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朝圣游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印度朝圣游学 > 印度朝圣回顾 > 2015/03/27 印度朝圣 佛陀出家日·朝圣佛陀出家地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2015/03/27 印度朝圣 佛陀出家日·朝圣佛陀出家地

发布时间:2015/06/15 印度朝圣回顾 游记攻略 浏览次数:1794

2015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上图为印度南丹格尔佛陀舍家弃欲,落发出家之地。

蝉友圈·佛旅网讯:“全景佛陀应迹 印度尼泊尔朝圣”之旅的第七天,印度朝圣团的团员们朝圣了佛陀出家圣地。

早餐过后,我们便坐车前往森林,朝圣佛陀出家处。佛陀出家处在拘尸那罗森林偏僻之处,从印度语翻译过来叫“南丹格尔”。我们要换乘小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簸,穿越原始森林才能到达。路途上能看到象群、猴子等野生动物。

换成小车才能到达

头顶稻草的村民

经过前面的原始森林

乡村小路上行驶的货车

经过12个小时的辛苦,我们终于来到了佛陀出家处—师父说,这个地方应该来,这个塔最大,形状最奇特,很像坛城。

佛陀舍家弃欲,落发出家之地

保存最完整的阿育王石柱

发塔很像坛城

绕法塔三匝

每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太子发塔前发出离心

虔诚顶礼三拜

忆想佛陀当年出家的情形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佛旅领队耀晨在给大家讲解

佛陀出家的典故:

释迦牟尼佛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太子。释迦太子出生后七天,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父亲净饭王和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给予了太子最好的抚养,使其逐渐在伽毗罗卫国成长起来。

悉达多太子在十七岁的时候,净饭王就为他选择了一个德貌双全的女子,名叫耶输陀罗的与他结婚,但是太子多生多世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所以他虽然身处尘劳之中,心常清净无染,真是和莲华一样,生在污泥之中,而不染污。到了十九岁时候,悉达多太子由于久居深宫之中,心里很想到外面花园去游玩游玩。父王就派了许多大臣和宫娥彩女,陪同太子出游花园。另外命令一位有大智慧的大臣,跟随太子,亲侍陪伴,以便顾问酬答。

释尊剃发出家,誓愿济拔众生

太子首先来到东门花园,正巧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发白面皱,骨瘦如柴,驼了背,弯著腰,手里拿著一根拐棒,步履极其艰难,实在令人十分感叹。太子就问,这是什么人呀?侍臣答曰:太子,这是老人呀。当时太子触景生心,心里就闷闷不乐。他感觉到世界上的人一个个都有老苦,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老苦呢!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解决老苦的办法,由此就不去游玩,回宫去了。

过了几天,悉达多太子第二次又请求出去游玩,就到了南门,又碰到一个病人,睡在路旁,翻来覆去的呻吟叫苦,神魂颠倒,十分痛苦,形状极为可怜。太子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这是病人。”太子看到病人的痛苦,十分可怕。我们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不但大病是苦,就是头痛、牙齿痛等小病也是痛苦难熬。世界上人,哪一个人能够不生病呢?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解决病苦的办法,十分烦恼,无心去游览,就回宫去了。古人说:“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被五欲迷。”这二句话,也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次太子又向父王请求出去游玩,在大臣和许多宫娥彩女的陪同下,到了西门。刚巧又看到一簇人抬著一具死尸,脓血流溢,恶臭难闻。随行的亲属痛哭流涕,使睹者心酸。人死是四大分散,百苦交煎性命交关的时刻。就像那活活的牛,把它的皮剥了下来那样,又正像那活活的乌龟,把它的壳子生硬脱了下来一样。这一情景是多么痛苦多么悲惨呀?悉达多太子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这是死人。”太子又问:“我也会死吗?”答曰:“人都是要死的。”太子想了一想,人生在世,生必有死,最后一死,无论是什么人,都是无法幸免。

