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死后有没有神识存在?
发布时间:2013/10/17标签:中阴身佛教知识佛旅网死亡神识浏览次数:2137
《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很多论典都讲到中阴身。中阴身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在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转化过程中出现,处于死有和生有之间。持续时间很短暂,一般是七天至四十九天。当进入下期生命时,中阴身...
-
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3/10/15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地狱天堂济群法师浏览次数:2064
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处天堂;也有些人贫病交加...
-
佛教如何看待灵魂转世之说
发布时间:2013/10/11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灵魂转世轮回浏览次数:2046
西藏圣湖 佛教从缘起的角度,认为世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主体,并因此否认灵魂。但是,否认灵魂并不等于否认轮回,否认生命的相续。在一期生命结束之后,有情还会继续随业力流转于六道。而对于成就者来说,则是按...
-
佛弟子出家后还能回俗家吗?
发布时间:2013/10/09标签:佛教徒佛教知识佛旅网出家还家浏览次数:2071
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之辈,往往对出家的动机与意义失去正面的共识,因而臆测错误,或道听涂说,或受传统邪说谬论而导归成邪论,自始至终不得正解出家修行真实义,也因此思想中毒...
-
佛门中的称谓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3/10/08标签:三藏佛教知识佛旅网和尚法师称谓菩萨浏览次数:2267
所谓“称谓”也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以为,出了家就是“和尚”,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
-
佛弟子礼拜佛菩萨应如何观想?
发布时间:2013/10/07标签:佛徒佛教知识佛旅网拜佛礼佛观想浏览次数:2068
我们在拜佛、供佛时,应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观想我们所拜、所供的是无量诸佛,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
-
为何放生 如何放生
发布时间:2013/10/06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放生浏览次数:2034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
-
化解嗔恨心最好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3/09/30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嗔恨心圣严法师浏览次数:2357
大家都知道嗔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嗔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然而,勉强控制嗔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嗔恨自己,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
-
通常读诵的佛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3/09/28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佛经诵读浏览次数:2415
读诵的佛经,但视为了什么目的,再看能有多少时间。通常佛教徒们读诵的经典,不出《心经》、《普门品》、《阿弥陀经》、《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一部分有较多时间的人,可以读诵《法华经》、《华严...
-
如何看待欲望?
发布时间:2013/09/27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善恶欲望生命浏览次数:2352
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而以佛法观点来看,欲望从伦理角度可分为善、恶、无记三性。其中,善的欲望需...
-
如何看待欲望?
发布时间:2013/09/27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善恶欲望生命浏览次数:1512
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而以佛法观点来看,欲望从伦理角度可分为善、恶、无记三性。其中,善的欲望需...
-
农历八月二十二日 燃灯古佛圣诞
发布时间:2013/09/26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燃灯古佛浏览次数:2060
2013年9月26日,农历八月二十二日,燃灯佛圣诞。燃灯佛,原作然灯佛,民间俗称燃灯古佛。梵文音译提和竭罗,《瑞应经》译作锭光佛,《大智度论》则译作然灯佛。《大智度论》:“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