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员 的所有帖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找到标签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 平和是养生的起点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养生平和起点浏览次数:1447

        “和”,一个人人喜欢的汉字。民以食为天,“禾”字旁一个“口”,当农业收成好了,口中有粮吃了,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了保障,这是和最起码的前提了。中国汉字就是这么伟大。孟子说“食、色、性也”...

  • 心理的病态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心理病态浏览次数:1509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的心理也会害病,心理的病就是贪婪、瞋恨、愚痴、嫉妒、邪见……等等。心理上有病时,也应该设法加以治疗;身体肮脏时要用水来洗,心理上有肮脏,则要用真...

  • 佛教养生之道——素食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佛教养生之道素食浏览次数:1715

         素食是我国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其中荤指葱、蒜、韭菜等五种气味强烈(辛臭)的蔬菜,腥指一切动物肉。不食荤主要是为了清...

  • 饮食疗法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饮食疗法浏览次数:1720

      暴饮暴食是饮食的大忌,更是引起胃肠病的原因,   进食过多的生、冷、辛、辣、肥、酒,无异是危害身体。   要想保持健康,就必须讲求食物的五味调和,   注意食物营养的要求和宜忌。   食之义趣...

  • 佛教的修禅与养生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佛教修禅养生浏览次数:1943

         养生的方法是多元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养生的炼养术。印度的瑜伽功就是一种养生。瑜伽源于婆罗门教,是印度六派正统哲学体系之一,影响遍及其他许多印度思想派别。它的根本经...

  • 佛教养生智慧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佛教养生智慧浏览次数:1700

         佛教养生可以概括为:“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而通过佛教养生理论我们获得快乐、安逸、坦然、安祥和健康。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是佛教养生的精华,就是佛教养生...

  • 佛教养生学家赵朴初

    佛教养生学家赵朴初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佛教养生学家赵朴初浏览次数:1966

         赵朴初老先生不但是一位高僧,而且是一位佛教的养生学家,他总结养生三点:一是素食,二是按摩,三是“静想”。有人说“乐观是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它可以激发人的活...

  • 药师佛与养生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养生药师佛浏览次数:2361

         佛教中的药师佛又称为“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载,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

  • 素食与养生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养生素食浏览次数:1837

        素食斋饭是佛教长寿的秘诀之一,素食是我国汉化大乘佛教的独特产物,并非全世界佛教都需遵循的一条饮食规定。我国佛教终生素食,忌荤戒腥,只吃五谷,豆类、蘑菇、蔬菜、鸡蛋等。从现代营养学...

  • 节食与养生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养生节食浏览次数:2018

        中国古代总结出来:“长寿之道,在於养生;养生之本,在於饮食;饮食之要,在於节食。”节食,如何节食,其实就是要按照佛陀的五戒,加过午不食。大家有去过寺院吃饭吧,一般寺院行堂吃饭都是给三分...

  • 行善与养生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养生行善浏览次数:1929

        佛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是一切恶不做,众善奉行就是一切善去奉行,当你只做善事,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回报,自然使你感到心情愉快,愉快的心情是长寿的基础,是养生的良方。&n...

  • 禅功与养生

    发布时间:2012/08/29标签:养生禅功浏览次数:1739

        所谓“禅”,也叫禅定和禅功。是梵文dhyama(禅那)文略称,其意为“深思”、“静虑”,“思维修”,“守一”,“心一境性”,“制心一处”,是佛家气功。《圆觉经》说:“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由于禅定明...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