小⑹叮侵肝镏适澜纾笏恼叨际侵妇袷澜纭?杉ㄐ暮臀ㄎ镎饬街种髡哦疾皇欠鸾痰母韭鄣鳌?
佛教对心和物是站在二者互动的角度来看的,站在体和用这不同的角度。佛教解释心性的时候,也往往以体和用这两者的关系来说明问题。为了区别辩证唯物论,这里把以此方法来描述心性的论述称为“辩证唯心说”。慧思大师把唯心分为“唯心所作”和“唯是一心”两种,他对这二者的解释是:
  唯心所作者,谓依心起于诸法,非有而有,即是从体起用证也。唯是一心者,谓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体是一心,即是灭相入实证也。此明真实性中观行断得也。
这里就是从体和用两个角度来说,并将之统一起来的,站在诸法的立场,诸法是以“有”的状态出现,这是用,从体观之则是“非有”的,所以是“非有而有”。同样,站在心的立场,心是“非有”的,此为体,从其用察之则又是“有”的,所以有也就是非有,故说“有即非有”。此处二者是矛盾的统一和互动。从文字表面看,好像就是持一种唯心论点,但若从其整体的论述情况来看,则又不是简单的所谓唯心论了,他这里所指的“心”,既与诸法(即物质)相联系,又清楚的表示其各自的个性,既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两种概念,又是完全统一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6.假想妙用说
《法华经》中的化城比喻,中国流传的望梅止渴,依现实的眼光看来,都只是一种假想而已,尽管属于假想,还是不无功用的。而慧思大师却把这种假想,通过论述而纳入了修习禅法的范围,可见他对心性的理解又自有一层含义。一切皆由因缘而生,一切只能随缘,然而缘也是我们创造的,创造也是一种随缘。慧思大师说:
  如此于大小便处,假想熏心而改变之。其余一切净秽境界,须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旧相。……然初学行者,未得事从心转,但可闭目假想为之,久久纯熟,即诸法随念改转。
从眼前的生活中净自心想处着手,乃至成贤成圣,修菩萨行,广度众生,圆成佛道,都包涵在这当下一念心性之间。
  7.法界法尔说
以上介绍了慧思大师心性说的体、相、用等各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不禁要进一步问:为什么心性会有如此的玄妙功用?古人云:“向上一着,千圣不传。”然而慧思大师还是把它的底细给道了出来:
  一心之中,具有一切凡圣,法界法尔。一一凡圣,各各先后随自种子强者受报,不得一人俱受六道之身,法界法尔。一心之中,一时俱有凡圣,不相除灭,法界法尔。一切凡圣,虽同一心,不妨一一凡圣各自修智,自断其惑,法界法尔。智慧分起,能分除惑;智慧满足,除惑皆尽;不由一心之内,不容染净,故断惑也,法界法尔。
并没有“为什么”,本来如此,“法尔如是”!因此,他指出佛法的根本意趣,乃在于“不坏真寂,不坏缘起”,这可谓慧思大师心性说的最后定论。
综上所述,慧思大师禅法思想中的心性说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他的心性说是以指导禅修为目的的,具有独特的思辩方式和深厚的宗教内涵。他的心性说对后世天台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智者大师的整套教观理论,在慧思大师那里都能够寻找到根源或影子。

慧思大师心性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性染、性净说。很多人都不理解他所提出的性染说,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某种联系。他在入居南岳之前,由于提倡大乘法和修习禅定,曾经四次遭到恶(僧)人的毒害,险些丧命。可见当时的佛门已经是危机四伏,斗诤坚固了。所以,他在忍辱负重的过程中,发现了忍辱应该有三种:生忍、法忍、大忍,而大菩萨修行以大忍为最根本,“诸菩萨但观众生有利益处,即便调伏,为护大乘,护正法故,不必一切慈悲软语”。他又例举了《涅槃经》中有一国王为护觉德法师并护正法,杀一国中破戒恶人,令觉德法师得行正法,王死后即生阿[门@众]佛前,作第一大弟子,此国王后来成佛,即为释迦佛。所以慧思大师接着说:“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也。……其人命终,与诸恶人俱堕地狱,是故不名大忍。”他对破戒恶人的深恶痛绝,溢于言表。因此,天台宗所说的性恶,就是指自性具备这种打骂之恶行却能感善果的微妙功用,犹如良医能以砒霜治病,庸医却能用良药毒死人。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

                                                   陈南岳思大禅师撰

如万行中说。从初发心至成佛道。一身一心一智慧。欲为教化众生故。万行名字差别异。夫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及诸解脱。大慈大悲。一切种智。五眼。六神通。三明。八解脱。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四弘大誓愿。四无量心。如意神通。四摄法。如是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从禅生。何以故。三世十方无量诸佛。若欲说法度众生时。先入禅定。以十力道种智。观察众生根性差别。知其对治。得道因缘。以法眼观察竟。以一切种智。说法度众生。一切种智者。名为佛眼。亦名现一切色身三昧。亦名普现色身三昧。上作一切佛身。诸菩萨身。辟支佛身。阿罗汉身。诸天王身。转轮圣帝诸小王身。下作三涂六趣众生之身。如是一切佛身。一切众生身。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一时说法度众生。皆是禅波罗蜜功德所成。是故佛言。若不坐禅。平地颠坠。若欲断烦恼。先以定动。然后智拔。定名奢摩他。智慧名毗婆舍那。定有无量。总说三种。下定名欲界定。中定名色界定。上定名无色界定。复次下定是声闻定。总揽三界。中定是辟支佛定。上定是如来定。及诸菩萨定。智有无量说有三。一者道智。恼叩乐种恰h咭磺兄种恰;垡嘤腥r徽叩阑邸6叩乐只邸h咭磺兄只邸8创畏直鹚涤惺恢恰:握呤且7ㄖ恰j乐恰k闹恰k廾恰?嘀恰<恰c鹬恰5乐恰>≈恰n奚恰h缡抵恰8创尉≈俏奚恰7直鹪蛴惺酥种恰>≈怯芯拧n奚怯芯拧j敲酥恰r嗟妹诵摹h耸ト斯苍谒撵钪腔壑小n嗜缡档廊缡抵钦摺s谝磺蟹ㄗ芟啾鹣唷h缡的苤省c缡抵恰j侵钪腔邸<词且磺兄恰r嗝拗恰:我怨省h缦饶徼笾疚史稹>兴怠o饶徼笾景追鹧浴j雷稹h缋匆磺兄腔邸4雍未φ谩7鸫鹣饶帷n抻械么αo饶岣次省t坪沃腔畚抻械么ψ鸶创鹧浴7悄诠壑械檬侵腔邸7峭夤壑械檬侵腔邸7悄谕夤壑械檬侵腔邸r喾遣还鄣檬侵腔邸j枪手腔畚抻械么α9拭拗恰h缙嫣仄匪怠r蛔秩胨氖帧k氖只谷胍蛔帧r嗖患蛔帧nǚ鹩敕鹕浦址āi浦拮址ān拮址ü仕涤谧址ā2晃址ü仕涤谧址āj枪仕氖帧<词俏拮帧8创斡薄sο裙凵肀尽i肀菊呷缋床匾病r嗝孕郧寰恍摹j敲媸敌摹2辉谀凇2辉谕狻2辉谥屑洹2欢喜怀!r喾侵械馈n廾拮帧n尴嗝病n拮晕匏n奚廾稹n蘩次奕ァn拮〈αn抻尬拗恰n薷课藿狻i滥鶚劇n抟欢n耷拔藓蟆n拗屑洹4游粢牙次廾帧h缡枪鄄煺嫔砭埂4喂凵砩怼8垂坌纳怼i砩碚叽油钚纳k嬉凳鼙āl烊酥钊ぁj滴奕ダ础m稹4耸履阎5逼┯魉怠i肀炯罢嫘摹f┤缧榭赵隆n蕹跷藓蟆n拊猜n蕹鑫廾晃奕ダ础v谏缴稹4蠛=蛹摆槌亍o肚〖叭础f障种谟八普嬖隆i砩硇男娜缭掠啊9凵砣挥跸嗨啤i肀菊嫖币嗳缡恰t略谛榭瘴蘩慈ァ7卜蛲谥谒k湮奕ダ次奚稹s肟罩性律跸嗨啤k湎至ぶ谏瘛h缋床厣砦丛臁f┤缁檬ψ攀奁し汕葑呤拗种窒瘛9蠹信畋鹨臁6苏舐袄仙佟j兰渲种挚尚κ隆;檬λ渥髦种直洹1菊煞蛐挝丛臁7卜蛩涫芰どh缋床厣槐湟臁i肀炯罢嫘摹f┤缁檬λ硇奈匏季跫湃徊槐湟住i砩砑靶氖h缁檬τ蜗饭适玖ば沃种挚尚κ隆i砩碇谏濉d呀馄┯魉怠h绱朔ㄐ晕弈鶚劇r辔抻猩馈f┤缑呤焓薄c渭种质隆p奶迳锌瘴蕖:慰鲇忻问隆>跛淞肆艘洹j滴抻杏诖朔卜虻叩故丁f┯饕嗳缡恰lㄖ腔勰芫趿恕s嗌⑿闹遣荒芙夥恰5卜蛉缑位谩t掠跋炙种质隆8创沃罘鹌腥ソ远4映醴⑿闹练鸸3纸潇ㄖ种质律跎疃ㄐ牟槐湟住v腔凵裢ɑ没臁7ㄉ聿欢h缈赵缕障稚碜鞣鹗隆k湮奕ダ次奚稹r嗳缭掠跋种谒:我怨省h缇壑兴怠sб磺兄嵌ā1匦拗钌菩摹h粼诙苤兰渖鸱ㄏ唷r嘀鍪廊耸サ馈v菩撵恰n奘虏话臁s蠓鸬莱志唤洹wㄐ揿邸5蒙裢芙堤炷аf仆獾馈d芏戎谏戏衬铡n试弧0闳艟蟹鹱运笛浴s拧5毖о闳簟sг稻醯毖о闳簟s腥5毖о闳簟8创斡辛廾邸0闳粑暗肌r嗍侨乐罘鹉浮h杲裨坪巍f揿辉尬宀廾邸8创稳缇兴怠n宥热缑ぁ0闳羧缪邸h杲裨坪巍f薅炔辉廾餮邸k苄耪咴腹憬馑怠3业纫苫蟆4鹪弧z刑扑寄钪n岬蔽昃龆ㄋ?

