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619
1、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家养生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432
菩提伽耶禅定(2014蝉友圈·佛旅网领队摄于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佛教对于中国来说,其实是舶来品,但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它的宗旨是以修心为主。所以讲中国的精神养生,不能不讲佛教的精神...
-
发布时间:2015/01/07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2094
养生须调和:调食、调眠、调身、调息和调心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生疾病,或外界因素所致,或自身饮食起居、情志调摄不当。如《摩诃止观卷六》所言:“众生病缘种种不同,诸病苦痛种种不同,诸药方...
-
发布时间:2014/12/04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蝉友圈浏览次数:1482
1、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3、气以行血,...
-
发布时间:2014/12/03标签:佛家养生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601
编者按: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佛教很讲究作息时间的。晨起、早课、午休、晚课,早睡...
-
发布时间:2014/12/03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蝉友圈浏览次数:1586
葬仪的进行,应该有诵经、念佛等佛事 葬仪的进行,应该有诵经、念佛等佛事。但在中国现行的佛教葬仪中,出家人只管诵经,却不是葬仪的主体;因为葬仪中的家祭、公祭等仪式,均委由葬仪社派人司礼,...
-
发布时间:2014/12/03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蝉友圈浏览次数:1545
编者按: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 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
-
发布时间:2014/12/03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517
健康状况主靠人体本身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 1、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
-
发布时间:2014/12/03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696
阴阳平衡,生命之本 1、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怎么会伤元气,失去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
发布时间:2014/12/03标签:佛家养生佛教知识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845
情志与疾病 1、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2、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
-
发布时间:2014/11/25标签:佛家养生蝉友圈浏览次数:1613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1、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
-
发布时间:2014/11/21标签:佛家养生佛旅网蝉友圈浏览次数:1761
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 1、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酒色劳力,真气耗而外邪入矣。 2、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