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能大师传|佛道斗法,惠能悟出了心的禅机(7)
发布时间:2020/08/04浏览次数:1302
惠能大师传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樵夫的生活,孤单、寂寞且冷清。然而,惠能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极为敏感。何况,前些...
-
惠能大师传|樵夫惠能的少年时光(6)
发布时间:2020/08/04浏览次数:1084
象州六祖岩·六祖大师隐修处 惠能大师传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坛经》 欢乐的日子过得格外迅速。 十六岁的惠能个头依然不高。而长他一岁的林山子,高...
-
惠能大师传|心在一切在,心空一切空(5)
发布时间:2020/08/04浏览次数:1186
惠能大师传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坛经》 惠能领着林大爷与林山子回到客栈,将母亲扶上小毛驴,“得得”驮到了广州城外的横林岗,在一处空闲的茅屋住了下来。林大爷一声招...
-
惠能大师传 | 卖身救母,孝心即佛心(4)
发布时间:2020/08/04浏览次数:1248
惠能大师传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坛经》 慧能半扛半拖,好不容易才将昏死过去的母亲带回寄宿的小客栈。 慧能请...
-
惠能大师传|好奇惠能的“十万个为什么”(3)
发布时间:2020/08/04浏览次数:1371
惠能大师传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坛经·般若品第二》 “爹——” 小惠能穿着长长的孝衫,戴着白白的孝帽,匍匐在村外山坡上。他的爹爹,已经躺在了那堆...
-
佛母洞为什么不让钻(内洞)了—蝉友圈五台山游学之旅
发布时间:2020/08/04浏览次数:3114
佛母洞又称千佛洞,它是一个石灰岩洞,坐落在山西省南台东南支脉接近山顶的地方。从台怀寺庙集群区沿公路南下二十里到白云寺,转向西入沟登山路五里,就到了佛母洞。一座屏障似的山崖,在接近山顶处...
-
《惠能大师传》|慧能降世,家道落魄(2)
发布时间:2020/08/04浏览次数:1341
六祖惠能大师 六祖惠能大师的话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坛经》 沿着当年达摩大师到达中国的珠江口,溯江而上,到肇庆,有一条从西南方向奔腾而来的支流,名叫新...
-
《惠能大师传》|楔子:世尊拈花微笑 达摩东渡传法(1)
发布时间:2020/08/03浏览次数:1642
六祖惠能大师的话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坛经》 楔子·(一) 公元前五世纪的一天,大梵天王来到...
-
新兴有座“祖庭之祖庭”,供奉着二十罗汉,背后的故事感人——蝉友圈佛旅网
发布时间:2020/08/03浏览次数:1555
云浮市新兴县龙山国恩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弘法地、圆寂地,它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唐中宗神龙三年赐额“国恩寺”,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南宗禅的三大祖庭之一。也是《六祖...
-
济群法师:《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蝉友圈佛旅网
发布时间:2020/08/03浏览次数:1409
禅宗由达摩传入中国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据记载,四祖道信便常劝人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指月录·道信传》)。五祖弘忍创东山法门,更普劝僧俗...
-
六祖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08/03浏览次数:2150
六祖惠能大师 六祖惠能大师在此期世垂迹的最后一天,把弟子们召集在一起,为大家传了一个偈子,叫《自性真佛偈》。 最后他告诉大家,你们各自珍重,我灭度后,你们不要学一般世人那样...
-
中国古今有哪些乘愿再来的佛菩萨?
发布时间:2020/08/03浏览次数:1773
佛菩萨慈悲应化人间 昔日,达摩尊者有师名般若多罗者,谓其曰:东土震旦(即中国),有大乘气象,可与传法。 正因如此,很多的佛菩萨本着大乘精神,乘愿再来,应化中国,度众生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