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员 的所有帖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找到标签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教知识蝉友圈浏览次数:1769

      课诵的原则,以定时做定课为主。内容应该包括供养、礼拜、禅坐、持名、读诵、发愿、回向等。 所谓供养,是在佛前摆设香、花、灯、果、净水和食物。如果条件许可,应当每日换新,保持鲜度;否则亦不...

  • 佛教平等思想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教平等思想浏览次数:2209

        蝉友圈·佛旅网讯 “平等观”是佛教的根本要义之一,它既是佛教的一个观照法门,也是开悟后的一种真实体验。究竟来说,佛教平等观是建立在佛教的“缘起论”之上,是“缘起论”的逻辑必然。随着佛教缘起...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蝉友圈浏览次数:1696

    1、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史人物佛教知识离欲上人蝉友圈浏览次数:2055

    乐至报国寺前任住持离欲禅师,法号觉空,俗名侯喻君,四川省合川县泥溪乡(今属重庆市合川区)人。生于1885年,1992年4月17日(农历三月十五日)预知时至,安详坐化。世寿124岁。1简介离欲上人(1868-1992),...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临终关怀佛教知识蝉友圈浏览次数:1703

    现代医学常常辩论有关‘安乐死’的道德观念,佛教的观点是站在哪一方呢?  一个生命在什么时候完结,是该生命的业力及因缘所生,并不应由另一个人决定。由佛法的角度去看,任何杀生的行为,包括自杀,都是佛陀禁...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临终关怀佛教知识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660

      信愿行坚固的行者,临终无人助念,可否决定往生净土? 往生西方净土,具足信愿行,临命终若正念提起,往生西方净土绝对成就无疑。假令周遭有莲友,及出家师父为其开示念佛,可让临终者往生更顺利,...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675

      加持的力量 佛教的教法可以涵盖许多不同内容的层次,从民间信仰的层次、高级宗教的层次、哲学的层次以及到达实相无相的层次。 若从实相无相的层次而言,这是佛教的根本,也是佛教的基础,因为佛...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625

      1、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2...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家艺术佛教知识佛教雕塑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2271

        千佛的经典依据及其界定 在佛教尊像谱系当中,有佛、菩萨、弟子、罗汉、天王、力士、天龙八部众等,其中单就佛像而言,小乘佛教讲只有一佛即释迦佛,而大乘佛教则主张佛有无数,如恒河沙...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史人物佛教知识佛旅网蝉友圈高僧大德浏览次数:2363

    释道阶(西元1870~1934年),俗姓许,名常践,号晓钟。出家后法名道阶,又号八不头陀。他是湖南衡山人,生于清同治九年(一八七○年),幼受私塾教育,十余岁时好听神仙故事,就有了出家修道的思想。十四岁开始...

  • 佛学与科学:中国佛教徒的古今科技成就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学与科学佛教徒的古今科技成就浏览次数:2591

      蝉友圈·佛旅网讯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周年。在这两千周年的传播历程中,佛教深入社会,净化人心,启迪智慧,为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开拓,历史的前进,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然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经磨难,几...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教艺术佛教音乐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2421

      曹植为中国佛教梵呗第一人 斋饭依八关 昏钟警诸妄 陈王演真呗 深公吐玄唱 清波徐潆洄 法雨渐调畅 振如迅霆击 细若游丝飏 哀籁流凡听 圆机转天吭 哉闻青莲座 妙法宣无上 魔...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