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禅宗五祖-弘忍法师(西元601~674年)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禅宗五祖-弘忍法师(西元601~674年)

弘忍法师,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於隋仁寿元年(六○一年)。七岁时,从四祖道信(西元五八○~六五一年)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六五一年)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後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

中国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到三祖僧璨,其门徒都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聚徒定居於一处。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风一变。道信於唐武德(六一八年)初入黄梅双峰山,一住三十馀年,会众多至五百。後来弘忍移居东山,又二十馀年,徒众多至七百人这两代禅徒都定住一处,过著集体生活。他们实行生产自给,把运水搬柴等一切劳动都当作禅的修行;弘忍并认为学道应该山居,远离嚣尘。这是後来马祖、百丈等於深山幽谷建立丛林,实行农禅生活的指导思想。

唐显庆五年(六六○年),高宗遣使召弘忍入京,他固辞不赴;乃送衣药到山供养。龙朔元年(六六一年),弘忍令会下徒众各作一偈,以呈见解,若语契符,即以衣法相付。上座神秀先呈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另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这句是比较通行的记载,敦煌本「坛经」此句作「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弘忍以惠能见解透彻,遂授以衣法,叫他南归。咸亨五年(六七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弘忍圆寂,年七十四,葬於东山之冈。开元中(西元七一三~七四一年)学士闾丘均为撰塔碑。代宗时(西元七六三~七七九年)谥为大满禅师。

弘忍法师的禅学传自道信。道信自说他的法门∶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弘忍常说∶「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经之根本。」又说∶「诸佛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宗镜录」卷九十七)这是他继承道信以心法为宗的设施。有弘忍评神秀的造诣说∶「吾与神秀论『楞伽经』,玄理通快」(「楞伽师资记」引「楞伽人法志」)。神秀後来答武则天问东山法门依何典诰时说∶「依『文殊般若经』一行三昧。」(见「楞伽师资记」)由此可知弘忍和道信的思想是一贯的。又道信说一行三昧的修法,引「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间,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念名号,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楞伽师资记」)弘忍也继承了这一思想,为他的门下建立念佛禅的理论根据。

弘忍法师的著作,未见记载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