三乘般若同一观  随证浅深差别异
 如大海水无增减  随取者器大小异
 声闻缘觉及菩萨  如来智慧亦如是
 十二因缘四种智  下智声闻中缘觉
 巧慧上智名菩萨  如来顿觉上上智
 以无名法化众生  方便假名差别异
 三乘智慧不能知  唯佛世尊独知耳
 如大集经杂四谛  三乘法行同一义
 陈如稽首白世尊  十方菩萨大众集
 云何名法行比丘  愿佛演说法行义
 尔时佛告憍陈如  至心谛听今当说
 若求法行诸比丘  诵如来十二部经
 谓修多罗及毗昙  优婆提舍及毗尼
 乐为四众敷畅说  是乐诵说非法行
 若更复有诸比丘  诵如来十二部经
 能广演说思惟义  是乐思惟无法行
 若复次有诸比丘  更读诵十二部经
 演说思惟观其义  是名乐观无法行
 夫法行者三乘同  一观我今当说者
 有比丘能观身心  心不贪着一切相
 谦虚下意不生慢  不以爱水洗业田
 不于中种识种子  灭觉观法境界息
 永离烦恼心寂静  比丘如是观身心
 佛说是人真法行  如是比丘即能得
 声闻缘觉佛菩提  法行比丘观三事
 观身观受及观心  比丘观察三念已
 一心四禅十八智  复次大智论中说
 声闻缘觉及诸佛  四禅二九十八智
 同共证道明闇异  共观四谛十二缘
 随机感悟种种异  声闻四谛十六心
 辟支独觉无漏智  菩萨亦解二乘法
 获得无碍十六谛  如诸天共宝器食
 饭色黑白各有异  四谛譬喻如镫品
 定如净油智如炷  禅慧如大放光明
 照物无二是般若  镫明本无差别照
 睹者眼目明暗异  禅定道品及六度
 般若一法无有二  觉道神通从禅发
 随机化俗差别异 

问曰。佛何经中说般若诸慧皆从禅定生。答曰。如禅定论中说。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禅生。般若论中。亦有此语。般若从禅生。汝无所知。不解佛语。而生疑惑。作是狂难。汝何不见。十方诸佛。若欲说法度众生时。先入禅定。以神通力。能令大地十方世界。六种震动。三变土田。转秽为净。或至七变。能令一切未曾有事。悉具出现。悦可众心。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他方菩萨。悉来集会。复以五眼观其性欲。然后说法。复次般若波罗蜜光明释论中说。有人疑问佛。佛是一切智人。智慧自在。即应说法。何故先入禅定。然后说法。如不知相。论主答曰。言如来一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禅定中得。佛今欲说摩诃般若大智慧法。先入禅定。现大神通。放大光明。遍照一切十方众生。报禅定恩故。然后说法。为破外道执。外道六师。常作是言。我是等智慧。于一切常用常说。不须入禅定。佛为降伏如是邪见诸外道辈。先入禅定。然后说法。复次如胜定经中所说。若复有人。不须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卷卷侧满。十方世界皆闇诵通利。复大精进。恒河沙劫。讲说是经。不如一念思惟入定。何以故。但使发心欲坐禅者。虽未得禅定。已胜十方一切论师。何况得禅定。说是语时。五百论师来诣佛所。俱白佛言。我等多闻。总持十二部经。及韦陀论五部。毗尼讲说无碍。十六大国。敬我如佛世尊。何故不赞我等多闻智慧。独赞禅定。佛告诸论师。汝等心乱。假使多闻何所益也。汝欲与禅定角力。如盲眼人欲睹众色。如无手足欲抱须弥山王。如折翅鸟欲飞腾虚空。如蚊子翅欲遮日月光。如无船舫人欲度大海。皆无是处。汝等论师。亦复如是。欲角量禅定。无有是处。复次毗婆沙中说。若有比丘。不肯坐禅。身不证法。散心读诵。讲说文字。辨说为能。不知诈言知。不解诈言解。不自觉知。高心轻慢坐禅之人。如是论师。死入地狱。吞热铁丸。出为飞鸟。猪羊畜兽。鸡狗野干。狐狼等身。若复有人。不近善知识。虽复坐禅获得四禅定。无有转治。无方便智。不能断烦恼。虽得寂静之乐烦恼不起。获四禅时。谓得寂灭涅槃之道。便作是念。我今已得阿罗汉果。更不复生。如此比丘。实不得道。不断烦恼。但得似道禅定。不近善知识。无方便智。谓得实道。起增上慢。临命终见受生处。即生疑悔。阿罗汉者更不复生。我今更生。当知诸佛诳惑于我。作是念时。即坠地狱。何况余人不坐禅者。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欲自求度及众生  普遍十方行六度
 先发无上菩提心  修习忍辱坚持戒
 昼夜六时勤忏悔  发大慈悲平等心
 不惜身命大精进  欲求佛道持净戒
 专修禅智获神通  能降天魔破外道
 能度众生断烦恼  从初发心至成佛
 一身一心一智慧  为欲教化众生故
 万行名字差别异  欲觉一切诸佛法
 持清净戒修禅定  舍诸名闻及利养
 远离愦闹痴眷属  念十方佛常忏悔
 不顾身命求佛道  获得百八三昧门
 亦得五百陀罗尼  及诸解脱大慈悲
 五眼六通一切智  亦得三明八解脱
 具足十力四无畏  三十二相八十好
 三十七品具六度  十八不共微妙法
 视诸众生如一子  四弘誓愿具四摄
 四无量心道种智  一切种智四如意
 观察众生广法施  入四禅定放光明
 遍照十方诸世界  变秽为净大震动
 现诸奇特希有事  十方菩萨悉集会
 三界天王皆在此  端坐瞻仰一心待
 同声三请愿闻法  从禅方便三昧起
 为众随应演说法  色身香声种种别
 禅定寂然心不异  虽在座坐现法身
 十方九道无不遍  净戒禅定三昧力
 十方了了分明见  应可度者如眼前
 未可度者即不见  如空月影现众水
 闇室深井即不现  譬如幻师种种变
 盲瞎之人则不见  盲瞎睡重者不见
 诸佛法身镜亦尔  三障众生不能见
 若无净戒禅智慧  如来藏身不可见
 如金矿中有真金  因缘不具金不现
 众生虽有如来藏  不修戒定则不见
 净戒禅智具六度  清净法身乃显现
 净妙真金和水银  能涂世间种种像
 如来藏金和禅定  法身神通应现往
 普告后世求道人  不修戒定莫能强
 无戒定智皆不应  匆匆乱心讲文字
 死入地狱吞铁丸  出为畜生弥劫矣
 如是众生不自知  自称我有大智慧
 轻毁一切坐禅人  坏乱正法作魔事
 假使讲经恒沙劫  都不曾识佛法义
 如杀三千世界人  及诸一切众生类
 高心谤禅坏乱众  其罪甚重过于此
 譬如群贼劫牛乳  高声唱得醍醐味
 不知钻摇及熮暖  亦失酪浆生熟酥
 粗浅薄味尚都失  醍醐上味在何处
 不修禅智无法喜  譬喻说言无妇女
 不净乱心执文字  故言皮囊可盛贮
 譬如盲狗咬草丛  不见人及非人类
 但闻风吹草鸣声  高声叫言贼虎至
 养一盲狗虎咬故  举世盲狗叫乱沸
 其心散乱都不定  觉观心语亦如是
 赞百千经心常乱  如蛇吐毒与世诤
 增见诸非毒转盛  自言坏常子难生
 既见禅智法喜妻  石女无儿难可生
 解文字空不贪着  若修定时解无生
 禅智方便般若母  巧慧方便以为父
 禅智般若无著慧  和合共生如来子
 三乘圣种从是学  故称一切众导师
 净戒禅智如大地  能生万物载群类
 禅智神通巧方便  能生三乘一切智
 若能一念在禅定  能报三世佛恩义
 三世诸佛坐道场  觉悟众生皆由此
 一切凡夫共一身  一烦恼心一智慧
 真如一像不变易  善恶业影六道异
 诸佛菩萨一法身  亦同一心一智慧
 一字万行化众生  一圣假名四十二
 凡圣色藏一而二  方便道中凡圣二
 色藏元象无一二  唯佛与佛乃知此
 我从无数十方佛  闻此一字无量义
 少行法师不能知  文字论师不能解
 若人不近善知识  学得有漏似道禅
 初禅谓得须陀洹  四禅谓得阿罗汉
 起增上慢诸漏尽  谓言断结不更生
 临命终时见生处  即作是言佛欺我
 阿罗汉者不更生  我今云何更受生
 身证不了尚如此  何况散心著文字
 不知诈知起我慢  颠倒说法诳众生
 身不证法升高座  死入阿鼻大地狱
 身证不了尚生疑  何况不证盲心说
 高心乱语谤诸佛  受学之徒皆效此
 从地狱出为畜生  备作种种诸杂类
 若人亲近善知识  证无漏禅乃明解
 具足禅智多闻义  如是导师可依止
 禅定深隐难可知 

