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朝圣游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印度朝圣游学 > 印度朝圣回顾 > 灵鹫山的回忆 — 我的印度朝圣之旅(六)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灵鹫山的回忆 — 我的印度朝圣之旅(六)

发布时间:2016/04/20 印度朝圣回顾 游记攻略 浏览次数:2436

:佛历2560年,西历2016年3月29日,菩萨戒弟子李建偕同老伴,参加广州“蝉友圈·佛旅网”组织的印度朝圣团,一行13人从广州出发,踏上了朝圣之旅的行程,西行万里,历时15天。

[toggle title=”印度朝圣 佛弟子一生的向往” state=”open”]

走近佛子心灵的故乡—印度朝圣散记 2016.3.29
祇园精舍的思念(二)
神圣的蓝毗尼园(三)
拘尸那罗的伤感 (四)
阿难陀舍利塔结缘记(五)
灵鹫山的回忆 (六)
追忆那烂陀(七)
让人难以忘怀的菩提伽耶 (八)
鸡足山的沉思(九)
仙人住处鹿野苑 (十)
恒河岸,生与死同在 (十一)
结语:印度尼泊尔朝圣之旅的几点感悟(十二)
泰姬陵、红城堡的记忆 (外传)
诗歌集·喜贺印度朝圣圆满 (外传)

[/toggle]

佛旅网印度朝圣之旅

4月7日,农历丙申年的三月初一,朝圣团起了个大早。5:30早餐,6:00出发去朝圣灵鹫山。今天安排的景点较多,其他还有竹林精舍、那烂陀大学、苦行林、尼连禅河、牧羊女塔等。这是在我们在印度朝圣的第10天。

虽然佛经上一直称它为耆阇崛山,但我们还是习惯上称呼它为灵鹫山。“灵鹫山”是多有灵气多么生动的一个名字,不像“耆阇崛山”那般拗口难记。虽然名字的来历众说纷纭,我们一路上山时也没见到一只鹫鸟,但确实在山顶上看到了一块像鹫鸟的岩石,所以说“名不虚传”。

佛陀在王舍城弘法10多年,主要栖止于竹林精舍和灵鹫山这两个地方,而且大部分讲法时期都在此城。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即出于此山。中国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见到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说的也是它。佛陀在这里宣说了《妙法莲华经》、《大般若经》等许多经典。净土宗依据的根本经典《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是在这里宣说的,从而肇始了净土一宗,开启了末法时期度无量众生于苦海的大愿之门。所以灵鹫山又被称为“灵山净土”。此处不但是净土宗的根本发祥地,也是佛陀常住说法的净土。佛陀在《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授记云:“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余国有众生,恭敬信乐者。我复于彼中,为说无上法。汝等不闻此,但谓我灭度。……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这段偈文的意思是,灵山为释尊报身常住之净土,释尊为度化众生,故方便示现涅槃,而实无灭度,常住灵山说法,劫末火灾起时,世界悉皆烧尽,唯此净土不毁坏,常住安稳,天人充满。

我们朝圣团一行13人,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可能所修持的宗派不同,有禅、净、密宗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都是佛陀的正信弟子。出了国到了印度,我们十三人代表的就是十三亿中国人,佛缘万里来相会,印度朝圣十三人。迎着一轮红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我们脚步轻盈地沿着平整的石板路逶迤而上。因为是清晨,路旁叫卖旅游品的商贩还都没来,沿途乞讨的妇人和小孩也不是很多,山也不算高。七点钟时,已经到达山顶。

眼前就是佛陀两千五百多年前宣教的说法台,没有了金碧辉煌的大殿,也没有人头攒动的万千僧众。只看到在山顶一片开阔地上有一方不大的露天砖台遗址,砖墙有一米多高,正中间供奉着佛陀的造像,周围摆满了朝圣者供奉的香烛、花果和钱币。一行人依次上香、礼拜、供哈达。因为陆续有朝圣者前来不能影响他们的朝礼,我们就盘坐在遗址入口的一侧共诵《普门品》,而后又于道旁的一棵菩提树下静坐。

《佛国记》中法显大师曾记载这里:“佛说法堂已毁坏,止有砖壁基在。其山峰秀端严,是五山中最高。”

