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李士谦居士(西元523~588年)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李士谦居士(西元523~588年)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幼年丧父,孤身事母;又敏慧好学,莫敢弛惰。十岁即通经史,能撰文。魏广平王辟为参军(王府中的重要幕僚)。後因北齐篡魏,去官归家。隋朝建立後,子约毕志不仕,屡徵不应,在家与母亲相伴度日。及母亲去世,便舍去家宅为伽蓝,延请憎人人居;自己则脱身游学,博览内外经籍,归心佛乘。

子约以君子自期,尝谓人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隋书》卷七十七,《李士谦传》)一生进学修德,乐善好施。子约家境富有,却躬处节俭,每以振施、立德为务。州里人家有分财不均而相诉讼争斗者,常常自出其财以补其少者。有耕牛进其田者,子约则牵之阴凉处喂食,然後还於主人。其家仆尝逮住一个偷粟者,子约安慰说∶「穷困所致,无相责也」。(同上)然後放其回家。遇上灾荒之年,子约家常设粥以救济或出粟以贷乡人。时值第二年仍然欠收,借家无力偿还,皆来谢罪。子约却待以酒食,当面把数千石的借粟契约一并烧毁,笑曰∶「债了矣,幸勿介意也。」第三年粮食丰登,乡人争相前来还粟,子约皆辞而不受。乡人称其大德,感激不尽。(见《宋史》本传)

子约善谈名理,为了宣传佛教的思想学说,多方辩惑开导众人。尝有一客人不信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谓「报应之说,唯佛书载之,世典皆无。」子约回答说∶「积善馀庆,积恶馀殃。高门待封,扫墓望丧,非报应乎!」说明世典也不乏此说。且又说∶「佛经云,『轮转五道,无有穷已』,非即贾谊所言『千变万化,末始有极』之谓乎,佛道未东,而贤者已知其然矣。」贾谊是汉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作有《鹏鸟赋》曰∶『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这本来是在说明万物的自然变化。子约在此却将其和佛教的轮回说连系起来,并且认为贾谊在佛教还未传来之前就已认识、说明了轮回报应的道理。子约还为此举出了许多传说中报应的事例,其目的在於宣传佛教学说。客人又举北朝无神论者邢邵(子才)之话,「岂有松柏後身,化为樗栎?」以说明无轮回报应。子约回道∶「此不类之谈也。变化由心,木岂有心?」认为木非动物、人类,不可类比,坚持了佛教学说。子约还有句关於三教优劣的名言∶「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把佛教举於最优胜的地位,而儒家则置於最下。(参见《居士传》本传。《宋史》本传)

子约终身不饮酒,不食肉,口无杀害之言。闲居时,常危坐终日,禅诵不止。六十六岁时终於家。乡人为其树碑纪念。

(史向前编著)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