复次禅波罗蜜。有无量名字。为求佛道。修学甚深微妙禅定。身心得证。断诸烦恼。得一切神通。立大誓愿。度一切众生。是乃名为禅波罗蜜。立大誓愿故禅定转名四弘。欲度众生故。入深禅定。以道种智清净法眼。观察众生是处非处十力智。尔时禅定转名四无量心。慈悲愍众生。拔苦与乐。离憎爱心。平等观察。尔时禅定。转名慈悲喜舍。既观察已。与其同事。随应说法。尔时禅定。转名四摄法。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名四摄法也。复次大慈大悲。现如意神通一切色身。以神通力入五欲中。遍行六趣。随欲度众生。尔时禅定。转名神通波罗蜜。亦普现十方一切佛事。常在禅定寂然无念。复次深大慈悲怜悯众生。上作十方一切佛身。缘觉声闻一切色形。下作六趣众生之身。如是一切佛身。一切众生身。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无中间。一时说法度众生。尔时禅定及神通波罗蜜。转名一切种智。亦名佛眼。复次菩萨摩诃萨。持戒清净。深妙禅定。断习气故。远离三世诸爱见故。尔时禅定。转名十八不共法。复次菩萨摩诃萨。以三明智分别众生。尔时禅定。转名十力。善知是处及漏尽故。复次菩萨摩诃萨。色如受想行识如。观一切法。始从初学终至成佛断烦恼。及神通尽知十方世界名号。亦知三世诸佛名号。及知诸佛弟子名号。亦知一切众生名号。及知众生烦恼名号。解脱名号。一念一时知。及知宿命因缘之事。尔时禅定转名十号也。复次菩萨摩诃萨。以诸法无所有性。一念一心具足万行。巧方便慧。从初发心至成佛果。作大佛事。心无所著。总相智。别相智。辩说无碍。具足神通波罗蜜。供养十方一切佛。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尔时禅定。转名般若波罗蜜。复次行者。为出世间故。三界九地名为八背舍。次第断烦恼。欲界未到地禅及中间。二禅及四禅。空处及非有想。最后灭受想。于欲界中具五方便。一者发大善心。求佛道故。欲得禅定。名善欲心。是善欲心。能生一切佛法。能入一切禅定。能证一切解脱。起一切神通。分别欲界色界无色界。五阴三毒四大。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一切诸法无常变异。苦空无我。亦知诸法无生灭真实相。无名无字。无漏无为。无相无貌。觉了诸法。故名法智。未到初禅得金刚智。能断烦恼证诸解脱。是名未到地。初欲界地及未到地。如是二地。是佛道初门。欲得禅定。是名欲心。复次初夜后夜。专精学禅。节食摄心。舍离眷属。断诸攀缘。是名精进。复次专念初禅乐。更无余念。是名念心。复次巧慧筹量欲界五欲。欺诳不净。是三恶道伴。初禅定乐。断诸欺诳。得真智慧。是入涅槃伴。是筹量。是名巧慧心。复次专心一处。灭诸觉观。境界都息。身心寂静。是名一心。如是五方便。能断五欲妖媚烦恼。灭除五盖。有觉有观。离生得喜乐入初禅。名初背舍得入二禅。名二背舍。入第三禅。名三背舍。喜乐心内清净得四禅。名为入一切处。灭一切色相。舍第四禅。灭有对想。入无边虚空处。名为空一切处。第四背舍虚空处定。得一切识处定。是名识一切处第五背舍。复次舍识处定。入无所有处定。是名第六背舍。舍无所有处定得入非有想非无想处定。生厌离心。是名第七背舍。舍非有想非无想处定。入灭定受想定。心无所著。是名第八背舍。尔时禅波罗蜜。转名八背舍。复次自觉觉他。通达无碍。得三解脱。能破三界一切烦恼。尔时禅波罗蜜。转名十一智。复次行者。总持旋陀罗尼。戒定慧三分。八圣道。破四颠倒获四真谛。尔时禅波罗蜜。转名三十七品。起一切神通。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名为摩诃衍。如四念处品中说。转一切智慧。以一神通。现一切神通。以一解脱。作一切解脱。转一名字语句。入一切名字语句。如是一切名字语句。还入一名一字一语一句。平等不异。是四念处字等语等。诸字入门。一切佛法尽在其中。复次菩萨摩诃萨。欲教化众生。令生清净欢喜信心故。与一切圣人。建立一圣官阶位次第。众生之得大欢喜。决定无疑。尔时誓愿勤修禅定。得六神通。作转轮圣王。入五道中。飞行十方。广行布施。须衣与衣。须食与食。金银七宝。象马车乘。楼橹宫殿。房舍屋宅。五欲众具。箫篴箜篌。琴瑟鼓吹。随众生欲尽给与之。后为说法令其得道。虽作如是种种法施。实无施者。无财物。无说无示。无听法者。譬如幻师幻作幻人。四衢道中化作高座。广说三乘微妙圣法。又作四众集共听受。如是幻师所作幻事。无色无心。无示无听。无受无闻。无得菩萨。尔时禅波罗蜜。转名檀波罗蜜何以故。施人物时。虽知诸法无所有性。无施无受。无财物相。三事俱空。虽知空寂。勤行布施。复次菩萨摩诃萨。虽知诸法空罪相不可得。持戒破戒。如梦如幻。如影如化。如水中月。虽知诸法无生灭。坚持净戒无毁缺。亦以戒法为他人说。若人恶心不受戒。化作禽兽行。礼仪人类。见此大羞辱。各发善心。坚持净戒。发大誓愿。遍十方不顾身命行戒施。常现六道种种形。广说如来清净戒。以宿命智观察之。必令欢喜无嗔害。非但为说戒法。亦说摄根定共戒。道共戒。性寂戒。报寂戒。尔时禅波罗蜜。转名尸波罗蜜。复次菩萨摩诃萨。行此财施法施戒施时。受者嗔恚来打骂。割截手足心不动。乃至失命心不悔。尔时禅定。转名羼提波罗蜜。菩萨行是甚深禅定。于一切圣行。以法忍故。心无所著。禅定即是羼提波罗蜜。复次菩萨。学四念处时。获得四禅。复作是念。我于身念处。未得如意神通。受念处未获宿命神通。修心念处。未获他心智。不知十方凡圣心故。修法念处时。如是思惟。我今未获漏尽神通。修身念处。观一切色。亦未得清净天眼。于受念处。未证因缘业报垢净神通。于心念处。未得众生语言三昧。作是念已。勤精进求乃至成就。具六神通。尔时禅定。转名精进毗梨耶波罗蜜。复次菩萨。为起神通故。修练禅定。从初禅次第。入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定。乃至灭受想定。一心次第。入无杂念心。是时禅波罗蜜。转名九次第定。复次菩萨。入初禅时。观入出息。自见其身。皆悉空寂。远离色相。获得神通。乃至四禅。亦复如是。入初禅时。观入出息。见三世色。乃至微细。如微尘许。悉见无碍。亦见众生出没果报差别。于无量劫通达无碍。是名天眼神通乃至四禅。亦复如是。入初禅时。观息出入。以次第观声。悉同十方凡圣音声。是名天耳神通。乃至四禅。亦复如是。入初禅时。观入出息住息住舍摩他。观色相貌。以毗婆舍那。观他心相。善知十方凡圣之心。是名他心智神通。乃至四禅。亦复如是。入初禅时。观息入出。获得眼通。得眼通已。观于有歌罗逻时五阴生灭。乃至无量劫中五阴生灭。获得宿命。是名宿命神通。乃至四禅。亦复如是。悉能观察一切众生。善恶业行差别不同。亦复知其发心早晚。入道远近。十方三世通达无碍。是名道种智慧神通。尔时禅定转名师子奋迅三昧。以神通力。供养十方佛。及教化众生。净佛国土。边际智满十地具足。变身如佛满十方。学佛神通。未得满足。是师子奋迅三昧。唯有诸佛。乃能具足。复次菩萨。入重玄门修四十心。从凡夫地初发心时。所修禅定。次第重入。乃至最后无垢地。修诸禅定。学佛神通化众生法。从初禅入乃至灭受想定。三禅四禅四空。亦复如是。是名顺超无碍。从灭受想定超住散心中。超入初禅。非有想非无想处无所有处。识处空处。四禅乃至二禅。亦复如是。是名逆超自在无碍。尔时禅定。转名超越三昧。修佛神通。得佛智慧。余五波罗蜜。亦复如是。是少一波罗蜜。不名五波罗蜜复次学禅定时。修四念处。于欲界中。观内外色。入初背舍。具足闻慧。观内外假二相不可得故。亦非是一如。如性故一解脱。复次思慧具足。观察内外法。内外一切法。总相别相异相。不可得如如。故二解脱。复次修慧。六观具足。色界五阴空。三解脱。复次闻慧修慧。用巧方便金刚智。破四空定。无贪着心。空五阴不可得故。得解脱空处。得解脱识处。得解脱无所有处。得解脱非有想非非想处。得解脱观灭受想定。不可得故。得是解脱。是名八解脱。如如性故。无缚无脱。菩萨尔时。禅波罗蜜名八解脱。复次菩萨禅定。修四念处。得三十七品。具足佛法。何以故。是身念处。观色法故。一念具足四念处故。是身念处。用念觉分。观五阴时。能断一切烦恼。故观色阴时。是身念处。不净观九想。具足舍摩他。能破一切烦恼。是名为定。如论偈中说