佛旅网印度朝圣之旅

站在佛陀说法台上眺望四野,众山环绕,一片葱茏,山岚飘渺,鸟声啁啾,彩旗飞扬,凉风习习。佛陀当年在此说法之余,也一定眺望过这此起彼伏的群山和田野间劳作的民众。佛陀一定也思绪万千,想到过千百年后佛教的命运。我想,佛陀一定知道,今天历经磨难后的佛教又在中华大地上繁荣兴盛起来。由此,我的心中顿时有一种荷担如来家业的使命感和不辜负芸芸众生的责任感。

下山时,我们来到山道旁的一处天然石窟——阿难石窟。徐师兄说,因阿难尊者曾于此修习禅定而得名。这位释迦族相貌俊逸的王子,是佛陀之堂弟。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身光净如明镜。出家后曾是僧团里最年轻、漂亮的比丘。他不但有庄严的相貌,还有超强的慧根,博闻强记,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被誉为多闻第一。文殊菩萨曾赞叹他说:“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阿难尊者的容貌和聪慧也曾给他的修行和出家生活带来了干扰和麻烦,但在佛陀慈悲的庇佑下都化险为夷了。阿难尊者助成了女众出家的因缘,所以他当时在比丘尼僧团中很有威望和美名,甚至超过了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助成佛陀开启净土法门的也是阿难尊者。笔者崇信净土法门,也因此感恩阿难尊者。他侍奉过佛陀二十七年,身正言忠,躬行践履于佛陀左右;他舍弃了荣华和尊位,摒弃种种欲望和诱惑,宴坐于凄清空寂的岩洞,或托钵于闾巷。虽在佛陀生前未能开悟,而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厥功至伟。

法显大师和玄奘法师都曾朝礼灵鹫山,在他们的著述中有过描写,这里不再赘述。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五还记载法显大师朝礼灵鹫山时,遇到迦叶菩萨和三头狮子的传奇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这一天,法显大师已经走到北天竺,投宿在离王舍城三十余里的一所寺院中。第二天早早地吃过早饭,对寺中师父说,今天要去耆阇崛山(灵鹫山)朝礼,寺僧纷纷劝道:“去灵鹫山的山路很难走又很危险,而且山中有许多黑狮子,?屡次吃人,你为何非去不可呢?”大师十分执著:“我跋涉几万里来天竺求法,发誓一定要到灵鹫山,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又怎能让数年的虔诚心意,在将达目的地时毁掉呢?”。众人拦不住他,大师就在城中买了香华油灯等,准备上路,寺院住持还派了两个比丘,一路护送他。

来到山中,已是夕阳西下,大师便想停下来在路旁的大树底下过夜,送他的两人听见远处传来狮子的吼叫,吓得两股颤颤,丢下他飞跑下山而去。大师独处山中,一一瞻仰佛祖遗迹,点上香烛,然后顶礼膜拜,静默中好像看到佛祖的真身就在面前。到了夜里,忽然三只黑狮子跑来蹲在他面前,冲着他摇尾舔唇。大师只顾诵念佛经,渐渐地三只狮子低头垂尾,老老实实地伏在他脚前。大师轻轻地抚弄着狮头说:“尔等想要害我,等诵完佛经再下嘴,若是来试验我的,现在就可以走了。”说完后,继续诵经念佛。结果这三头狮子在大师的身边睡了好几个时辰,好像是来听经似的,过了许久才离去。

大师了却了宿愿,第二天一早便下山往回走。这山中道路崎岖不畅,只有一条小径可通。大师还未走出一里,忽见迎面走来一位九十来岁的僧人,服饰素雅,神韵清峻。大师暗暗称奇,但并未十分在意。随后又遇到一位小僧,大师低声问:“刚才那位老者是谁?”小僧答道:“头陀摩诃迦叶,佛的大弟子啊!”大师顿时猛然醒悟,后悔不已,抱恨地说:“真是太可惜,太没有缘份了,几万里而来朝圣,遇到的法缘却让我白白错过!”遂连忙返身追赶,追到路的尽头,只见有一个大石洞,洞口却有一块大石头堵塞着不能进入。大师只好向着石洞礼拜致敬,流涕而去。(文章连载中…)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