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梁启超居士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梁启超居士

发布时间:2010/06/22 佛史人物 标签:梁启超居士浏览次数:1921

梁启超居士(公元1873~1929年)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正月二十六日。他是近代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佛学研究者。

任公六岁入塾就学,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中了秀才。十九岁应试,中式举人。谒康有为于广州万木草堂,从康受业,治今文经学,由此得知许多新知识和新道理,眼界为之大开,他尽弃旧学,成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后世并称「康梁」。

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任公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重要论文,阐扬变法维新思想。时,谭嗣同以候补道在南京候补,与任公交往密切。谭嗣同随杨仁山学佛,着《仁学》一书,颇受任公之影响。翌年,任公到长沙,主讲于湖南时务学堂,蔡锷(松坡)亦为时务学堂学生。

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以徐致靖之荐,入京陛见光绪,奉朝旨办京师大学堂及译书局。是年八月,参加「戊戌变法」,年底变法失败,出亡日本,为时十四年之久。在这段期间内,他广读西方学术著作,思想为之一变。在日期间,他先后主编过五种刊物 ——《清议报》、《新民丛报》、《政论杂》、《国风报》及《新小说》,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鼓吹政体改造,在当时国内外的知识界发生很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民国肇建(一九一二年),他自日本返国,结束其流亡生涯。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熊希龄组阁,任公出任司法总长,未久去职。民国四(一九一五)、五年(一九一六年)间,袁世凯欲谋称帝,任公策动蔡锷出走,组织护国军,维护共和。他在天津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对于遏阻袁氏称帝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他代段祺瑞草拟讨伐张勋通电。复辟闹剧结束,段祺瑞复出组阁,任公出任财政总长,未几在军阀混战及政客斗争中失势辞职,结束其政治生涯,转而从事学术研究。

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任公赴欧洲考察,回国后着《欧游心影》一书,宣称欧洲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发扬中国固有文化。他并宣称从此放弃政治活动,全力从事于国民基础之教育事业。他以后曾组织共学社,公开讲学,并邀请国外著名学者来华讲学。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他发表〈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一文,由此挑起了社会主义论战,任公以折中主义反对社会主义。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以后,他即致全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等校,并出任过北京图书馆馆长、司法储才馆馆长等职。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元月,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五十七岁。

任公对学术上的贡献极为卓著,生平著作一千数百万字,晚年深入的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并研究佛学。他所著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都是在史学上极有影响的作品,此外如《饮冰室文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史》、《墨子学案》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其中对佛学颇有影响的,则为《佛学研究十八篇》一书。

任公之研究佛学,最早是受他老师康有为的影响,他在〈三十自述〉一文中说∶「先生又常为语佛学之精奥博大,余夙根浅薄,不能多所受。」后来他在上海、北京与谭嗣同交往,二人常「相互治佛学」。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他自欧洲考察返国后,即深入研究佛典,并以研究所得,撰写论文发表。如〈佛教之初输入〉、〈一千五百年前之中国留学生〉、〈佛教与西域〉、〈佛典之翻译〉、〈翻译文学与佛学〉等篇,都是这几年完成的。

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任公应东南大学之请,到南京讲学。时,宜黄大师欧阳渐在支那内学院讲唯识,任公亦到内学院听讲兼旬,虽病不辍。事后,任公报大师书曰∶

自怅缘浅,不克久侍,然两旬所受之熏,自信当一生受用不尽。

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任公参考日本佛教学者的著作,写了一篇〈大乘起信论考证〉,认为这本论不是由梵本所译,而是中国人的作品,他誉此书是一本「伟大杰出的思想论着」,引为中华民族之光荣。继之,支那内学院的王恩洋亦作〈大乘起信论料简〉,认为「斯论之作,固出于梁陈小儿。」且欧阳渐在内学院讲〈唯识抉择谈〉,亦非议《起信》,这就使支那内学院与太虚大师的武昌佛学院,引发一场《起信论》的真伪之战。

任公与太虚大师、宜黄大师,双方固皆有交谊。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八月,任公至武昌,适中华大学举办璁期讲习会,太虚大师应邀讲「因明大纲」,任公偕友人高一涵、傅佩青与会听讲,与大师晤识。翌日,武汉佛教会专请大师及任公莅会演讲。未久,太虚大师创办的武昌佛学院成立院董会,任公被推为院董事长,而任公同时也是支那内学院的发起人。

《佛学研究十八篇》一书,是任公生前发表在各刊物的论文集。任公病逝后,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由上海中华书局收录而辑为是书。此书与当时一般佛学著作不同之处,是文中不谈玄说妙,不讨论因果轮回,完全以学术研究的观点来研究佛教经典,富有创见及启发性。

(于凌波着)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