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胡子笏居士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胡子笏居士

发布时间:2010/06/22 佛史人物 标签:胡子笏居士浏览次数:1591

胡子笏居士(公元1876~1943年)

胡子笏,字瑞霖,法名妙观,是民国初年佛教中知名的大居士和教育家。他是湖北黄陂人,寄居江陵,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出生在一个富商的家庭,幼年受家塾教育,攻读八股文,习科举之学,惟未应试。及年长时,出国留学蔚为一时风气,他也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肄业。

光绪末年(一九○八年),他自日本学成归国,以家世业商,富于赀财,在武汉创办「实业奖进会」。时,清廷农商部于南京举办「全国劝业奖金会」,被聘为湖北馆总办。宣统初年(一九○九年),被选为湖北省谘议局议员。他留学日本时,与革命志士相交往,亦具有革命思想,故在武汉亦暗中参加革命活动。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他任军政府理财部部长。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出任湖南省内务司长,兼湘江道道尹。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调任福建省省长,因与督军李厚基意见不合,无法施展其政策,遂辞职而去,未几为徐世昌聘请为总统府顾问,遂侨寓北京。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九月,北京佛教名流张仲仁、庄蕴宽、夏寿康等发起「已未讲经会」,请太虚法师于北京象坊桥观音寺讲《维摩诘经》。法师讲是经时,文义新颖,言辞畅达,于积集福智资粮,创造净土,特多发挥。佛教名流居士马冀平、陶冶公、王虚亭、周秉清等均列席听讲,子笏亦随喜听讲。一部《维摩诘经》听完,大有感悟,即虔诚皈依三宝,绝意仕途,潜心内典,断荤食素。

子笏原本家赀富有,自幼讲究生活享受,各地服官期间,上任必以厨师自随。自听太虚法师说法后,始知往日所食之盘中珍馐皆是众生之肉,皆与自己同一灵知觉性,其好生恶死,亦与我人相同。佛法言「同体大悲」,现前一切众生皆为我人过去之父母兄弟眷属,是以我人食众生之肉,不啻食自己过去父母兄弟眷属之肉。他自此不但实行素食,并且持「过午不食」戒,且持之极为彻底。一般讲来,讲经、行脚者,不宜持午,以体力消耗较多故。而胡氏持午,在旅行甚之于逃离时,均行之不辍,可见其行解精卓,亦可见其修道坚毅。

子笏皈依三宝后,即追随太虚法师,参与弘法活动。举凡法师的弘法事业,他无不竭诚拥护。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九月,子笏与北京佛教名流居士发起讲经会,迎太虚法师晋京,于弘慈广济寺开讲《法华经》。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三月,太虚法师在湖北武昌创办「武昌佛学院」,子笏为发起创办人之一,且予以经费上的大力支持。

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自日本学密归来的释大勇,在北京慈因寺成立「藏文学院」,为入西藏学密作准备。子笏以久居故都,受雍和宫喇嘛的影响,对密宗有浓厚的兴趣,因之对大勇的「藏文学院」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后来,学院改为留藏学法团,团员二十馀人赴藏的旅费及生活所需,均由子笏负担。后来,学法团团员法尊等在西藏学成,回到四川主持「汉藏教理院」,译出宗喀巴大师名著多种,对沟通汉藏文化贡献殊伟,而幕后功臣实是胡子笏居士。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十月,日本在东京召开「东亚佛教大会」,中国佛教界组成「中华代表团」二十六人,为持松、弘伞、曼殊揭谛、韩清净、徐森立、张宗载等,而共推太虚法师、道阶和尚、王一亭居士及子笏四人为团长。子笏随团在日本将近一月,结识了许多日本佛教界的朋友。

由日本开会归来数年间,他在华北推动佛教弘法工作。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他联合华北各地佛教社团及信众,组织了「华北佛教居士林」,扩大接纳社会人士皈依佛教。

民国十七(一九二八年)、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太虚法师游化欧美,回国之后,子笏发起迎请大师北上讲学。大师于民国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