初观身念念  系缚心令定
 亦系缚识定  及除烦恼怨 

九想舍摩他。欲界金刚定。能破五欲如缚贼。十想毗婆舍那。欲界未到地金刚智。能观五阴。毕竟尽想。不能更生。得尽智无生智。断一切烦恼。如意利刀。斩断贼头。观色如受想行识如。深观五阴如如性故。即无烦恼可断。亦无解脱涅槃可证。何以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烦恼即是空。空即是烦恼。智慧即是空。空即是智慧。不可以虚空断虚空。不可以虚空证虚空。如论偈说

观身不净相  真如性常定
 诸受及以心  法亦如是观 

烦恼者六欲心也初死想。能断威仪语言欲。膨胀想坏想散想。能断形容欲。青瘀血涂想脓烂想。能断色欲。骨想烧想。能断细滑欲。散想灭尽想。能断人欲。如论中说

四蛇同一箧  六贼同一村
 及王旃陀罗  分自守根门
 六欲妖媚起  爱怨诈为亲
 声香味触法  六情起诸尘
 贪欲如猛火  嗔恚如蛇蚖
 愚痴覆心眼  智者当善观
 外想三四块  身器二六城
 中含十二秽  九孔恶露盈
 痈疽虫血杂  膨胀臭烂脓
 骨锁分离断  六欲失姿容
 九想观成时  六贼渐已除
 及识爱怨诈  兼知假实虚
 四大共相依  缘习成假名
 行者谛观察  但见骨人形
 初观如珂许  后渐满一城
 骨人遍法界  深生忧厌道
 从生至老死  老死复有生
 转轮十二缘  生死如循环
 三涂苦难忍  人天亦复然
 谁闻六道苦  而不兴厌心
 妄识本无体  依因寂法生
 妄想生妄想  转轮十二缘
 知过二业患  现不造三因
 老死更不续  反流尽生源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下

    陈南岳思大禅师撰

四念处观

身念处观如音品

观身不净时。先观息入出生灭不可得。次观心心相。若先观色。粗利难解。沉重难轻。若先观心。微细难见。心空无体。托缘妄念。无有实主。气息处中。轻空易解。先观入息从何方来。都无所从。亦无生处。入至何处。都无归趣。不见灭相。无有处所。入息既无。复观出息从何处生。审谛观察。都无生处。至何处灭。不见去相。亦无灭处既无入出。复观中间相貌何似。如是观时。如空微风。都无相貌。息无自体。生灭由心。妄念息即动。无念即无生。即观此心住在何处。复观身内。都不见心。复观身外。亦无心相。复观中间。无有相貌。复作是念。心息既无。我今此身从何生。如是观时。都无生处。但从贪爱虚妄念起。复观贪爱妄念之心。毕竟空寂。无生无灭。即知此身化生不实。头等六分色如空影。如虚薄云。入息气出息气。如空微风。如是观时。影云微风。皆悉空寂。无断无常。无生无灭。无相无貌。无名无字。既无生死。亦无涅槃。一相无相。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是名总观。诸法实相。如是观竟。欲得神通。观身四大。如空如影。复观外四大。地水火风。石壁瓦砾。刀杖毒药。如影如空。影不能害影。空不能害空。入初禅时。观息入出。从头至足。从皮至髓。上下纵横。气息一时。出入无碍。常念己身。作轻空想。舍粗重想。是气息入无聚集。出无分散。是息风力能轻举。自见己身空如水沫。如泡如影。犹如虚空。如是观察。久修习竟。远离色相。获得神通。飞行无碍。去住远近。任意自在。是身念处。不净观法。九想十想。及观气息生灭出入空无障碍。亦能获得如意神通。先证肉眼。次观天眼。能见无量阿僧祇十方三世微细色等。亦见众生生死出没善恶业报。皆悉知之。明了无碍。总摄十力十八不共法。能作大身。遍满十方。能作小身。细如微尘。一能作多。多能作一。重能作轻。轻能作重。丑陋作端正。端正作丑陋。长短大小。青黄赤白。悉能变化。虚空作地地作虚空。地作水火。水火作地。能令变作。金银七宝石壁草木。亦复如是。皆能变作。金银七宝。象马车乘。城郭楼橹。宫殿屋宅。房舍灯烛。日月大珠。及如意珠。饮食衣服。床榻被褥。箫笛箜篌。五欲众具。众生所须。尽给与之。然后说法。令入佛道。能自变身。作十方佛身。名字不同。色像差别。亦复能令皆作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顶上肉髻光明。普遍满十方。间无空处。十方远近。如对目前。过去未来。亦复如是。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亦复能作菩萨缘觉阿罗汉身释梵四王诸天身转轮圣王诸小王身。能作四种佛弟子形。男变为女。女变为男。亦作六趣众生之身。如是凡圣众色像。一念心中一时行语言音声。亦复如是亦复能作臭烂死尸缚魔波旬。令舍高慢远离魔业。求佛正道。臭烂尸观。非独系缚波旬魔王。亦能降伏一切淫女。令舍要欲发清净心信求佛道是禅波罗蜜身念不净观法。初修行时。能断五欲一切烦恼。能除五盖。能断十缠。若人修习。如偈所说

气息轻空风火观  飞行十方无障碍
 皮肉筋骨不净观  获得如意大神通
 总名八大自在我  一切形色能变化
 总名十四变化心  非但变化如上事
 能令大地六种动  变十方秽为净土
 是身念处不净观  总说如是大功德
 若广诸说不可尽  三十七品亦在中
 今已总说身念处  种种功德差别法 

