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熊希龄居士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熊希龄居士

发布时间:2010/06/22 佛史人物 标签:熊希龄居士浏览次数:1692

熊希龄居士(公元1870~1937年)

熊希龄,字秉三,湖南省凤凰县人,清同治九年(一八七○年)出生。

凤凰县是在湘西、川东、黔北三省交界之处,沿沅水流域的一个偏僻小城。这个小城,本名镇竿城,清季改名凤凰厅,入民国(一九一二年)后改名凤凰县。这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深入苗区,文风不盛,入民国后,最高的学府还只是一所「模范小学」。然而在逊清末年,这里却出了两位全国闻名的文人。一位是知名作家沈从文,另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翁熊希龄。

熊希龄的父亲熊兆祥是一位武官,在光绪年间历任守备、参将、总兵等职。希龄的母亲吴氏是苗族妇女,贤淑善良,乐善好施。希龄一生立身行事,受他母亲的影响极大。

希龄幼年受学于凤凰县名儒陈玉如。他天资颖悟,自幼有神童之誉,十二岁补诸生,之后入「沅水校经堂」就读。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四岁成进士,与南通张謇同榜,且与张同入翰林院。这时是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甲午,是年七月,中日甲午战役爆发,中国战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熊希龄与当时的开明士大夫一样,感到非维新变法不能图存救亡。这时,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其子伯俨(三立)与地方人士皮锡瑞、欧阳中鹄、谭嗣同、唐才常等,都协助陈巡抚推行新政。希龄见在京无所作为,遂离京返湘。

希龄到长沙谒见湘抚陈宝箴,宝箴委之为「时务学堂」总理(后来梁启超也到了湖南,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希龄除主持校务外,与谭嗣同一班维新人士创办《湘报》,鼓吹变法自强,组织「南学会」,目的是「联合南方诸省志士,相与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他们并主张∶「废科举以育人才,开议院以达下情。」希龄并参与了湖南开辟铁路、航运,及新式工矿业开发兴建的筹画,深得陈宝箴的倚重。

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六年)八月,清廷电召熊希龄及湖南学政江标入京陛见。希龄北上前,到衡阳去向父亲辞行,不意在赴衡阳途中感染了痢疾,卧床月馀,耽误了进京的行期。九月下旬,京中发生「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君子」罹难。希龄一向被视为康梁党徒,他因病末能进京,避祸了一场大祸。希龄后来谈到这段经过,尝谓∶「向非一病,当与六君子同命成为七贤了。」

光绪二十六年(一八九八年),他东渡日本考察,回国后主持常德师范讲习所,光绪三十年(一九○二年)再赴日考察教育及工商业,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三年)随戴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回国后历任奉天财政局及农工商局总办、江苏巡抚署总文案兼农工商局总办、两江总督署总文案、东三省清理财政官兼盐运使、屯垦局督办及奉天造币厂总办等职。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八月十九日(阳历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希龄时在奉天,他顺应时势,从主张君主立宪转向拥护共和,建议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翊赞共和。

民国肇建(一九一二年),唐绍仪组阁,唐以希龄为理财能手,延揽希龄入阁,出任财政总长。希龄五月六日入京接事,七月上旬以拒绝袁世凯之六国借款条件而辞职,外调就任热河都统。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七月,袁世凯利用进步党组阁,任希龄为国务总理,继之兼任财政总长。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元月,袁世凯明令解散国会,二月希龄辞职。希龄组阁之初,对政府及财政本欲有所作为,曾延揽张謇、梁启超等入阁,一时有「人才内阁」之称。就任之初,由梁启超为他起草了洋洋万言的「大政方针宣言」,对于内政、财政、外交等都有所规画,无奈袁世凯专权玩法,事事掣肘,不使他久于其位,他只得黯然求去。

多年宦海沉浮,几番政坛风雨,使他对政治深感绝望。他后来有一首〈登泰山绝顶观云海〉诗,可以道出他的心境∶

云海茫茫一望空,无心出岫又随风,

倏生倏灭刹那顷,大地山河幻影中。

世界空华,幻生幻灭,盖世尊荣,过眼云烟,看破人情世态,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表示,他要「皈依佛教,以出世间」了。

