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谢无量居士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谢无量居士

发布时间:2010/06/22 佛史人物 标签:谢无量居士浏览次数:1669

谢无量居士(公元1885~1963年)

民国初年(一九一二年),最早一本有系统介绍佛教理论的书籍,是蜀人谢无量所著的《佛学大纲》。

谢无量原名蒙,字无量,号希范,以字行。他原籍四川梓潼,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年)生于安徽芜湖。他自幼聪颖,十二岁读毕五经。特别爱好史书,喜谈论古今兴亡成败事迹,是岁他从汤寿浅习经世之学,苦读四年,学力大进。

光绪二十六年(一九○○年),他出门远游,由安徽至上海,转道北京,行程数千里,历黄河、太行之险,游迹所至,深切体会到民生之疾苦,及满清政府官史腐败之事实,从而启发了他的革命思想。

光绪二十七年(一九○一年),他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别班,与邵闻泰(力子)、李叔同(后来出家的弘一法师)、黄炎培、项骧等人同学。上课之馀,与马一浮、马君武合办《翻译世界》杂,介绍西洋文学。在这一时期,他受到新潮流的影响,结识革命人士章太炎、邹容、章士钊等,并曾为《苏报》撰稿,并参加「爱国学社」。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苏报案」发生,章太炎被捕,邹容亦自首入狱,无量乃东渡日本。未几返回,先后在镇江焦山、杭州西湖古寺读书,以此机缘与出家僧侣接触,始知有佛学。其后他到京师,入「译学馆」肄业二年。南下金陵,入杨仁山居士门下,从仁山研究佛学。

宣统元年(一九○九年)年底,以学部左丞乔树冉之荐,他返回四川,任「存古学堂」监督,兼授国文、理学课程。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辛亥,他参加浦殿俊,张澜领导的四川保路运动。民国肇建(一九一二年),存古学堂与四川国学院合并,刘师培任院长,无量任副院长。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应邀赴上海,任吴淞中国公学教员,未几转任中华书局编辑。他的《佛学大纲》一书,就是这段时间完成的。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他经杨庶堪、熊克武的介绍,在上海谒见孙中山先生,谈论颇为融洽。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事件后,他支持新文化运动,常在《新青年》上发表作品。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他在广东大学任教,适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聘无量为大本营参议,翌年改任大元帅府机要秘书。是年十一月,随同中山先生北上,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无量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授兼历史系主任。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国民政府成立,无量出任监察院监察委员。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办《国难月刊》,着文批评政府之不抵抗主义。中日战争期间,他在成都任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住在上海卖字维生。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四川文史馆研究员等职。一九六○年,到北京,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一九六三年,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无量一生的著作颇富,但佛学著作只有一本《佛学大纲》。这本书于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序论,下卷为本论。序论分三章,其内容为∶

第一章〈释迦本行记〉,记述释尊一生及十大弟子事迹。

第二章〈释迦灭度后佛教之传播及其教义之分判〉,简述印度佛教之流传,及北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第三章〈东土佛教流传之十宗〉,扼要介绍中国佛教大小乘十宗。

下卷本论分为三篇∶

第一篇〈佛教论理学〉,是对因明学的论述。

第二篇〈佛教心理学〉,阐述法相、法性及如来藏的心理学。

第三篇〈佛教伦理学〉,是对于因果报应、五戒、十善、六度万行等所作的阐述。

这部书出版后,在当时是第一部有系统介绍佛教理论的书籍,所以数年之中再版了四次,可见其甚受当时读者的欢迎。

无量的著作,除《佛学大纲》外,尚有《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老子哲学》、《诗经研究》、《楚辞新论》、《王充哲学》、《老子学派》、《王阳明学派》、《论理学精义》、《古代政治思想》等二十馀种。

(于凌波着)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