  受念处品

复次禅波罗蜜中受念处观如偈说

能断一切受  今当更总说
断除三受法  一切受亦尽 

三受者。一者苦受。二者乐受。三者不苦不乐受。如十二因缘中说。不苦不乐受。但是无明。有名无色。苦乐二受是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灭坏苦忧悲恼。如是三受和合共成事。不能一一独生烦恼。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受是六根名为六情。外受是六尘。名为六境。内外受名六识。亦名为心思惟分别。如是内外。有三十种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受。是名三十。皆由无明不能了故。贪善恶业。遍生六趣。若能修习戒定智摺>蝗靖c涣取j枪事垩灾嵌取4蟮婪鸫永瓷劳垂省t淮蟮乐腔邸6先芄拭取j枪史鹧浴>挥谌靖3煞鸬牢抟伞r磺刑班脸铡h芤晕f平涫嵌袢っ拧3纸涫巧迫っ拧h粜藿涠ㄖ恰1杖疃竦馈mù锷迫っ拧r嗟妹乇找磺兄疃袢っ拧?鹞奚洗笃刑崦拧a拧p奈栽谕酢t焐酪凳薄l白帕尽v了啦簧帷n弈苤普摺w栽谌缤酢j枪拭奚纤劳酢f┤缡兰湮逶率庇甏蠖癖ⅰn骞裙鳌4菸龆槁洹h诵蠼运馈j嵌癖⒂辍f┤缃鸶铡n弈苤普摺6现钌聘w饕徊帷j枪拭澜鸶沼辍f┤缡兰浣鸪崮裢酢7尚行榭账拇蠛v小g茏街盍w栽谖薨j赤⒘罹 n弈苤普摺j枪拭澜鸪崮瘛f┤缡兰涠褡滞酢7尚行榭铡1樗奶煜隆g茏街钔酢w栽谖薨;邓乱怠n弈苤普摺j枪矢疵雷滞酢r磺刑烊送酢n弈苤普摺nǔ蝗恕4罅ι裣伞;檬踔涫αv侨缃鸶铡d芊磺小d四芊松佬耐酢r喔慈缡恰6逵小n弈苤普摺nǔ腥p藿涠ɑ壑腔竦贸蹯v恋谒撵懊鹗芟攵ā3删退哪畲α7ㄈ叹咦恪5么笊裢ād四芙捣佬耐酢r磺蟹卜蚣岸巳恕2荒芙捣缡撬劳酢n蕹7ㄖü省2荒芙捣nㄓ蟹ù罅ζ腥志≌摺d四芙抵n尴捌省?嗍苣诳嗤饪唷d诳嗾摺<⒖时铡3钣青另!o雍匏拊埂2皇室馐隆t乖骰崾薄d谛拇罂唷h缡堑瓤唷c诳唷8创吻笪锊坏谩h舻酶逵诰摺0鹄牍省8改感值堋f拮泳焓簟3偎劳觥h粼舛癫 n抟┛芍巍1厮牢抟伞s潜淇奕缡堑瓤唷=悦诳唷n磐舛裆b钊杌獭d诨撤夼r嗝诳唷m饪嗾摺h粑醴ㄋ颖拚瓤匠@斡当铡冃导纤c饪唷r嗝谕饪唷h羰ψ踊⒗恰v疃穸臼蕖7缬旰取h缡堑取4嗣饪唷h糇陨碛胁 v罡痪咦恪c砜唷h粑凼埂58褐卦亍h粜性堵贰v屑鋶伳选n拗瓜⒋αh缡堑瓤唷j敲砜唷sρт缺蘅铡h讨簧另!s谠乖鞔αsψ魇悄睢j俏蚁仁馈d蘸ρ巳恕=竦栽稹2挥︵了;⒗鞘ㄗ印?裣蠖裢酢r喔慈缡恰s谔扒蟠αsη笊嵝摹2挥︵聊铡9鄱褚羯h缈罩邢臁1松焕础6煌堋k嫖潘婷稹k钏堋t蛭捺另!n藕靡羯3蒲镌尢尽h缜肮壑r嗖簧病@癜莨┭r磺欣质堋sψ魇悄睢1俗郧蟾!1阌谖摇〈αw宰鞴φ隆2晃盼沂隆2挥断病f┤绶咸铩s腥烁帧w郧蟊ü省5夭挥ο病8从幸烊恕6喑址嗷唷6敬潭癫荨;衷谥小>蛟浯┭ā8呦虏黄健1巳俗陨h缡嵌裥摹5匾嗖秽痢r嗖荒畋送阶钥嗄铡s腥宋恃栽购β钊琛d苋滩秽痢j鞘驴啥@癜莨┭尢纠质堋:我圆幌病4鹪弧1私袼涓垂┭尢居谖摇:笕粲龆裨怠<幢汔廖摇h舸蛉羯薄2挥ι病?嗍芾质堋=匀缁没n抻卸ㄏ唷2挥︵料病h绫舜蟮亍n拊靼摹f腥笪奚戏鸬馈sο刃扪т蟮厝痢r嘤ρ缧榭杖痢2豢嗖焕质堋r喔慈缡恰2挥μ白拧sψ魇悄睢?嗬种屑涔省s胁豢嗖焕帧h粑蘅嗬帧t蛭薏豢嗖焕帧r磺薪允俏蕹i稹2辉萃!i鹞薰省n奚鸫αg蟛豢傻谩h缡枪凼薄<次奕堋5萌馔选d信认唷r喔慈缡恰h缁萌缁n奚廾稹2豢傻霉省h缟砟畲αn逡跞缦唷2豢傻霉省n奘私纭9饰抟磺惺堋:我怨省a玖犊展省g蟛豢杉c铡g笠嗖坏谩c湛铡r辔抻锌铡8创戊廾壑小9凼苣畲αn奚廾稹n抟磺惺堋<词悄鶚劇9鄄炷鶚劇r嗖豢傻谩n廾止省<次弈鶚劇h缡枪凼薄3跹芏弦磺蟹衬铡s值靡磺兴廾āw怨奂荷硐衷诔跎逡醺杪蘼呤薄i鸩蛔 r嗉ノ蘖堪⑸o劫五阴生灭。以身念处天眼力故。住初禅中。能见如是宿命神通。一切生处寿命长短。苦乐受报。饮食衣服。种性名字。生死出没。国土世界。欲性善恶。悉见悉知。现在未来宿命因缘。及一切事。悉见悉知。如过去世。亦知诸天六趣众生三世宿命。知己不异。亦复能知诸佛菩萨缘觉声闻一切宿命。一念心中。称量尽愿。明了无碍。于一切众生中。得自在寿命。随其所感。长短不同。为众生故。现一切身。受一切命。欲度十方三恶道众生。欲度饿鬼。观受念处。住初禅中。用如意通。施美饮食。令其苦息。而为说法。欲度畜生时。观受念处。入初禅时已入第四禅从四禅起住第二禅。用如意神通。令诸众生离畜生业得人天。令其欢喜。而为说法。欲度地狱众生时。观受念处。入初禅时已入第二禅。从二禅起入第四禅。从四禅起住第三禅。以如意通。变化十方阿鼻地狱及诸地狱。悉为天堂。一切苦具。变为璎珞。如其苦息。如第三禅乐。随应说法。欲度福德大力众生时。观受念处及三念。入初禅。初禅起入二禅。二禅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第四禅。住火一切处。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住地一切处。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住风一切处。戒定慧香。遍熏十方。住水一切处。现月爱三昧。十方重病苦恼众生。悉得消除。身心安乐。住地一切处。秽恶世界。变为净土。池流华果。七宝庄严。放眉间光。召集十方诸大菩萨。悉求集会。口光顶光。放中间光。集三界天王转轮圣王阿修罗王及诸小王并诸天人。放下光明。普及三涂一切众生。集会听法。悉为受记。受记之法。凡有九种。三乘及六道。是名九种差别受记。如摩诃般若放光论中说。若放顶上肉髻光明。遍照十方。集大菩萨。并集过去多宝佛等。又及十方分身应化无量诸佛十方世界。为一切佛土满中诸佛。移诸天人三涂八难。置于他土。不令在会。无余杂众。当知此会。但说一乘。为一生补处菩萨受如来记。若放眉间大光明。同顶光中事。当知此会。为大声闻密行菩萨过十地入佛境界者受如来记。如法华中说。二种放光受记之法。但说佛果事一乘佛智慧。无余杂众故。不说九道记。问曰。佛大慈悲平等说法。众生普闻。复何意故。说法华时。三变世界八方通同为一佛土。初第一变。八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同于娑婆。上下两方。亦复如是。第二变化。八方各变二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亦同娑婆。第三变化。八方各二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同于娑婆。如是三变。各放眉间白毫光明。移诸天人阿修罗等三涂八难。置于他方。不得闻法。当知如来心不平等。答曰。是事不然。如来智慧。非汝境界。不应难言佛不平等。彼以何故。妙法华会但说一乘顿中极顿诸佛智慧。为大菩萨受如来记。难信难解。是故漏尽二乘人。新发意菩萨及以不退诸菩萨等。疑惑不能解。何况余人。譬如世间转轮圣王。庄严四天下。集诸转轮王。共论圣王事。唯有王边智慧大臣。乃能信解。得近王座。同论王事。诸余恶臣。愚闇无智。则不堪闻。不得同座。何况余小王及诸仆使。而近王座。如来顿教。亦复如是。唯有一生补处无垢大士。得佛智慧。受如来记者。乃得闻之。此会不说引导之教。是故余人不得在座。余人若闻不解故。即生疑谤。堕于地狱。是故移之置于他土。四众五千。亦复如是。譬如阎浮提人眼不得见上界诸天。若得见者。两眼双瞎。薄福德故。不堪见此诸天光明。是故见者两眼双瞎天人阿修罗三涂八难。亦复如是。尚不得见肉眼眉间受记光明。何况闻说受如来记也。若得闻者。则生诽谤。永失信心。断诸善根。作一阐提。将护彼意。不得闻之。譬如世间饥饿病瘦绝食来久薄腹者。不得一往多食干麸及以强饼[起-巳+并]面验酒。一往饱食。必死不疑。五千四众天人阿修罗三涂八难。亦复如是。薄福德故。不堪得闻受如来记。问曰。诸佛神通无量方便。一音说法随类得解。何故移之置于他土。答曰。如汝所问。他土之音。有二义。一者本土。是如来藏。一切众生不能解故。贪善恶业轮回六趣。二者一切众生。无量劫来。常在六趣。轮回不离。如己舍宅。亦名本土。天人阿修罗等薄福德故。不能感见三变座席。复不感闻本无如教甚深妙声。是本无如如来如一如无二如本末究竟等。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余人不解。五千四众天人阿修罗三涂八难。不闻本无如。不得究竟解故。是故名为置于他土。复次五千天人阿修罗及难处。异座异闻。得解薄少。永舍六趣。是故复名置于他土。实不移却。不觉不知。不离本座。物解不同。故言他土。欲重宣受念义。而说偈言

