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法门与临终关怀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临终关怀佛教朝圣佛教知识净土法门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312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希望长生不老,但死亡不会因人们的惧怕而消失,这是我们的常识。现代医学的进步,可以减轻许多人患病时的痛苦,但绝不能使人长生不死。某些疾病的确会对濒死的患者带来极...
 - 
                  
                                                         
                     
                  
                    
临终助念功德非常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临终关怀佛教朝圣佛教知识功德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183
摘录于净空法师相关佛学讲座光盘 你帮助别人助念,帮助他往生,对自己决定是殊胜功德,是好事情,这个事情肯定是好事情。他的恶因恶果绝对不会跑到你身上来,没有这个道理。你能帮助人往生,大慈菩萨讲,真正...
 - 
                  
                                                         
                     
                  
                    
临终示要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临终关怀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注意事项蝉友圈浏览次数:2376
念佛之人。若已证道。则临命终时。任彼刀割香涂。了无动念之事。则无所谓为损益也。若只有修持之力。未能到业尽情空地位。则临终得人助念。即可决定往生。若遇无知眷属。预于未死以前。为之洗沐换衣。令其搬动受...
 - 
                  
                                                         
                     
                  
                    南怀瑾谈临终前身体四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临终关怀临终身体变化佛教旅游佛教知识南怀瑾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979
南怀瑾(图片来源:资料图)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当你生出来的时候,就是死亡的开始,即生即...
 - 
                  
                                                         
                     
                  
                    
中阴身浅问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中阴身临终关怀佛教朝圣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425
问: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但是念佛人临终是灵魂往生抑或中阴身往生?(慧香) 答:中阴亦称中有,其意即此处已死,彼处未生,中间所有之身耳。称之曰灵魂,随顺俗情,亦未尝不可。但往生...
 - 
                  
                                                         
                     
                  
                    
从临终相状看后世投生
发布时间:2014/07/01标签:临终关怀临终相状佛教朝圣佛教知识后世投生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270
从人临终时的相状看后世投生。众所周知,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所谓六道轮回之六道,包括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除《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于“六道”中加入“仙趣”,...
 - 
                  
                                                         
                     
                  
                    
李海波:“临终关怀”——需要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4/06/27标签:临终关怀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旅网社会关注蝉友圈浏览次数:2051
一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通常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师、社工和义工等多方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无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过3到6个月的临终患者提供特殊的缓和医疗服务,也包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
 -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生死无憾
发布时间:2014/06/04标签:临终关怀佛教朝圣朝圣游学蝉友圈西藏生死书浏览次数:3908
这本书,我看了好几天。我被此书深深吸引,深深折服。它出脱于佛教经典,又给出了各代藏传佛教大师和上师们的修证体验和经验,真是功德无量,令人受惠多多,无以言报,唯有致以遥远地感恩与虔敬地顶礼!很感谢贤...
 - 
                  
                                                         
                     
                  
                    
器官捐赠与佛教的生命关怀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生命关怀浏览次数:2512
壹、前言 从佛陀的本生经典中观察,器官捐赠是合理,而且是十分值得推展的慈悲行动。但是,在当代中国佛教徒的观念当中,一向认为人死之后,神识尚存而且有知觉作用。所以,死后妄动身体,将带给亡者极...
 - 
                  
                                                         
                     
                  
                    
《佛说死亡》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说死亡》读后感浏览次数:2271
死亡,是人类自有生命主体意识以来,一刻未曾停止思考过的命题。由死亡造成的肉体意义上的绝对消逝,以及死后世界或苦或乐,或光明或黑暗的未知,导致了对死亡天然的畏惧与焦虑。人类远古的先祖在与自然的艰苦对...
 - 
                  
                                                         
                     
                  
                    
看《佛说死亡》有感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说死亡》有感浏览次数:1956
在人类世界中,生、老、病、死是人生中不可抗拒的,而在这四者当中死亡是最令人生畏者,也是所有宗教和哲学不可回避且历史弥新的问题。 死亡虽直观的表现在于...
 - 
                  
                                                         
                     
                  
                    
生命关怀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生命关怀浏览次数:2092
生命有如渡过一重大海 我们相遇在这同一的狭船里。 死时,我们同登彼岸 又向不同的世界各奔前程。 ——泰戈尔 他坐在望海楼边的一张石椅上望着浪花出神,风吹着本就凌乱的头发,周围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