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居士(西元773~819年)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子厚家世清华,少时聪敏绝众,博通能文。弱冠之年登进士第,又举博学宏词科,贞元末年,官至监察御史(考察、弹劾官吏,纠视刑狱)。顺宗即位时,因参与王叔文、韦执谊发起的政治改革,事败後被贬为永州司马(州守的佐官),继迁柳州刺史(执掌一州军政之职)直到去世。
柳宗元自幼好佛,对佛教经典深有钻研。他自述,「自幼好佛,(一作「学佛」),求其道积三十年。」(《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在如何学佛的问题上,他反对空悟,主张读经,在《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一诗中,叙述了自己的读经活动,「汲中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一作「遣」)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竹深。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一作「语」),悟悦心自足。」在这首诗中,他叙述了自己诵读佛经的具体过程和内心感受。他一再强调对佛教的信奉和理解要从诵读佛经入手,「不於其书而读之,则无以得其言,言且不可得,况其意乎?」(《送巽上人赴中丞叔召序》)之所以要求读经,从读经入手,这是与当时的佛教自身情形有关。禅宗发展到了唐中期,其「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口号已出现了一些弊端,一些禅僧整日不学无术,招摇撞骗,柳宗元曾描述了这一现象,他说∶「而今之学禅者,有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事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送琛上人南游序》)对此表示忧虑和气愤。他还写了一篇《东海若》的寓言故事,讽刺了这些假佛徒。
在佛、儒、道三教的关系上,柳宗元主张融合一致。他的朋友韩愈曾写信给他,劝他不要接近佛徒,不要相信佛教。宗元回答说∶「浮屠之教,往往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送僧浩初序》)针对韩愈的反佛,柳宗元认为他并没有真正深入佛教,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他说∶「退之所罪之,其迹也」,「退之忿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说明了佛教也有与儒家一样的合理内核。他还说,韩愈虽然好儒,但并不及扬雄,而在扬雄那里,却吸收了庄、墨、申、韩子的很多东西,难道浮图者反不及庄、墨、申、韩子之怪僻险贼吗?柳宗元在对韩愈的批评中为佛教作了辩护,同时坚持了他的三教一致的观点。
柳宗元贬谪柳州後,政事之馀,经常寄居佛寺,与诸禅僧相从游,他和许多僧人都有交往,如重巽和尚、浩初和尚、石门长老等,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和僧人酬唱应对而作的。当时南方诸高僧大德的碑铭,多出其手,包括六祖大师惠能和尚的碑铭。居柳州三年,治理有方,教化大行,深受柳民爱戴。死後,柳民为其立庙以表怀念。(见《居士传》传十九《柳宗元传》)
(史向前编著)
上一篇: 欧阳修居士(西元1007~10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