行者初观受念时  三种受法难舍离
 苦受能生诸怖畏  亦生九恼诸怨害
 常怀忿难作方便  得怨便时断其命
 或净五欲起怨心  或诤名利作怨害
 或贪住处获利养  见胜己来欲杀害
 或加诽谤恶名流  或时愿人令杀害
 是苦受法有三种  内受外受内外受
 若欲断除诸苦受  当观怨家如赤子
 亦如父母及兄弟  亦如诸师及同学
 生生无不从彼生  是无量劫之父母
 我旷劫来曾生彼  一切皆是我赤子
 此观成时嗔恚尽  获得大慈大悲心
 怨家悲叹生悔心  如见父母悉归命
 我往昔曾彼受学  一切皆是我大师
 或修俗礼及五经  或学出世解脱道
 学善法故好名流  忍恼害故得神通
 一切皆是我和尚  亦是诸师及同学
 应当孝顺勤供养  恭敬供养如佛想
 若受上妙五欲乐  人天王处自在乐
 三界天王人王乐  无常至时皆碎破
 一切乐受是苦本  乐报尽故苦报至
 贪受荣华谓是常  爱别离时地狱至
 苦乐受尽则无苦  不苦不乐则无生
 具五方便除五欲  亦除五盖障道因
 五欲五盖烦恼尽  具足五支入初禅
 二禅三禅第四禅  还入初禅观五阴
 见身如泡空如影  出入息如空中风
 见过去世无量劫  诸受五阴生灭空
 断五欲故烦恼尽  断五盖故获五通
 断五欲故获如意  断五盖故获三明
 是故诸佛而说偈  言内外怨贼皆已
 除无明父亦灭退  若能断贪诸爱尽
 自觉觉他名解脱  诸行魔母既灭尽
 无明魔父亦破碎  既断烦恼获六通
 立大誓愿度一切  自能断除三受已
 亦断众生一切受  得自在受无量命
 亦知一切解脱受  知受凡圣九道记
 亦受补处如来记  若欲说法度众生
 先现希有奇特事  深入禅定放光明
 普照十方诸世界  变诸秽恶为净土
 七宝行树以庄严  三涂八难悉解脱
 等齐人天来听法  以受念处观察之
 然后为其演说法  或令世界净秽异
 众生各见不相知  形色音声种种别
 众生各闻皆不同  各见佛同为说法
 都不见他前有佛  虽复差别各各异
 能令一时各解脱  随众生寿命长短
 能自在受种种命  或见短寿入涅槃
 或见长寿无量劫  是受念处初学时
 能断苦乐诸系缚  初观诸受内外苦
 亦观诸受内外空  不苦不乐受亦空
 断阴界入破无明  观三受性非空有
 则无系缚无解脱  法性无佛无涅槃
 亦无说法度众生  众生与佛一如如
 本末究竟无差别  坐道场得成佛道
 即是导师方便说  如人梦中得成佛
 放光说法度众生  此无佛道无众生
 佛法性相亦复然  众生迷惑不觉知
 深着苦因不暂舍  诸苦所因贪为本
 舍贪求心无相依  见诸受空无生灭
 证苦无生苦圣谛  内外假合名为集
 无十八界集圣谛  生灭灭已名寂灭
 证无寂灭灭圣谛  阴无缚解无邪正
 证平等慧道圣谛  四谛无二是一谛
 实无差别四种谛  一谛空故即无谛
 无谛巧慧佛三谛  一切众生从本来
 无生无灭无缚解  五阴如性非明闇
 凡夫与佛无一二 

三十七品亦在其中。观受念处多故。受念处为主。独称其名(略说受念处竟)

  心念处品

复次行者。初学禅时。思想多念。觉观攀缘。如猿猴走。不曾暂停。假使行者。数随心观。亦不能摄。即作是念。三界虚妄。皆心所作。即观是心从何处生。心若在内。何处居止。遍观身内。求心不得。无初生处。亦无相貌。心若在外。住在何所。遍观身外。觅心方所。都不见心。复观中间。亦不见心。如是观时。不见内入心。不见外入心。不见内外入心。不见阴中心。不见界中心。当知此心空无有主。无名无名行。无相貌。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亦非自生。是是名者。能观心念。心念生灭。观念念生灭。观念念相。不可得故。亦无生灭。如观我心。他心亦然。复观心性。无有心性。无有心性。亦无相貌。毕竟无心。亦无不见心。如是观竟。身心空寂。次第入禅。能起神通。复次菩萨摩诃萨。观心念处。学得一切禅定解脱起如意神通。立大誓愿。度一切众生。应先观其心入初禅。次第入至第四禅。乃至灭受想定。还入初禅心。观念处。内心外心内外心。亦复观察三毒四大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如是观竟。观诸解脱遍一切他心智三昧。以他心智如意神通。亦入天眼宿命漏尽神通遍观中。如是诸神通已观七觉分。住他心智三昧。用念觉分择分觉分及精进觉分遍观十方一切众生心心性欲。用十力智分别之。一一众生。感闻何法。闻何音声。见何色像。于何解脱门。而得解脱。如是观竟。用喜觉分神通三昧。悉令十方六道众生皆大欢喜。用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用如意神通。普现色身。上中下根。随机说法。悉令解脱。此心念处。初修学时。身心得证。自断一切心想妄念诸结烦恼。亦能如已教他人学。但未得神通。不能明力。不识众生种种根性所念各异。不称其机。利益甚少。作是思惟。但是学时。未是说时。不应强说非时之言。若修禅定。获大神通如意自在。得他心智差别三昧。一念悉知凡圣差别之心。通达无量阿僧祇劫过去未来。如现在世。如是学竟。乃可说法。思惟既竟。还入初禅观于身心。空如影。息如空风。心无相貌。轻空自在。即得神通。住第四禅。放大光明。一者色光遍照十方凡圣色身。二者放于智慧光明遍照十方九道凡圣上下智慧。悉能遍知彼是处非处。及知宿世因缘果报。亦如身念处受念处三昧。如是竟现一切身。十方远近。如对眼前。各为说法。悉令解脱。欲说法时。现希有事。悦可众生。令大欢喜。以神通力。十方世界秽恶之处。变为净土。金银琉璃一切众宝。间错其地。充满世界。上妙栴檀。七宝行树。华果茂盛。行列相当。台馆楼橹。城邑聚落。七宝房榻。如意宝珠。光明相照。若日月现。犹如如来所居净土。诸佛菩萨充满其中。各现神通。降伏天魔。破诸外道。或有诸佛。寂然禅定。上下身分。放大光明。犹如段云。遍满十方光明中现一切佛事。或有菩萨。现不思议。四大海水。置一毛孔。水性之属。不觉往来。须弥王置芥子中。亦不迫迮。还置本处。诸四天王及忉利天。不觉不知。三千世界置一毛端。亦不倾侧。一切大众不觉宽迮。如故不异。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一切人天未得道者。及诸声闻小行菩萨。皆得见此不思议事。十方诸佛诸四天王。及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护罗伽等。悉与菩萨对面共语。能以一面对一切面。如镜中像面亦不异然后说法。悉令闻者一时得道。是名菩萨住心念处如意神通如愿三昧。三十七品一切佛法。悉在其中。观心念处本。是故心念处为主。独举其名宣心议。而说偈言