最后到了第四次,太子出游到北门的时候,突然间对面来了一位威仪济济,道貌堂堂的沙门。他身穿袈裟,一手持钵,一手拿了一根锡杖,安详地走了过来。悉达多太子一见,心里生大欢喜,就对这位沙门合掌恭敬地请问:“你是什么人呀?”答曰:“我是比丘。”太子又问,“比丘是做什么的呢?”答曰:“比丘是出家修行求道的僧人。我们出家人,一心修道,可以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四种最大的痛苦。”太子听后心想:我一向要解决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的根本痛苦,他说得太好了。

释迦牟尼佛因此思考──人为什么会变老、会生病、会死亡?要怎样才能不老、不病,甚至不会死亡?如何才能像这位修行者,这样的安详平静,没有忧愁苦恼?

净饭王用尽一切方法,豪华的宫廷,五欲的迷醉,都不能留住太子的心。终於,在一天夜里,当大家都在梦乡中的时候,太子起身,看了他那正在酣睡中的妃子w爱子最后一眼之后,便唤醒他的驭者车匿(chandaka 有译作阐陀、阐奴),跨上马背,悄悄地离开了王宫,离开了迦毗罗卫城。拂晓时分,到了罗摩村(ra-magra-ma),自己剃除了须发,披上袈裟(kas.a-ya),现了沙门相,并遣车匿回城代向他父王报告他已出家的消息。

佛陀的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报,世间少了一位英明的转轮圣王,却多了一位为众生指点迷途的伟大证悟者。

这些就是释迦牟尼佛出家以前所看到的情景,就是促使释迦牟尼佛最后出家,领悟宇宙人生的道理,证悟佛性,达到成佛,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百千陀罗尼,而说法救度众生的缘起。

太子剃发的地方位于迦毗罗卫城和巴特那之间的蓝摩国境内(今尼泊尔最南部的达马里地区)。《大唐西域记》对蓝摩国有如下的记载:

在蓝摩国故城外的森林中,有一座阿育王建造的高大宝塔——回驾塔,这里正是释迦太子解下宝衣,除去璎珞,并令车匿回城的地方。

回驾塔的东边有一棵赡部树,枝叶虽然已经凋残,但干枯的树枝还在。旁边还有一座小塔,是太子用七宝衣与猎人交换服装的地方。太子除去一切璎珞宝物,剃除须发之后,身上还有一件七宝衣,太子觉得这件衣服不是出家法服,便将此换得了猎人的衣服。

太子换衣不远处还有一座佛塔,也是阿育王所建,正是太子剃发的地方,当时太子自己割断了头发后,作瓶天人化作一位剃头者,为太子把剩余的头发剃除干净w

剃发塔的东南是一片旷野,走过一百八九十里,到达了一片尼拘陀林,林中也有一座佛塔,高三十多尺。当年佛陀涅槃后,舍利已经全部分完,众婆罗门没有分到,便在涅槃的地方收集火化后残余的灰炭,带回本国,建了这座塔加以供养。从那时起,这里的奇迹就不断发生,生病的人来此祈求请愿,大多很快就能痊愈。玄奘大师记载,这里常有野象衔着花来供塔。

灰炭塔旁边的伽蓝中有过去四佛座处及其散步的遗迹,伽蓝左右有几百座佛塔,其中最高大的一座是阿育王建造的,地基虽然已经塌陷,但塔身仍有一百多尺高。

看到迦毗罗卫故城遗址的一砖一石,不禁令人自然地回想起悉达多太子出家的过程。

佛旅领队耀晨带团朝圣佛陀出家圣地后,发回的感言: 释迦太子出城门见老病死人而觉悟世间苦相,厌离娑婆志求解脱,偷跑出家自剃须发身着袈裟。今日于太子发塔前顶礼三拜,沉溺五欲而不自知,以苦为乐心意颠倒,何如太子灵觉之性?何以出离?何时出离?何以放下?何以解缚?何处安心?何处究竟?!扪心自问,大哭之…(文图/佛旅网 德正 耀晨)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