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家养生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385
菩提伽耶禅定(2014蝉友圈·佛旅网领队摄于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佛教对于中国来说,其实是舶来品,但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它的宗旨是以修心为主。所以讲中国的精神养生,不能不讲佛教的精神...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佛家养生丨浏览次数:2175
学佛的人,不许说神弄鬼地自作灵媒,也不得亲近灵媒 所谓灵媒,在古代,男的称为觋(wizard),女的称为巫 (witch)。宗教学上称禁厌师(sorcerer)、医巫(medicine man)、术士(magician)。西...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佛家养生丨浏览次数:1708
右侧吉祥卧功德极大修禅都是在人的意识清醒的时候进行的,但是人在一天中会有三分之一的时伺处于睡眠状态。哪种睡觉姿势最好呢?其实在人睡眠时也可以继续修持养生,关键在于睡觉时的姿势。佛家提倡的睡眠姿势主...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教知识佛教美术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2143
在公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佛教美术亦随之在中国发展。《后汉书》卷八十八说:“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高僧大德丨浏览次数:1729
新元寺东日法师生平(1924—2004)(韩国) 韩国有着隐士之国的美称,而鸡龙山脉更是隐士之国的隐士之山,蜿蜒如龙的鸡龙山脉孕育了很多的有道高人,著名预言《格庵遗录》就是由鸡龙山的一个修道人传出的。新元...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临终关怀丨浏览次数:1739
人死亡后并不是代表一切的毁灭 谈到“死亡”两个字,一般人皆避开不说,或者 因为不知死亡与他自己有关系,因此个个都没有危机意识,大体上社会人士顶多只谈到生老病三大问题,死的问题就跳过干脆不谈...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佛教知识丨佛教音乐浏览次数:1604
佛法认为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凡夫障深慧浅,无法直接证入无上菩提,必须假借一法来修行,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菩萨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开讲的。佛教的一大特色,即...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佛教知识丨临终关怀浏览次数:2206
乐至报国寺前任住持离欲法师的师父思摩法师、本空法师和师兄空相法师,虽然没有担任过乐至报国寺的什么职务,但因为他们是离欲法师的师父或师兄,离欲法师专门将他们的像片带到缅甸分别塑造了思摩法师...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佛教知识丨临终关怀浏览次数:1733
火葬与土葬有何差别?何者殊胜有意义?该如何选择? 人类当死亡之后,快则刹那间即随业感召投胎转世去了,慢则七七四十九天即受报投生六道而去,有修有证之行者,感召四圣,念佛一心不乱(梵语aviks...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佛教知识丨浏览次数:1565
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皆系出于不同悲愿 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阎浮众生业感品〉的记载,地藏王菩萨在无量劫以前,曾为一小国王,与其邻国的国王为友,当时两国的人民,多造众恶而不修善行,二王...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佛家养生丨浏览次数:2031
素食养生,培育慈悲种子,种下福田 素食斋饭是佛教长寿的秘诀之一,素食是我国汉传大乘佛教的独特产物。我国佛教终生素食,忌荤戒腥,只吃五谷,豆类、蘑菇、蔬菜等。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佛教的...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蝉友圈丨佛旅网丨佛教知识丨佛教雕塑浏览次数:1668
中国的天然石材雕刻及石制品装饰艺术渊源流长,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石文化,至今留下了许多石文物瑰宝,举世闻名。各时期的石雕、石刻、石装饰艺术品,从古至今永恒不断,延绵时间之长、数量之丰、分布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