内心外心中间心  一切皆是心心数
 心性清净无名相  不在内外非中间
 不生不灭常寂然  非垢非净非明暗
 非定非乱非缘虑  非动非住非来去
 非是非死非涅槃  非断非常非缚解
 非如来藏非凡圣  不了名凡了即圣
 行者初学求道时  观察心数及心性
 观察心数名方便  觉了心性名为慧
 初坐禅时观不净  观出入息生灭相
 不净观及出入息  是心心数非心性
 观心心数断烦恼  心性即是烦恼性
 心数心性平等观  具足禅慧成大圣
 不净初学断五欲  久修获得如意通
 初观息解假名空  久修飞行无障阂
 二观具足成一观  获得三明见三世
 身念受念及法念  觉了三念由观心
 内假外假内外假  此三假名非实法
 心念非假非真实  求了三假当观心
 一名心相二名性  三假由相不由性
 从无明缘至老死  皆是心相之所造
 此假名身及诸受  善不善法及无记
 皆由妄念心所作  观妄念心无生处
 即无烦恼无无明  心性无念不可观
 观四念处心想尽  烦恼尽故即尽智
 若观心性了四念  解无生法无生智
 无妄念心无缘虑  无杂染故无六道
 若人随顺妄念心  持戒坐禅欲求道
 如雨彩衣其色变  不证无漏着禅味
 不得解脱归四趣  何况破戒无禅定
 颠倒乱心著文字  心性清净如明珠
 不为众色之所污  譬如清净如意珠
 杂色物裹置水中  能令清水随色变
 青物裹时水则青  黄赤白黑皆随变
 珠色寂然不变异  心性清净如意珠
 善恶业杂缘色杂  十善有漏禅生天
 行十恶业生四趣  持戒清净修禅智
 证得无漏解脱道  从生死际至涅槃
 心性寂然不变异  譬如世间如意珠
 随人所求皆应现  珠无心相无异念
 随所求念悉周遍  心性无体无名字
 随学者业凡圣现  若人欲求解脱道
 具足十善观三性  心性眼性及意性
 具足三信三解脱  观身心空持净戒
 证真如解名信戒  观身如影如化生
 观心无主无名字  观罪不罪如梦幻
 乃至失命不破戒  持戒毕竟证寂灭
 速离得相之分别  持戒虽空不杂世
 亦不着空随世法  深入涅槃解脱意
 不舍世间十善行  获得无漏禅智慧
 无定乱心定信时  修四念处断四倒
 证四真谛一谛相  是名般若波罗蜜
 诸法如性如慧信  若人具足此三信
 是人乃可得法施  信施戒闻慧惭愧
 是此七财名导师  若不具足此七法
 是人不应升高座  既无信证自不知
 向众妄语何所说  此人诳自亦诳他
 匆匆乱心谤佛说  如富长者自有财
 所行法施名实施  若人修道证解脱
 如富长者行实施  受者学者皆效此
 先学自证如实说  不应匆匆乱后世
 佛意甚深难可知  如教修行证乃解
 此性虽空无生灭  随喜恶业必有报
 譬如虚空无明暗  风云静乱有明暗
 若平旦时无风云  日出虚空大明净
 若风黑云暴乱起  虚空尘雾大黑风
 是虚空性无垢净  不为明暗之所染
 众生心性亦如是  生死涅槃不能染
 众生心性亦如是  不为断常之所染
 众生心性若无常  念念灭坏无业报
 众生心性若是常  如空不变无业报
 心性亦非非无常  除烦恼故得解脱
 生死解脱不失故  若言心性非无常
 求道不应得解脱  若舍生死得解脱
 当知解脱即无常  若生死性不可舍
 当知则无有解脱  若言生死不可舍
 此人所说不可舍  若言生死是可舍
 此人所说不可依  若言死法不可舍
 众生则不得解脱  是义应然何以故
 众生非是生死法  众生若是生死法
 舍生死则舍众生  众生若是自舍者
 亦应自舍解脱法  众生之性即心性
 性无生死无解脱  如虚空性无明暗
 无有生死无解脱  众生心性如明珠
 生死解脱喻如水  万恶万善喻众色
 随善恶业种种现  颠倒妄念造善恶
 随业受报遍六道  若持净戒修禅智
 法身处处皆应现  虽随业影种种现
 心性明珠不曾变  舍利弗问一比丘
 比丘汝今得解脱  比丘答言舍利弗
 我今获得诸烦恼  法今不在于涅槃
 亦复不在于生死  若言生死即涅槃
 即阴计我是外道  若言生死非涅槃
 离阴是我是外道  若言不即不离是
 亦非不即非不离  此人具足六十二
 悉是邪见外道辈  众生非是众生相
 亦复非是非众生  生死涅槃假名说
 唯佛与佛乃知此  (略眯囊寰? 