希龄之于佛教,早有因缘,他早年与谭嗣同、梁启超等友好,固曾谈及佛学;他有一位同乡兼方外交的好友敬安和尚(即八指头陀诗僧寄禅),对他也有影响。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社会上有「庙产兴学」之呼声,八指头陀寄禅时任宁波天童寺住持。他为保护寺产,维护佛教,乃在上海联合十七省僧侣代表,成立「中华佛教总会」,被推为会长。后来,湖南宝庆有攘夺寺产销毁佛像之举,当地僧侣联名具状北京内务部,内务部民政司长杜某抗不行文,湘僧请寄禅北上交涉。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十一月一日,寄禅抵京,由法源寺住持道阶陪同赴内务部,与民政司长杜某洽谈,杜某言辞不逊,意在恫吓。寄禅受了侮慢,回到法源寺,颇为气愤,胸中作痛,未几就寝,第二天为人发现他已死在床上了。全国僧侣群情激愤,希龄与寄禅既是同乡,亦是诗友。他时在热河都统任内,闻讯以事态严重,乃晋京谒袁世凯面陈原委,政府乃以教令公布「中华佛教总会」章程,佛教总会至此始取得合法地位。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二月,中华佛教总会以会章既经政府公布,乃在上海静安寺开成立大会,各省代表齐集,选举冶开和尚和熊希龄为会长。冶开是江南四大丛林之一的常州天宁寺方丈,在佛教中声望素着;希龄则是以对佛教护法功德及社会清望而当选。

希龄之皈依佛教,并不是出世逃避现实,而是以此表明他绝意仕途,不再参与政治活动,他以佛家大慈大悲的精神,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及教育事业。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华北地区发生大水灾,受灾多达一○三县,无家可归的灾民六百馀万人。希龄目睹灾民露宿、呼号求援的惨状,心中不忍,到京中请赈,为北京政府特派为「赈灾总办」。他明知此事困难重重,但以数百万生灵所关,他义无反顾,乃四处募捐,施行以工代赈方式,救济灾民,辛劳年馀,赈务结束,获得社会人士普遍的赞誉。

在这次救灾过程中,他为了安置灾区的许多孤儿,乃在北京的西山创办了「香山慈幼院」,规模宏大,设备完善,在国内独一无二。以后,他致力于社会救济工作,在湖南创设了「义赈会」、「临时妇孺救济会」,在北京与国际人士合办「华洋义赈会」,救灾恤贫,不遗馀力。西伯利亚发生灾荒,华洋义赈会派出赈灾队救济俄人,这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希龄筹组了「世界红 字会」,并在北京设立了中华总会,被推为会长。 字是佛教的标,在梵文中意为「吉祥」。希龄以此来表达佛教的救世精神,故红 字会的工作目标,即在于救济难民、埋葬遗骸、收容妇孺、灾变救护。一九三二年九月五日,日本东京发生大地震,红 字会募集得白米数十万吨,运往灾区救济灾民。

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希龄被推为全国赈务委员。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他赴爪哇出席国际禁贩妇孺会议。返国后,又在青岛筹办婴儿院。「八一三」松沪战起,他赴上海领导红 字会,设置伤兵医院四处,收容伤兵六千馀人,设置难民收容所八处,收容难民两万馀人。

希龄自皈信佛教后,并未在教理法义上作深入的研究,但是他礼佛虔诚,且在事务繁杂万端之情形下,每日静坐一小时,从不间断,对于佛教弘法事业,亦从不后人。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十年(一九二一年)及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北京佛教界发起讲经会,礼请太虚法师入京讲《维摩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希龄均参与发起,且列席听讲。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欧阳竟无在南京创办「支那内学院」,希龄与叶恭绰等在经济上予以支持,且被聘为院董。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内学院增设「法相大学特科」,经费无着,由希龄等联名呈请北京政府拨给基金十万元,且每月于江苏国税项下拨经费一千元,此皆由希龄之政界关系及社会清望所得之成果。

希龄信佛后,法名妙通,自署「双清居士」,晚年自撰墓志铭曰∶

色身非净,法相非真,四大和合,亦非我身,向物为我,我实不存,我既无我,朽骨何灵?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战后,京沪沦陷,希龄拟赴西南各省推广红 字会的救护工作,且为北平香山慈幼院迁往后方作安置,乃先赴香港,为伤兵难民募捐。到港未久,于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以脑溢血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于凌波着)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