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明僧绍居士(西元4??~483年)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明僧绍居士(西元4??~483年)

明僧绍,字承烈(又《居士传》卷十「本传」作「休烈」)山东平原人。南朝齐时著名隐士。宋元嘉年间,曾举秀才;宋齐之交,便隐居山中,聚徒讲学。後迁住金陵摄山(今南京栖霞山),与沙门僧远、法度相交游,累徵不出。

僧绍博通三教,尤精於佛学。齐高帝素仰其道德学识,希能谋求一面之见,便请僧远为致其意。僧远来到僧绍的山居里,试问道∶「如果天子来此见你,居士如何相对?」僧绍答道∶「山薮之人,正当凿坏以遁;若辞不获命,便当依戴公故事。」(按∶戴公,即戴 ,宋元嘉年间的隐士,高卧不起,朝命以山人之服加其身。)高帝得知此情,感叹不已,对其愈加尊敬,还特诏曰∶「齐郡明僧绍标志高栖,耽情坟素,幽贞之操,宜加贲饰。」表示要给予褒扬。後屡派人转致问候或召其出山,僧绍皆称疾不就。高帝为此曾戏说他「不食周粟,而食周薇,古犹发议,在今宁得息谈邪?」意指憎绍的隐居不出并非明智,恐会遭到後人的非议。(见《南齐书》卷五十四「本传」)

时有道士顾欢作《夷夏论》,把夷夏之辩与佛老之争结合起来,一方面认为二教同本共源,不主张彻底否定和排除佛教∶另方面又论证道教优於佛教,认为推行道教比扶持佛教对维持封建政治更有利。《夷夏论》在宋齐之际引起了巨大反响,遭到了佛教信徒的反对,纷纷著书批驳。僧绍也撰写了《正二教论》,意思要改正顾欢的二教之说。在这篇文章里,僧绍阐述了二教的宗旨及其关系,他指出佛、道二教并非同本共源。道教唯以长生为宗,以不死为主,蔽於一生之形;而佛教则「圆应无穷」、「殊生共理」。且道教标榜《老》、《庄》,但所行却是炼丹服药、成仙不死之说,以及张陵、葛洪之徒的「符咒」怪诞之术,大乖《老》、《庄》之本,「诬乱已甚矣」。总之,他说∶「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明宗者通」,佛教是究明终极之道的,不仅在於「全生」、「守生」,因而佛优於道。(见《弘明集》卷六)

僧绍初至摄山时,有山中野老劝他说∶「山多毒蛇猛虎,不可居也。」僧绍回答∶「毒中之毒,无过三毒(注1),忠信之人,可蹈水火,蛇虎何能为?」遂安居下来。(见《居士传》卷十)居山期间,僧绍计划要在岩石上凿石为像,未果而死。临终前,他把在摄山的山居舍给了沙门法度。此即为後来的栖霞寺前身。僧绍的儿子仲璋承继父志,於齐永明二年(四八四年)与法度在山岩上合力共凿成数尊佛菩萨石像,此後又有人不断在上面凿雕佛像,渐具规模,此即为现今的栖霞山「千佛岩」。

僧绍的少子山宾,字孝若,也能承继父志,信奉佛法。梁武帝时,官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负责规谏过失的职务),曾参与了武帝组织的驳斥范缜《神灭论》的辩论,山宾之论被誉为「辞义尤切」。(见《居士传》卷十)死後特追加赠 。

【注释】

1.三毒∶也称「三根」,即贪(贪取之心)、嗔(恚忿之心)、痴(迷暗无明之心),此三者是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本。

(史向前编著)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