  法念处品

复次菩萨初学坐禅观法念处者。善法不善法无记法。善法者。有二种。一者有漏十善道。及有漏四禅四空定。是世间善法。二者出世间善。无漏四禅四空定四四定灭受想定三十七品。是出世间善法。不善法者。有二种。一者身口意十恶法。二者身口意作五逆罪。复有一人。重于五逆。是人学道。值恶知识。魔鬼入心。常说是言。我解大乘甚深空义。犯四重罪。淫欲炽盛。饮酒食肉。不持斋戒。作如是言。诸法悉空。谁垢谁净。谁是谁非。谁作谁受。作是念已。即便破威仪。破正命。无量众生。懒堕懈怠。不能求道。见此易行恶趣空法。即便破戒。共相朋党。谤佛谤法。骂比丘僧。轻毁一切比丘。令使疑惑悉皆破戒。断诸佛种。罪重五逆。命终悉入阿鼻地狱。常诈称言。我如善根法师。解甚深义。余精进者。悉是胜意比丘。不如我等。如是欺诳。坏众生故。但着恶趣空。实不识佛法。毁三宝故。罪重五逆。大集经中。佛告频婆娑罗王。未来世有诸恶比丘。行淫破戒。饮酒食肉。向四众说。我解如此大乘空义。多领无量破戒眷属。四众无力。不能治之。佛复语王言。我今以此大乘经法。付嘱国王。令治破戒诸恶比丘。王若不治。死入地狱。频婆娑罗王闻已。悉之是名恶法。法行比丘。则不行此破戒恶法。无记法者。一非十善。二非十恶。中间散乱无记之心。善恶不摄。是名无记。复次阿毗昙中。色中一可见十则说有对。无记谓八种。余则善不善。此是十二入。色中一可见者。眼有二入。但见前境。善恶众色不自见。眼根觉是名一可见。若见人等。怨亲中人记之。妄别经久。后得相见时。犹故相识。我曾某处共居。相见余众生非众生色。亦复如是。皆属一色入。是故说言色中一可见。十则说有对者。耳对音声。鼻对香臭。舌对于味。身对众触。意对法。是故说言十则说有对。无记谓八种者。耳根对声。不能相见。不知处所。不见色像。不能记录。亦复不识冤亲中人及余音声非人响声。若眼不见。心意不览。悉不能记。但能相对。譬如有人于说法座下坐。心缘外事。境外境界。眼亦不观。乃至缘座。都不曾闻法师语声。鼻舌身根。亦复如是。不能记录故名无记。设有记者。悉意等三事和合。乃能记之。独不能记。四根对四尘。故言八种不能相记。是故说言无记谓八种。余则善不善者。意法相对。悉能记录善不善事。我曾某处作如是功德若干善法。我曾某处作若干重罪。若干轻罪。我于某处不作善恶。随宜而住。都无所作。我曾某处得若干好物。若干不好物。善不善法。亦复如是。然其意根。都无处所。能悬属正当五尘之事。譬如神龟悬悟密事悉能记录。不名无记。但得名为善不善法心。能总览十二入法。六识由心。意但少分。不能尽知。攀缘计校。名之为心。属当受持。名之为意。是故大集经中。坐禅学道法行比丘。但观三性。一者心性。二者眼性。三者意性。此三法轻利用事强故。复次法念处。内法外法内外法。内法者。是六情。外法者是六尘。名为六境。内外法者。名为六识。亦名六神。名十八界三毒四大五阴十二入十二因缘。悉是其中。今但总说余者。亦摄一切。一切烦恼。无明为主。因眼见色。生贪爱心。爱者即是无明。为爱造业。名之为行。至心至念。名之为识。识共色行。名曰名色。六处生贪。名为六入。因入求受。名之为触。念色至法。名之为受。贪着心者。即名为爱。四方求觅。名之为取。如是法生。名之为有。次第不断。名之为生。次第断故。名之为死。众苦所逼。名之为恼。乃至识法因缘生贪。亦复如是。如是十二因缘。一人一念中心。悉皆具足。名为烦恼。生老病死。十二因缘。非是解脱。夫解脱者。因眼见色。生贪爱心。名为无明。为爱造业。名之为行。未睹色时。名为独头无明。亦名无始无明。亦名不共无明。若眼不对色。则不能生爱。无伴共合故。无爱行二法。不能于中种识种子。是故名为无明。独头无明。不共无明。二乘声闻。及诸行人。初入道者。不能断此无始无明。诸佛菩萨。及二乘行人。但断有始共伴。无明共爱合故。名之为伴。能作行业。名为始生。是身初因。是故为无始无明。无明为父。爱心为母。行业和合。生识种子。亦得名为种识种子。种未来身故名为种。名色是芽故名生。如是别知乃能断除。求解脱者。应观察生死父母。断令皆尽。不令有余。夫观察者。眼见色时。应作是念。空明根尘。意识属当。妄想和合。共生眼识。睹众色像。假名为眼。复作是念。何者是眼。空是眼耶。明是眼也。尘是眼也。意是眼也。为当识独生名为眼也。眶骨是眼也。精泪是眼也。瞳人是眼也。若空是眼。无色无对无所见故。不应是眼。若明是眼。无根无觉无所知故。不应是眼。若根是眼。精泪瞳人。匡骨白异。空明未现。睹不见色。空明设现。精盲之人。眼不破。不能见色。当知空明及根。都无有眼。若色是明。色性无知。不能自见。空无生处。无情无对。不与根合。当知色尘空无有眼。何以故。假使根尘对。空明不现。意不属当。即不见色。当知根尘空无眼。复作是念。意是眼也。若意是眼。能见色者。盲瞎之人。意根不坏。不能见色当知无眼。假使不盲有眼之人。眼不对时。意根不坏。不能见色。以是定知意非是眼。意空无根。无生无灭。无名无字。眼空无根。无有生灭。亦无眼名字诸因缘故。无集无散无识名。如是观时。不见眼始来处。无始法亦无。求无始法。不可得故。名曰无始空无。有无始可破故。亦无无始空。为世流布故。名为方便慧明解。无始空是名方便慧。无始空亦无。无无性亦无。名之为慧性。若破和合。共伴无明。是方便智。若破无始无明。名之为度。故名为智度菩萨母。方便慧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万行。得蒱蔬则生如来家故。名不生生。更有一解。若断有始和合无明。是名无生。若知无始无明。能断能知。无所断故。是名无生法。名之为慧。是名中慧。破有始无明。名为尽智慧。亦得名为尽智。有为烦恼尽故。名为尽智。断无始无明。名为无生智。若知无无始则无始空。名无生法忍。无法亦无不见。不无无亦不有。是观无明生亦无。亦不见无性。不见无无性。亦非是不见。非非无所见。无有无所见。亦非非无。有无所见。不名有所得。不名无所得。名为如如性。无生法忍慧非智之所及。十八种空智所能摄无名可说故。亦非是无明。是故佛言五阴之法。既非是有。亦非是无。不断不常不在中道。无空无无相亦无有无作。不合亦不散。名相法亦无。既见有众生。不见无众生。涅槃非是有。亦复非是无。是名法念处。虽知诸法尔。精进禅定。苦行求佛道。不枚袢た铡j亩纫磺兄凇f湫牟煌俗8运怠8创窝奂薄<捶垂鄄炷谇竺傺邸k芗:握呤茄邸4雍未ιh缡谴ιh缡枪凼薄6疾患邸r辔奚αr嗖患r辔奚c拮帧6嘉廾髅病8垂塾谏4雍未ιk谷昀础h缡枪凼薄2患αr辔奘估凑摺g笃渖α2豢傻霉省h缈罩杏啊h缑嗡h缁没n奚廾稹<次抻猩n匏霉省6巧嗌硪狻r喔慈缡恰a段μ酢p氖段尽n廾鞑ɡ似稹k嬖瞪丁a都倜帧c终攀丁k嬖挡蛔栽凇9拭倜丁p氖睹丁s蜗妨樽鞣衬铡a对敌猩贫褚怠k嬉凳鼙ū榱馈d芄哿瘴拗鳌<次蛑罘ū暇箍铡9弁钚奈奚稹<炊衔奘嘉廾骺铡=饬犊盏媒馔选n蘖犊瘴薷拷狻:我怨省a斗怯小r喾强铡n廾拮治尴嗝病r辔尴蹈课藿馔选n袒谏省<倜奖闼到馔选=馔研目铡c鸶罩恰:我怨省p牟辉谀凇2辉谕狻2辉谥屑洹n奚稹n廾帧n尴嗝病n尴滴薷课藿馔选r磺薪嵛拚习<倜滴鸶罩恰8芩敌淖鳌6置南唷6置男浴o喑9擦缎行男员暇钩?占拧n抻猩稹n奕茉蛭抟磺兄罘衬铡8创涡扌姓摺s埔嫡现罘衬铡w魅缡撬嘉s晌矣猩砉省v钜稻奂n医翊松怼4雍未础1疚薮雍紊鳌h缡枪凼薄<粗松硪蚬ナ牢廾餍幸岛秃暇奂6瓷恕n医癫荒芗ナ涝煲狄蛟怠5巯质来由牙此魃贫瘛1戎ァw魇悄罹埂9畚蚁衷谑郎鄙到傩耙贫窦拔藜切摹o裙垡0城抗省n矣谀炒δ衬昴呈薄9材臣住k刮易饕怠t诤未αr等羰粑冶樯怼d谕庵屑洹9鄄於疾患怠r等粼谏硗狻t诤畏剿1楣鄄熘6嘉薮λ<炔患倒墼煲敌摹r等粲胄木恪p哪钅蠲稹r狄嘤γ稹h缡枪凼薄r嗖患幻稹3跄罴秃稀9鄄旒纯铡n弈钗廾稹d徽ād钇鸺锤凼毓鄄臁2荒罴秃稀d钌桓瓷<任尥钚摹t蛭尴衷谑馈9ヒ喽8醋魇悄睢p男腥粑蕹!n乙辔抟当ā:我怨省d钅蠲鹁」省p男腥羰浅!n乙辔抟当ā:我怨省37ㄈ缈铡2槐湟坠省5橥钊缑嗡n拮髅握摺:慰黾畏āp南嗳缑握摺v钚腥缑畏ān廾挝廾畏ār辔薰勖握摺c畏鞘巧稹r喾俏奚稹9勖握咭嗳弧9鄄煨南嗉靶幸怠2欢喜怀9垡喽j敲坌南嗥埔磺幸嫡稀c馔选<垂坌男允薄p男晕奚稹n廾拮帧n薅铣!n奘嘉拊2豢傻谩5敝扌奈尬扌摹r辔扌拿帧h缡枪鄄炀埂w鄄凰>豕鄄桓瓷4蔚谌胫铎9凵砣缗萦啊4蔚诜⑽逋ā;竦萌缫馔āj亩戎谏j敲滞岩?

  坐禅修觉意

复次修法念处。应勤坐禅。久久修习。得一切定解脱三昧如意神通。发愿誓度一切众生。先观众生感闻何法而得入道。若修多罗。若优婆提舍。若毗尼。若阿毗昙。若布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若说三毒对治之法。若四大。若五阴。若十二入十八界。若十二因缘。若四念处。若四禅。若四真谛。若不说法直现神通。若疾是迟是处非处。如是各各感闻。不同色像音声。名字差别。各各不同。皆得圣道。或有众生。不可教化。假使说法神通变化无如之何。或有众生。若先说法。及现神通。不能生信。要先同事自恣五欲。及余方便破戒之事。欲心得息。随应说法。即可得道。如是观竟。示诸众生。一切世事。应可度者。乃得见耳。余人不见。如是筹量。观弟子心。而为说法。是名好说法。不令着机。十号中名修伽陀佛。如是观察入初禅。初禅起入二禅。二禅起入三禅。三禅起入四禅。四禅起入四空定。四空定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住第四禅。观四念处。入法念处三昧如意神通。十方世界六种震动。放大光明。遍照十方。诸大菩萨三界人天悉来集会。四念处力。能令大众各见世界净秽不等。各不相知。现不思议神通变化无量种异。感见佛身。亦复如是。于一法门。无量名字。差别不等。现无量身。为众说法。各不相知。独见一佛。一念心中一时说法。见闻虽复各不同。得道无二。只是一法。是名菩萨法自在三昧。法念处成就故。三十七品亦在其中。但法念处为主。独称其名。总说法念处竟.

版面编辑:几根竹条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